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体验式慈善学”课程的运作与启示
2017-11-27陈斌陶冶
陈斌+陶冶
一、引言
现代慈善一方面鼓励大众化,即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慈善、帮助他人,力求扩大慈善的参与基础;另一方面则追求专业化,即善心和热情还需要加上一定的知识与能力,才能使慈善更加科学高效。现代慈善的这两个特点指向了开展慈善教育的必要性。慈善教育不仅要普及慈善知识、培养慈善意识,还应致力于培养慈善行为能力、实现慈善行为价值。2016年9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八条指出,“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慈善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升到了法律高度。
自2011年开始,中华慈善总会发起了一项全国性慈善文化普及项目——“慈善文化进校园”,联合各地慈善会、教育部门共同实施,以《慈善读本》为载体,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专题阅读、主题活动和课外实践,使得青少年逐渐形成对慈善的了解、认识和判断,培养慈善意识。据悉,截止到2015年,该项目已经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20多个市(地、州)的2500余所中小学相继推广,惠及人群超过200万。一些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也开始设立公益慈善相关的研究中心,开展慈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例如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等等;同时,也有部分高校开设慈善相关专业并招收学生,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在2012年开设了国内首个慈善事业管理专业。这对于培养慈善专业研究与实践人才意义匪浅。然而,非慈善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仍然未能接触到慈善专业知识,而他们在现代慈善事业中要扮演志愿者、捐赠者等角色,是慈善资源的重要提供者。
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公益慈善相关专业,至今已有数百所大学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慈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非慈善专业也开设了慈善方面的课程,其中不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课程,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慈善意识甚至直接指导其慈善行为。有的慈善课程还会得到慈善组织的资助。近年来,“体验式慈善学”(Experiential Philanthropy)或称之为“学生慈善学”(Student Philanthropy)课程风靡于美国众多高校。它是一种将慈善捐赠的真实情形移植到课堂(由基金会、企业等资助供课堂使用的捐赠资金)、由学生担任捐赠者角色全程参与并最终落实慈善捐赠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学生参与已经安排好的慈善服务活动不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该课程不仅教授学生有关慈善的书面知识,而且让学生参与评估当地慈善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过去10年,美国的高校已开设了100多次该类课程,其中“以捐赠促学习基金会”(Learning by Giving Foundation)和“往事基金会”(Once Upon a Time Foundation)是该课程最大的两个资助方。本文旨在以往事基金会资助的“慈善实验室(Philanthropy Lab)”课程为例,介绍这门课程的缘起与现状、分析该课程的具体运作与实例、总结其特征,从而为中国推广慈善教育提供参考。
二、“慈善实验室”课程的缘起与现状
(一)“慈善实验室”课程的缘起
“慈善实验室”课程是美国往事基金会(Once Upon A Time Foundation)于2011年启动的项目,旨在激发学生们对慈善事业产生兴趣并参与其中,从而在全美推行慈善教育。基金会为合作大学开设的慈善课程提供一定的资助,这些资金将全部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决定如何选择慈善组织进行捐赠。截止到2017年,该项目共资助了22所高校,开设了73次课程,共有1704名学生参加,总资助额为5644557美元。
这些大学既有私立院校(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也有公立院校(如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还有基督教大学(如艾柏林基督大学、德州基督教大学)。开设该课程的专业跨度极广,从社会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到教育学、哲学、商学等等,在有的大学甚至直接作为通识课程出现(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慈善:慷慨能否使世界更美好?Philanthropy:Can We Make This a Better World through Generosity?”、哥伦比亚大学的“慈善与社会差异Philanthropy and Social Difference”)。课程绝大多数针对本科生开设,课程名称根据教师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核心都在于讓学生们认识慈善,并学会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捐赠。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实地调研、辩论与投票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慈善的认识,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捐赠观,并帮助他们提高评估慈善组织的能力。
