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怀贤武学研究的意义与思考

2017-11-28王明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武学老一辈技艺

王明建

郑怀贤武学研究的意义与思考

王明建

郑怀贤武学,并非单指郑怀贤个人的武学技艺,而是指以郑怀贤为代表的成都体育学院老一辈武术家集体技艺的结晶。研究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宏观视野,提出:(1)传承与研究郑怀贤武学,有助于继承与延续老一辈武术家的武艺精华,丰富课程体系;(2)有助于形成武术领域的行业话语权,筑牢专业优势;(3)有助于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品牌,彰显学科特色;(4)有助于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在此基础上,针对于郑怀贤武学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点面结合”“立德树人”“多维对接”的构想与思考。

郑怀贤武学;地域特色;校本特色;传承;武学思想

在近现代武术家群体中,郑怀贤是较为突出的一位,他不仅是我国著名武术家,而且是杰出的中医骨伤专家。[1]2016年,经过不断地积累与沉淀,成都体育学院成立了“郑怀贤武学研究所”,并举办了“郑怀贤武学思想研讨会”,标志着郑怀贤等老一辈武术家的武术技艺由“单一性的技术教授”过渡到“武学思想的整体化传承”。武术作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特色建设项目,蕴含着中国人的气度和神韵。新常态下,对郑怀贤等老一辈武术家的武学思想进行系统地继承和研究,对十三五时期,成都体育学院建设“体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2]的奋斗目标有何意义?在学校的办学特色由“以体为主”向“以体为本”进行调试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又该如何依托校本与地域性特色武术资源,在大体育学科群内进一步谋求差异化竞争优势?宏观层面上,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当下,按照“双一流建设”[3]的总体思路,通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又能够为高等体育院校同类和相关专业提供怎样的借鉴和思考,方能实现“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的宏观布局?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

1 郑怀贤武学:成都体育学院独具特色的校本武术资源

郑怀贤先后师从于“飞叉大王”李洱庆、戳脚门大师魏昌义、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等武术名家,学习武术和骨伤科医术。1928年至南京中央国术馆,1929年后,曾先后在上海中华体育会、两江体育师范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南京陆军军官等学校任职,从事教育和骨伤医务。1936年,郑怀贤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武术表演,展演的“飞叉”技惊四座,[4]数以万计的观众都被其倾倒,当地报纸评说其为“艺术的精华”,赞叹其技艺“神乎其技”。归国后,郑怀贤凭借精湛的武术技艺被当时的黄埔军校聘任为国术教官,其武术技艺享誉武林。

1944年,郑怀贤到成都体育专科学校任教(20世纪50年代初,成都体育专科学校更名为西南体育专科学校,后又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以孙氏八卦拳的技击功夫享誉西南。任教期间,郑怀贤为成都体育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武术人才,建立并形成了以郑怀贤为代表的第一批武术师资团队。在郑怀贤主导下,奠定了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发展的基础,并使成都体育学院这一历史时期的武术发展享誉武林。在郑怀贤主导下,成都体育学院的武术项目,在这一历史时期迎来了发展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郑怀贤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武协主席、成都体育医院院长,为现代武术界之翘楚。郑怀贤在成都体育学院任教37年,学生成千上万,弟子遍及海内外。他把毕生所学奉献给了中华武术和中医骨伤科事业,开创了成都体育学院武术与医学发展的新局面。郑怀贤在武术技艺方面技艺超群,独具特色,他以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为基础,融会贯通戳脚、翻子、八极等武术技艺,熔铸形成新的武术技术体系,并以高尚的武德修养、武医结合的熔铸与探索,成为我国当代最杰出的武术家之一。由于郑怀贤在武术界和中医骨伤科界的声誉,后人尊称其为“武医宗师”。在郑怀贤的主持和创建下,“武术”和“中医骨伤”为成都体育学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原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称赞其为“两枝花”。对于武术和医学,后人赞誉郑怀贤为“志在济世耿耿丹心昭日月,艺震四海洋洋绝技写春秋”[5]。

