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体育课堂 提升小学生体育素养

2017-11-28刘涛英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优化素养

刘涛英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苏州 215021)

优化小学体育课堂 提升小学生体育素养

刘涛英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苏州 215021)

在小学教育工作中,体育课程不仅仅发挥着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小学生的完善品格等重要作用,同时,小学体育课程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学习热情和兴趣,对于文化知识的教育传授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对于如何优化小学体育课程,提升小学生体育素养,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确立正确的认识态度,设计全面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小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小学教育指导思想。文章结合优化小学体育教程的重大意义,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优化小学体育课程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为小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和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推进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策略措施。

小学生 体育课程 体育素养 优化

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指标。少年强,则国强。提高国民整体体育素养,增强国民体质,需要从小学生的教育阶段开展推广。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能够大大促进小学生终身体育爱好的养成,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和健全品格的综合提升,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成长发展为我国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优化小学体育教育课程,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然而,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不少学校并不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体育专业师资力量和体育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成效甚微。

1 优化小学体育教程的意义

国民素质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国民的身体素质,国民的身体素质水平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毫无疑问,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个人的成长、成才以及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为了提高我国整体的国民身体素质,加强体育知识的推广以及鼓励大众强化体育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少年强,则国强。在增强国民体质的观念日益深化推广的今天,在教育范围内从小学生阶段开始,注重体育课程的优化和有效化,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体育习惯,提升小学生体育素养,对于国家的未来人才的成长发展以及保证国民体质健康持续性、长久性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而言,优化小学体育教程主要具有3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小学体育课程是科学指导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措施,其最基本的作用就在于增强小学生体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科学的体育课程能够指导小学生强化运动技能,促进小学生的心肺功能提升、骨骼发育以及肌肉组织成长等,大大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体育运动能够教育小学生在抗压能力、坚韧品质等方面获得成长,其荣誉性、竞技性、协作性的特点十分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有助于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第二,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健康人格。小学体育课程能够为小学生强化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供平台,有助于培养提高小学生的社会能力。小学体育课程中有针对性的耐力、技能型练习对于小学生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的优秀品质的养成也有促进作用。第三,有助于扩大提升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力。在政府倡导全民健生的热潮下,优化小学体育课程,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爱好和运动习惯,能够利用小学生在社会定位中的特殊地位,能够吸引带动更多人群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力。

2 优化小学体育教程的有效途径

2.1 树立正确的小学体育教育观念

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一直以来不受重视,甚至很多小学都没有专门的体育老师,通常有其他课程的老师兼任体育教学,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学知识,缺乏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技能,体育课程也只是充当娱乐,游戏的角色。在对体育课程的态度和观念上就没有正确的认识,根本上影响了小学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为了小学体育课程能够得到优化,小学生的体育素养能够有效提升,转变传统的小学体育教育观念是必须的。树立正确的小学体育教育观念,配备专业的小学体育教学老师,针对性、高效性的达成小学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是小学体育课程优化的首要任务。此外,体育设施的完备是体育教育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有力保障,教育机构应加大对小学生体育教学工作的投资。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教育设施投资,需要根据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有目的性的满足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多动的特点,小学生体育教育的设施需要符合安全性、趣味性、适宜性的要求,保证贴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

2.2 丰富小学体育教育形式,增强体育课程吸引力

小学生正处在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活泼好动的年龄,喜好游戏活动。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创新性的开展体育教学,注重体育教育课程的游戏性,提高体育教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体育课程可以根据小学生爱好的游戏形式、动画片角色等进行设计,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小学体育教育的高效达成,采用差异性教学,因材施教,是一种可行方案。有针对性的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根据不同小学生的饿年龄、体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平台发挥自己的个性,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小学生的体育潜能,有目的的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特长,更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程吸引力,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爱好,增强其成长优势。

2.3 强化小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课程的教育时间毕竟有限,强化小学生的体育意识更能够长久有效的促进小学生体育素养提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小学体育教育可以举办荣誉性的体育活动,引导小学生认识到高超的身体素质的优势以及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当然,在这样的体育教学形式中,不能造成个别学生的被打压或者受打击的情况,应当充分维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尽可能能给予所有小学生荣誉,避免小学生因为体育教学产生的失落感和挫败感,从而失去参与体育教育的意向。此外,通过体育竞赛以及荣誉奖励等方式,可以在小学生范围内引导形成崇尚体育的优良风气,科学采用竞争性的教学方法,更能够在小学生之间营造相互激励、相互进步的体育氛围。

2.4 采用表扬式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生是敏感而又脆弱的群体,在针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中,不能简单的追求教学目标,还要综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注意保护小学生的敏感的心灵,积极采用表扬式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耐心的树立和锻炼小学生的信心。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体质和体能限制,小学生往往无法达到特定的体育运动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体育教学老师富有耐心的引导小学生坚持下去,逐步完成体育学习任务,不能一味的催促,伤害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小学生达成体育教学目标,更能够树立小学生的骄傲感和荣誉感,极大地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促进小学生体育教学的高效进行。

3 结语

优化小学体育课程,提升小学生体育素养意义重大。在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当正视小学体育教育课程的重要地位,转变传统观念。围绕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开展小学生体育教育,针对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思想为指导,设计新颖有趣的体育课程形式,达成长久有效的小学生体育教育成果。教育机构应当加大对小学体育教育的投资和支持,提供全面完善的教育设施等客观教学条件,小学体育教育老师应当切实考虑小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有目的性的指导小学生提高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1]李然.小学体育课堂情景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小学), 2013(12):94.

[2]黄志远.浅谈小学体育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3(10):117.

[3]江松.把握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三要点[J].教书育人,2013(28): 62.

G807.02

A

2095-2813(2017)07(c)-010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1.109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优化素养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锻炼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