(二)“慈善实验室”课程的运作方式
“慈善实验室”课程的具体运作大致分为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首先,在项目设计环节,学校向美国往事基金会提出开设课程的申请,经过评估,基金会根据选课人数及相应标准提供资金支持。
如前文所述,“慈善实验室”课程是由美国往事基金会发起,并由其提供资助。其中,首次与基金会合作开设慈善课程的大学,如果选课人数超过15人,可以获得5万美元资助;若选课人数少于15人,则按每名学生2000美元的标准获得资助;再次开始该课程所获资助标准按选课人数确定。除了课程资助以外,基金会还提供许多带有附加条件的额外资助,包括:(1)如果提交捐赠目标的学生人数超过选课人数的一半,将按每名学生1000美元的标准提供额外资助(最高不超过2.5万美元);(2)如果能够邀请校长出席颁奖典礼,将按每名学生500美元的标准提供额外资助(最高不超过1万美元);(3)如果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花费不少于4个小时的时间评估被捐赠的慈善组织项目开展情况,并且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能将评估结果在下一次课程上进行汇报,将按每名学生1000美元的标准提供额外资助(最高不超过2.5万美元);(4)如果学生自发组织调研等活动说服学校开展更多的慈善课程,将提供5000美元的额外资助;(5)如果学生为本课程或下一次课程吸引到新的资助,将按每名学生1000美元的标准提供额外资助(最高不超过2.5万美元)。额外资助的部分,由班级自行决定用于本课程或留给下一次课程。endprint
其次,在课程实施环节,学生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决定如何进行捐赠,同时密切关注课程进度和质量。
该课程非常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和激励,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授课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科学专业的流程进行捐赠,但所有的捐赠决定完全由学生自主做出。为了监控捐赠质量,该课程会设置评估环节,由全班推选出两至三名评估小组负责人全程协调,负责联络、汇总意见并整理成文等事宜。基金會建议学校为这些负责人提供额外的学分奖励;如果学校无法提供,基金会则会给予他们每人500美元的资金奖励。此外,每年暑假期间,基金会将举办为期三天的学生大使会议(Ambassadors Conference),由每所学校选派两名学生参加(为保证绝对的公平性,无论一所高校开设了一门还是多门该课程,都只能选派两名学生代表),验收课程教学成果。各所学校的学生大使们带着本班(校)课堂推选出的一个慈善组织,在学生大使会议上向与会人员进行介绍,参与捐赠“竞标”。学生大使们必须在会议时间内,决定如何向参与“竞标”的慈善组织分配10万美元的善款。
最后,在课程总结环节,由学生组织举办正式的颁奖典礼,向慈善组织公开进行捐赠,展示课程教学成果。
该课程非常注重教学成果,防止课程沦为形式化,并力求使善款发挥尽可能大的社会影响。学生们被要求在课程结束时组织一次正式的颁奖典礼,邀请被选中的慈善组织的代表参加,公开给予资助;并尽可能邀请学校领导、师生、媒体、社区居民参加,既有利于扩大慈善课程的影响力,也是对学生们的一种监督。课程结束后的评估环节如果参与的学生人数过少,基金会将不再资助该学校未来的慈善课程,借此引起对捐赠效果与慈善组织评估的重视。此外,课程的教学大纲、参考书目,颁奖典礼的视频、图片资料、媒体报道,学生的课程感受与评价、未来的捐赠目标等,都要上传到“慈善实验室”课程的网站上留作资料。每学期结束,各所学校的授课老师还被要求参加基金会组织的交流活动,汇报课程教学情况、交流授课体会和心得。
三、“慈善实验室”课程的具体实例: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实践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莫格里奇公共服务中心(The Morgridge Center for Public Service)是一个致力于在学校与社区间建立联系的部门。2016年春季,该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偶然听说了“慈善实验室”课程,便立刻为其所吸引。通过与基金会负责人联系,双方决定于2016年秋季学期在该校开设这门课程。
(一)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课程由该校人类生态学院(School of Human Ecology)公民社会与社区研究系(Civil Society & Community Studies)主任辛西娅·贾斯珀教授(Cynthia Jasper)担任授课教师,课程名定为“慈善与公民参与(Philanthropy and Civil Engagement)”。课程为3个学分,历时15周,共28次课时。共有20名学生选择了这门课程,其中8名为男生、12名为女生,来自社区与非营利组织领导(Community & Nonprofit Leadership)、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Human Development & Family Studies)等专业,年级从大二到大四不等。课程得到了5万美元初始资助,由威斯康星大学基金会(University of Wisconsin Foundation)保管,待学生们选出希望资助的慈善组织后,学校基金会向慈善组织开具支票,即课程授课老师和学生并不直接接触现金。学生举办颁奖典礼所需的场地、设备、物资均由学院提供。