郑怀贤等老一辈武术家作为新中国武术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开拓者,以其毕生精力致力于武术教育和武医事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学体系。表现为:(1)武技修为:郑怀贤等老一辈武术家的武技修为原则倡导博众家所长,在承继中发展;摈弃门派偏见,不拘泥于形式,在实践中创新;(2)武理法则:郑怀贤武术习练原则主张“实践出真知”,强调“练拳不是看图识字,而是勤学苦练”,在武术练习中首推 “打练结合”,多次讲到“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拳不练套(套路),终究瞎胡闹;练拳不练打,终究要挨打”的道理;在实践中明确了 “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以及“武术攻防格斗”之间的内在关联;(3)武医理念:郑怀贤践行“武与医合”的传统理念,“不仅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武医结合的历史,而且博采各家之长,兼收并蓄,独树一帜,奠定了郑氏伤科方药体系、正骨手法、经穴按摩、伤科按摩和练功法的基础”[6]。在郑怀贤的倡导下以郑怀贤为代表的老一辈武术家的武术技艺和武学思想已成为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的立足之本,是成都体育学院区别于其他同类体育院校的显著标识,是学校优质的校本特色武术资源,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2 郑怀贤武学的价值与意义

2.1 郑怀贤武学的挖掘与整理:有助于形成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品牌,为发挥“郑怀贤武学研究所”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需要大师发挥引导、示范和教育的作用。”[7]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时曾提出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启迪后人。郑怀贤堪称“武医宗师”“武学大家”。是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和“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整理与研究郑怀贤武学思想,将有助于形成我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品牌,统筹推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

“郑怀贤武学研究所”的建立,是成都体育学院促进学院内涵发展和建设一流学科的一个创举,更是提升学院综合竞争力,抢占行业话语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郑怀贤武学研究所”的成立,一方面是对郑怀贤武术技艺及社会贡献的认同和尊重;另一方面更在于学院对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品牌,统筹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为了充分发挥“郑怀贤武学研究所”的作用,更好的继承老一辈武术家的武艺精粹,发扬郑怀贤的武学思想,应以“郑怀贤武学研究所”为依托,加快、加大对郑怀贤武学思想体系挖掘和整理工作力度,从“武技”“武理”“武德”“武医”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整合,构建郑怀贤武学思想体系。只有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才能以“郑怀贤武学研究所”为窗口,搭建传承、宣传郑怀贤武学思想的实践平台,推动武术系整体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老一辈武术家武学思想的推广与传播,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整理与研究郑怀贤武学思想将为发挥“郑怀贤武学研究所”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2.2 郑怀贤武学的继承与延续:有助于丰富专业课程体系,传承老一辈武术家的武艺精华

20世纪50年代,武术是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在学校,并未形成独立的专业体系。当时,成都体育学院武术课的教学条件和全国大多数体育院校一样,相对比较落后,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郑怀贤老师承担起武术课程开创性的建设与实施任务。通过数十年的风雨砥砺,郑怀贤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武术人才,据邹德发老师回忆,仅1952年至1972年,在担任四川和西南地区武术队教练的二十年间,郑怀贤亲手培养的运动员多达数十余人,其中有王树田、兰素贞、肖应鹏、李毅立、栗子宜、刘志贵、邹德发、邓昌立、叶道清、杨世杰、吴永昌、伍良志、陈家培、黄蕴洁、刘永珍、刘春铃以及郭洪海、陈坚、冯素君等等。在郑怀贤老师的带领下,以著名武术家王树田、一代猴王肖应鹏、绵拳名家兰素贞等为代表的第一批武术教学团队开始初具规模,他们技艺精湛、武术技艺丰富,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继承发展,风格各具特色,拳种套路精彩纷呈。如“查拳”“八卦龙行剑”“八卦散手刀”“对擒拿”“三人对棍”“猴拳”等等,他们为创建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继承和发展郑怀贤武学思想,并非仅仅是单纯的个人技艺传承,而是老一辈武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成都体育学院院庆30周年之际(1984年),为了传承以郑怀贤为代表的老一辈武术家的武术技术精粹,成都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曾将郑怀贤的武艺精华进行过整理汇编,其中包括:八卦散手刀、形意拳对练、对擒拿、双刀对枪等。[8]2010年至2017年,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的老师们开始了郑怀贤武术技艺的整理工作,先后出版了《郑怀贤武学丛书》[9]。纵观过往的半个多世纪,可以发现:郑怀贤武学得以延续至今,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学团队的日趋壮大。因此,当前和今后,如何一如既往地将挖掘、整理的理论成果和经典套路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丰富课程内容,依然是继承郑怀贤武学的关键。所以,首先,应当在现有挖掘、整理的武学成果中遴选出“传承有序、风格独特、技法完整”的郑怀贤经典武术套路;其二,将这些经典的武术套路和内容系统纳入到武术主修、武术专修等主干课程中去,使其成为这些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如“八卦龙行剑”“八卦散手刀”“对擒拿”“形意对打”等;其三,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梳理并构建以郑怀贤武学为素材的“校本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特色课程。只有通过这样的举措和形式,才能切实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活态传承老一辈武术家的武艺精华。

