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亲戚”与“富朋友”
2017-11-27刘猛石健文
刘猛+石健文
多年来,济南慈善总会认真履行慈善宗旨,努力践行民政精神,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募捐和救助工作,为爱心人士和困难群众搭建起爱心平台。20年来,济南市各级慈善组织共募集善款11.79亿元,救助支出10.19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07.5万人(次),其中:市本级募集善款2.7亿元,救助支出2.39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9.58万人(次),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慈善工作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雪中送炭式的资助,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在济南慈善总会募捐项目部工作,会相识很多“穷亲戚”,他们住在小街陋巷,家里要么有病人,要么下岗失业,要么在为孩子交不起学费发愁;同样,还会结交很多“富朋友”,他们为“穷亲戚”掏腰包,送东西,从不讲条件。就这样,我们每天都穿梭于“穷亲戚”和“富朋友”之间,为他们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记得去年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刚一上班,电话铃声就响个不停,“喂,您好!这里是济南慈善总会募捐项目部,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电话那端有氣无力地哽咽着说:“俺叫郭红(化名),一周前刚做完手术,现在还在住院,今天收到医院第三次催款通知,借来的钱都用完了,再借不来钱,医院就给俺停药了,俺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你们就救救俺吧!”“您先别着急,慢慢说……”
郭红,46岁,家住历城区港沟镇,一家4口人,丈夫患有精神一级残疾,无劳动能力;女儿18岁,即将面临高考;儿子13岁,上小学六年级。平日里她既要照顾残疾丈夫,又要养育一双儿女,全家的生活重担都落在郭红一人肩上,为撑起这个家,郭红只能起早贪黑地外出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日子虽然艰苦,但还能维系。可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郭红被诊断为乳腺癌晚期,这犹如晴天霹雳,彻底击垮了这位坚强的女子。
放下郭红的电话,我们立即整理了电话记录,并把郭红的遭遇反馈到当地民政慈善部门。经过所在街道入户调查后,所在地的民政慈善部门按照相关救助政策及时救助了郭红4000元,同时将有关调查审核及救助情况向市慈善总会领导汇报。经会长会研究,同意按照相关救助程序和政策给予郭红10000元慈善救助,并要求工作人员即刻送到救助对象手中。
当接过救助金后,郭红的眼眶早已湿润,哽咽地说不出话来:“谢谢,谢谢!俺没想到政府的办事效率这么高,这对俺就是救命钱呀!大夫说,俺的病情很重,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请你们帮帮俺的孩子,让他们可以继续念书。”郭红说完之后已泣不成声。见到此状,工作人员连忙安慰道:“一个人的抗癌斗志、积极态度和乐观情绪,都与癌症疗效有关。只要您配合医院进行治疗,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一定能战胜病魔!您得坚强地活着,这个家离不开您啊。放心吧,郭姐,如果有爱心人士有意愿和您的孩子助学结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经过工作人员的推荐,爱心人士杜女士将第一笔救助金3600元钱捐赠到济南慈善总会,并表示以后每年都会为郭红一家送去救助金,用于孩子的基本生活开支。面对素昧平生的好心人,郭红内心的感激不知该如何表达。孩子们也表示,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像杜阿姨一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为把对郭红的救助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真正做到“有困必帮、有难必解、帮必见效”,我们还定期对郭红进行电话跟踪回访。在回访过程中,一是了解她近期的身体康复情况,二是对她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及时施以援手。
在回访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她的女儿考上大学,却为学费发愁之时,我们积极与“徐彩霞慈善助学基金”的捐赠人沟通,争取到定向助学金3000元,帮助郭红的女儿圆了大学梦。
在我们工作的支持下,郭红的女儿顺利进入大学学习,儿子也品学兼优,一家人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打开一扇窗,让慈善的阳光温暖那些期待阳光的人家;架起一座心灵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奏响和谐音符的美丽乐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