在课程之初,贾斯珀教授介绍了本门课程的任务和教学大纲,并确定了颁奖典礼的日期。因此,学生们必须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完成慈善捐赠的工作,思考三个问题:希望资助什么样的慈善组织?如何将5万美元进行分配?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二)课程实践环节的具体内容
首先,学生们就拟资助慈善组织的关注领域、活动范围、资产规模以及拟捐赠的份额等进行讨论。经过4次课时的讨论和投票,最终确定在关注青年/社会公正与人权/教育/心理健康/环境、以戴恩郡(Dane County)和麦迪逊市(Madison)为主要活动范围、资产规模小于50万美元的慈善组织中选择5家(即将5万美元分为5个1万元进行资助)。
然后,学生们对如何分组、议事规则等进行讨论,最终决定分为文案组(Publication team,工作内容为撰写资助公告、邀请函等各种文件)、研究/资源开发组(Research/ Resource Mobilize team,工作内容为收集慈善组织背景资料、动员慈善资源)、联络组(Communication/ Community Relations team,工作内容为联络慈善组织和社区)、评估/考察组(Evaluation/ Site Visit team,工作内容为确定对资助申请书的评估标准、开展实地调研)和课后评估组(Post-Evaluation team,工作内容为颁奖典礼筹备、课后评估)。20名学生自愿加入到某一组中,各组分别围绕本组重心活动,有序衔接并同步推进。
随后,在评估22份慈善组织提交的资助申请书的阶段,全班同学随机按四人一组,各自独立根据评估/考察组确定的评估标准对同一份资助申请书进行量化评估,然后由该组同学汇总分数,并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和投票。经过22选10、10选7、7选5三轮投票,学生们确定出了决定资助的五家慈善组织(“莱拉剧院Theatre LILA”“邻里住宅社区中心Neighborhood House Community Center”“吉奥花园Gios Garden”“青少年与青年学习中心Forward Learning Youth & Young Adults”和“同性恋社区中心OutReach LGBT Community Center”)。与此同时,经过3轮竞选、投票,选出了男、女各一名学生代表参加将于2017年6月份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Dallas)举办的学生大使会议,并选择以主要关注教育和文化发展的莱拉剧院为“竞标”慈善组织。endprint
最后,在课程总结环节,学生们邀请了这五个慈善组织的代表、学校莫格里奇公共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学院院长及部分老师和三家电视台出席2016年12月12日的颁奖典礼。典礼流程、邀请函、手册和物资等均由学生筹划。一些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和学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当日也参加了典礼。美国广播公司下属、麦迪逊市当地的WKOW电视台在当天的晚间新闻里对典礼进行了报道,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采访。
(三)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课程还穿插进行了理论教学。课程为学生们指定了四本参考书目,要求他们每周进行定量阅读,并针对阅读内容完成作业。在每堂课的前半部分,由贾斯珀教授或助教讲授慈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美国以及世界慈善事业的历史和基本情况,用播放纪录片的方式介绍典型的慈善事件和人物。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慈善实验室”课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受到了从学院、学校、周边社区乃至麦迪逊市的广泛关注。学校和基金会决定,在2017年秋季学期继续开设这门课程,并希望将其长期保留下去。
四、“慈善实验室”课程的突出特色
“慈善实验室”课程设计巧妙,更是慈善组织与高等院校之间非常成功的合作。通过这样一门形式生动、内容丰富且极有意义的课程,学生既能够学习到慈善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了解社会尤其是自己社区的需求,还可以切实提高参与慈善的意识与能力;慈善组织用同一笔资金在支持慈善事业的同时还起到了教育学生的作用,一举两得;高等院校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而且可以与周边社区、慈善组织互动。这门课程的突出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真实的资金资助使得学生们对待捐赠决策更加认真谨慎
在基金会对慈善课程进行资助之前,有的大学也曾采用“假想资金”的方式展开过教学,然而效果并不显著。虚拟实验和真实捐赠毕竟不同,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情况,与实际接触慈善组织相比,学生们的感受也有所差异。不仅如此,5万美元数额不小,只略低于2015年美国家庭总收入的中位数(5.65万美元),这笔钱如果分配合理,极可能发挥显著的社会作用。因此,学生们在做出决策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敢轻率,也更接近于他们日后真实的捐赠行为。
(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通过理论教学和参考书目阅读,学生们能够学习到慈善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们提出明确的慈善捐赠目标,鼓励学生践行慈善行为,也使他们有意识地承担社会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部分,学生们需要锻炼信息搜集、评估比较的能力,沟通、合作与协调能力,辩论、说服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甚至宣传、募捐能力。参加学生大使会议的学生,更是需要以极高的效率在两天内完成一个学期的任务。这些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慈善行为乃至其他活动都非常实用。