2.3 郑怀贤武学的承续与发展:为成都体育学院赢得武术领域内的行业话语权,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

以郑怀贤为代表的老一辈武术家的武学技艺的传承,还在于在承继中不断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学校就创编了二路长拳、燕形剑作为全国体育院校的武术教材;1964年成都体育学院为了院庆十周年,曾掀起了全院大练基本功,抢救郑怀贤武术遗产的高潮,整理和编创的套路有:空手进双枪、三节棍进枪、双刀进双枪、双梢子棍进双枪、形意安身炮、九套环、醉汉擒猴、空手进剑、三人对辊、对刺剑、匕首进枪、夺匕首等四十余项;1984年,为积极相应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关于“积极发展各种形式和各种流派的武术,深入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工作要求,当时的成都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的老师们对郑怀贤等老一辈武术家多年的武术技艺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包括:拳术、器械和对练三类。具体有:连环拳、猴拳、绵拳、八极拳、八卦连环掌、八卦散手刀、形意拳对练、对擒拿、双刀对枪等;2010年,武术系整理完成的《郑怀贤武学丛书》中的经典武术套路包括:飞叉、猴拳、八卦掌、连环拳、形意拳、双匕首与双刀等等。这些武术拳种和套路,技法多样,各具特色。如由郑怀贤传授、邹德发整理完成的“八卦连环掌”,是郑怀贤在传统八卦掌活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有活步八掌的精华和变架式的特点,形成自身独特风格,演练时“行步似蹚泥”“换步如流云”;由“猴王”肖应鹏创编、“武术史专家”习云泰整理完成的猴拳按照“避重侧进”“神速先夺”的思想,编创形成了“形似、意真、法密、步轻、身活”的特点;绵拳名家蓝素珍编创形成的“绵拳”根据多年的习练感悟和体会,将“抖臂”动作改为“倒打紫金关”,最终形成“倒打紫金关”“金鸡起落”“坐盘穿踢”等技法体系;由武术家王树田传授、邹德发整理的“八极拳”则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将传统八极拳套路加以整理,形成“步活不乱”“身正手狠”的技法特色;武术家王树田创编、习云泰整理的“八卦散手刀”是王树田先生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刀术,刀中蕴含着多种攻防手法、散招。在承继中发展,使得这些内容和形式日趋完善,渐成体系。今天,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已初步形成了具有“郑氏武学”符号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成都体育学院区别全国其他同类体育院校武术的显著标识。而这种标识和特色将会协调专业办学中“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解决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倾向,为学校抢占武术领域内的行业话语权占据先机,真正做到并践行“人无我有”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优势,凸显专业特色。

