原州区旱地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017-11-28刘勇国
刘勇国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农业中心,宁夏固原756000)
原州区旱地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勇国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农业中心,宁夏固原756000)
为了推动原州区旱作农业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加速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在原州区彭堡镇河东村进行玉米种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全膜覆膜的玉米植株的高度和穗位高均高于半膜覆盖和对照,说明全膜覆盖玉米植株生长量大;穗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表现为全膜覆盖高于或接近半膜覆盖,且明显优于露地栽培。因此,在作物单产水平低的旱作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新技术,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州区;旱作农业;覆膜方式;玉米;产量
为发展原州区旱作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在自治区四次“固原会议”优势政策指导下,原州区合力推进,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格局。但是在劳动力日益缺乏的形势下,为夯实旱作农业基础,确保粮食稳产增收,通过不同覆膜方式种植玉米的试验,直观突出全膜双垄沟播方式对玉米浅层水温、水肥利用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综合影响,为旱作农业区玉米综合丰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1 试验的基本情况
本试验地位于原州区彭堡镇河东村,属半干旱塬地,海拔1 687 m,年日照2 480 h,年均气温6~6.2℃,年降水量480 mm,试验地选择肥力中上等,平坦的塬地、梯田、川地,前茬以歇地、豆茬地、麦茬地为佳。前作收后及时深耕,接纳雨水后耙耱收墒。通过不同覆膜方式种植玉米的展示,直观突出全膜双垄沟播的集雨、保墒效果,使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直接效益。按照当地习惯进行整地施肥后,进行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覆、半膜平覆不覆膜4种展示方式,每个覆膜方式种植5~10行,行长50~60 m。本试验及对照供试品种均为强盛30。
2 试验处理
覆膜方式分为:A、全膜双垄覆盖,B、全膜平覆,C、半膜平覆,D、不覆膜处理,每个处理重复多次,小区面积为5×6=30 m2,共120 m2。4月29日播种,密度均为4 200株/667 m2,播量4.6 kg/667 m2,结合整地施控缓释肥40 kg/667 m2,然后用二甲戊灵100 mL/667 m2进行封闭性除草,最后覆膜。
3 试验管理
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在试验田后期管理中,彭堡镇农业中心抽调专人,全力做好各项试验、示范的观察记载、室内考种及材料分析汇总工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项试验任务。
4 试验结果
4.1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试验的各种处理方式中,玉米的播种期都在4月29日,但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覆膜方式,因此结果出现差异。处理A较对照D出苗期提早6 d,抽雄期提早18 d,成熟期提高16 d;处理B表现次之,较对照D出苗提早5 d,抽雄提早15 d,成熟期提早14 d;处理C较对照D出苗提早4 d,抽雄期提早12 d,成熟期提早12 d。
从覆膜方式来看,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玉米物候期提高,全生育期缩短。而且采用覆膜比不采用覆膜在作物的各个生育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势,因此采用覆膜方式对作物的生长具有积极作用。
表1 不同覆膜方式玉米生育期观测结果
4.2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表2表明,在试验各处理中,全膜覆膜的玉米植株的高度和穗位高均高于半膜覆盖和对照,说明全膜覆盖玉米植株生长量大;穗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表现为全膜覆盖高于或接近半膜覆盖,且明显优于露地栽培。
表2 不同覆膜方式玉米的主要性状表现
4.3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对测产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处理A、B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C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在各处理中,玉米产量最高的是处理A,达622.5 kg/667 m2,较对照产增产93 kg/667 m2;其次是处理B,产量为546.9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7 kg/667 m2;然后是处理C,产量为531 kg/hm2,较对照增产3 kg/667 m2;对照的产量最低,为529 kg/667 m2。见表3。
表3 不同覆膜方式的玉米产量
5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不同,全膜双垄覆盖的保温效果最好,其次是全膜平覆,半膜平覆排在第三。因此,在作物单产水平低的旱作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新技术,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005-2690(2017)11-0105-02
S513
B
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