(三)“开放式”的课堂使得学生、学校、社区与慈善组织密切互动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门课程要求学生不断地与慈善组织接触,以获取尽可能全面的资料、做出盡可能合理地分配,还给予机会让学校、社区和慈善组织见证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有效地将理论学习与社区参与相结合。有研究发现,参与“体验式慈善学”课程的学生在未来有更强的意愿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课程带来的密切互动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了解自己当地的社区、锻炼到切实有用的能力,也有利于加强学校和周边社区、慈善组织的联系。
(四)多方的积极参与促进了课程效果的推广
美国高等教育的“威斯康星理念”秉承“教育的影响应该超越校园边界”的基本原则,即大学应该发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慈善实验室”课程完美地实现了这一理念。学校校长、学生家长、慈善组织代表、社区居民和媒体等参与颁奖典礼,能够切实了解课程效果,同时能够体验慈善氛围,了解身边的慈善组织,激发更多的人参与慈善事业。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宣传慈善课程的效果,更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慈善教育的影响推广到更广的人群。
五、结论与思考
慈善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占绝大多数的非慈善专业学生也应该接受一定的慈善教育。后者虽然不一定成为慈善从业人员或研究人员,但却是慈善资源的提供者和慈善活动的参与者,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慈善教育绝不能只满足于培养慈善意识、普及慈善知识,还应该关注慈善行为和能力。从美国的实践可以发现,参与式的慈善教育非常实用,效果也很显著。学生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慈善捐赠,并且知道如何选择和评估慈善组织和项目。此外,学生们在自己的未来捐赠目标中写出愿意以一定比例的未来收入捐赠给某些领域的慈善组织,无论提交时是署名还是匿名,对他们慈善捐赠习惯的养成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后,对慈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加入慈善组织成为兼职甚至专职的志愿者,这也是越来越多慈善组织愿意资助这门课程的原因之一。为此,美国的“慈善实验室”课程可以带来以下启示:
(一)慈善教育是培养公民慈善意识与鼓励践行慈善行为的重要途径
对近年来的中国而言,社会公众对于慈善的不信任乃至偏见迟迟难以扭转,导致慈善事业的发展似乎总是为此所掣肘,慈善教育的普及推广迫在眉睫。高等学校里慈善相关专业的开设已经启动,对慈善实践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也与日俱增,但是针对非慈善专业学生的慈善课程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认识。信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仅寄希望于慈善行业自身逐步向规范有序发展,从而改变目前屡受质疑的形象、在社会公众中重获信任,未免步履过慢,然而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已经亟须突破口和推力。开设通识性、实用性的慈善课程,能够起到尽快树立对慈善领域的正确认识、克服对于慈善事业的不信任、有针对性地培养慈善意识与能力的作用,有着教育意义与实用意义。
(二)加强慈善组织与高校合作是开展慈善教育的可行方式
目前在中国,已经有一些慈善组织致力于慈善教育和慈善培训(如中国慈善联合会),不过在现阶段仍然以培训慈善行业工作人员、支持慈善理论研究为主。有一些慈善项目通过在社区或学校里组织宣讲、布告等活动形式,希望能够起到宣传慈善事业、推广慈善知识的作用,但由于只能泛泛而谈,针对性有限,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或许这些慈善组织也可以从美国“慈善实验室”课程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将高等学校的学生作为目标群体,与高等学校合作共同推广一门慈善课程。如前所述,事实上这种模式能够让慈善资源发挥多重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资源利用方式。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开设慈善课程的必然选择
慈善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众的慈善意识、知晓慈善运作的机制,从而自觉践行慈善行为。为此,慈善课程的开设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充分结合。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熟悉慈善事业的发展历史、了解慈善文化的渊源与现状;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参与慈善捐赠的执行(如“慈善实验室”课程)或者观察慈善组织的运作(如安排学生到慈善组织实习或者邀请慈善组织项目负责人共同授课),以此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慈善事业的运作过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