3 传承与研究郑怀贤武学的构想与思考

3.1 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深化对郑怀贤武学及其理论体系的系统研究

在近代中国社会“群体问题”的研究中,中国近代武术家的研究非常薄弱,甚至成为武术文化研究中的空白。老一辈武术家的武术技艺和武学思想包涵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蕴含了雄壮的民族精神,是优秀的文化遗产。但在现有的研究中,一方面,大多研究散于“体育通史”或“武术史专著”中,对武术家的专题研究几近匮乏[10]。近年来,关于“武术家”的系统研究开始逐步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邱丕相对武术泰斗“蔡龙云”先生的追忆以及对老一辈武术家武术技艺的传承等等[11]。郑怀贤为我国著名武术家,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经历了中央国术馆的荣辱变迁、1936柏林奥运会武术表演的声名鹊起、新中国武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传承与研究郑怀贤武学思想对中国武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迄今为止,以郑怀贤为代表的老一辈武术家的武术技艺与武学思想尚未被学术界充分地、系统地关注和研究。因此,今天我们开展郑怀贤武学思想研究,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点面结合,努力地尽可能地把郑怀贤等老一辈武术家的技艺和理论,逐渐地整理出来,形成《郑怀贤武学思想》《郑怀贤经典套路精粹》《武艺人生—绝技写春秋》等武学专著,贡献给人民,服务于社会,传承于后人,传播于世界,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3.2 传承经典,立德树人,对郑怀贤等老一辈武术家武学思想的整体化传承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四大功能。四大功能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为一个整体。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是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直接表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办学中,可以发现:专业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武术的统领时期”“内涵扩大的民族传统体育时期”和“两者兼顾、突出武术地位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时期”。[12]随着专业内涵调试和变迁,作为人才培养中重要支撑的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具体表现为:由原先单一的武术套路、散打方向调整为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3 个方向并存的格局。随着专业内涵的丰富,在扩大专业发展的同时,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表现出了“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专业办学特色的迷失”[12]的窘况。相对于综合型或多科型大学,学科门类较为单一的体育院校,其比较优势首先在于自己的特色学科,坚持特色发展对高等体育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13]对此,学校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首先明确了3个基本的观测点:其一为以郑怀贤武学为支撑的“校本武术特色”;其二为以峨眉武术为载体的“地域武术特色”;其三为以西南少数民族体育为视域的“民族特色”,在三大特色发展中又以“郑氏武学”作为专业发展的立足之本。因此,如何将对郑怀贤等老一辈武术家的武学思想和武学技艺进行整体化传承,是特色办学的着力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对此,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侧重。首先,应当在现有基础上对郑怀贤武学的当代价值进行梳理和认定,明确传承郑怀贤武学在专业人才培养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其次,系统传承郑怀贤等老一辈武术家的技术精华,搭建郑怀贤经典套路教学、示范、展示、传承平台,在人才培养中镌刻“郑氏武学”的标识和符号;其三,定期开展郑怀贤武学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搭建交流平台,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扩大学科的影响力,提高郑怀贤武学的社会影响力。此外,在郑怀贤武学传承中,还要深入挖掘郑氏武学文化的育人涵养,将武术中尚武报国、术德并重的武德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作为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郑怀贤作为学校武术、医学专业的创始人,他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武艺展示,以武术技艺唤醒着国人的自强精神。20世纪50年代,贺龙到我校视察时,也将武术和运动医学并称成体“两枝花”。因此,在郑怀贤武学传承中,通过梳理怀贤育人思想、塑怀贤雕像、讲怀贤故事,深入挖掘郑怀贤的武德、武医精髓,以郑怀贤武学标识彰显校园文化。

3.3 多维对接,全面融入社会文化生活,提升传统武术文化的资源应用水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14]武术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身体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4],蕴含着中国人的“精气神”,在动作表达中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配合,讲究“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在运动中,要求“眼随手动、目如势注”,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雀,其动作包含着我国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是伸张正义的民族象征,凸显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价值诉求。郑怀贤是新中国武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长期的武术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武学思想,对现代武术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有重要贡献,是现代武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武术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其武术技艺和武学思想不仅是成都体育学院优质的特色校本武术资源,更是我国宝贵的武术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全球化背景下,迫切需要深化对郑怀贤等老一辈武术家武学思想重要性的认识,迫切需要深入挖掘郑怀贤武学思想的价值内涵,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传统武学传承发展体系,激发郑怀贤武学思想的生机与活力,提升“郑氏武学”的资源利用水平,使其深度参与“四川武术文化研究传承工程”等系列活动,对接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相关政府部门,共同研讨与传承郑怀贤武术思想,弘扬传统武术文化,充分发挥武术文化在推进健康中国、美丽四川中的作用,这不仅是中华武术文化和精神价值传承和弘扬的需要,更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对于郑怀贤等我国近现代老一辈武术家武学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应用,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将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郑怀贤作为中国近现代武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武术家,其武学技艺是中国武术发展中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今天我们提出传承郑怀贤武学思想,是在中华武术优秀文化成果、继承以郑怀贤为代表的老一辈武术家集体技艺基础上所形成的。传承与发展郑怀贤武学,并非是摒弃竞技武术抑或是其他传统武术内容,而是以郑怀贤武学为基础,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使传统武术文化承继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梳理其内容体系,演练其经典套路,丰富其武学理念,传承其武学思想,充分发挥郑氏武学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承认:正是有了一代代武术家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承继,中华武术才源远流长,才培育了一代代的武术精英。因此,当前和今后,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用科学的态度,用可行的方法,充分挖掘和深刻认识郑怀贤武学技艺和武学思想,传承与发展郑氏武学,我们依旧任重而道远。

[1] 旷文南.武林大家郑怀贤[J].中华武术,1995(7):28.

[2] 刘青,舒卫平,陶中平,等.成都体育学院建设“体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3):1-6.

[3] 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A].2015.10

[4] 张文广.我的武术生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63-64.

[5] 柏呈.绝技写春秋—著名武术家郑怀贤传略[J].体育文史,1993(10):39.

[6] 张耀红,侯乐荣.郑怀贤“武医结合”伤科学术思想的整理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98.

[7] 鲁文恭.从大师引领到内心体悟[N].中国文化报,2014.9

[8]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武术套路汇编[M].成都:成都体院学报编辑部,1983,5.

[9] 李静山,赵斌.郑怀贤武学丛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10] 周群.近百年来中国近代武术家群体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2008(3):164-167.

[11] 邱丕相,郭玉成.追忆武术泰斗蔡龙云先生[J].新华文摘,2016(8):104-106.

[12] 石爱桥,汤立许.回眸、窘境与抉择: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再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1):50;53.

[13]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A].2010.

[14] 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A].2017.

(编辑 任丹)

Significance and Proposition of Studying ZHENG Huaixian's Martial Art

WANG Mingjian

ZHENG Huaixian’s Martial Art not only pertains to his personal martial art technique,but also includes the collective technical fruition of the elder generation of martial artists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represented by ZHENG Huaixian. In the macroscopic vision of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ation an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this article proposes: (1) the inheritance and research of ZHENG Huaixian’s Martial Art is conducive to inheriting the technical essence of the elder generation of martial artists,and helps to enrich the system of the course;(2) it contributes to discourse power in the field of martial art,and strengthen the major advantage;(3)it contributes to build the brand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 subject,and highligh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4) it helps to inherit Chinese culture andpropagate traditional outstanding martial art culture. On this basis,as for the 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ZHENG Huaixian’s Martial Art,we give the following propositions:integrating point with face,strengthening morality and multidimensional docking.

ZHENGHuaixian’sMartialArt;RegionalCharacteristics;School-BasedCharacteristics;Inheritance;MartialIdeology

G85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7)03-0049-05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点建设基金项目:地域武术文化品牌的构建与应用研究(SC15XK045);成都体育学院专项招标项目:西南地区村落民俗民间体育的田野调查研究(13TYZ01)。

王明建,博士,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人类学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育人类学,E-mail:597615115@qq.com。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41

2016-12-09

2017-03-31

G852

A

1001-9154(2017)03-0049-05

猜你喜欢

武学老一辈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健康中国背景下南怀瑾武学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少年坐在舞台中央 ,看着“老一辈”抱怨时代?
向党旗宣誓
魏文斌:年轻的“老一辈”
风范:老一辈革命家"三严三实"事例选
奇葩姐妹换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