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行“体医结合”教学模式可行性的浅析
2017-11-27薛亚茹
薛亚茹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行“体医结合”教学模式可行性的浅析
薛亚茹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运动当中来,怎样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运动成了广大居民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对体育指导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此现象,专家提出了“体医结合 ”的观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比较法等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现状以及“体医结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影响和实行“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浅析。
体医结合;教学模式;体育教育
1 前言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促使很多居民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当中来,但盲目的体育锻炼并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因此,我国需要一批专业的体育指导者去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体育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院长李国平提出“体医结合”的方案。他说,“‘体医结合’就是用运动的手段促进健康”,在全民健身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流时,“体医结合”的实行就是要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它的实施需要大量相关专家学者的配合,而最有效的方式是:一,在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技能教学的时候,加强与医学原理的结合,同时教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安排各组各动作之间的先后顺序,使其能够科学的指导人们进行合理运动;二,对医学院的学生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入体育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各技能动作之间的原理,能使人们科学的健身。本文主要对方式一进行浅析。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体医结合”的实施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上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中有关书籍的阅读,对“体医结合”有了充分地认识,为本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2.2 逻辑分析法
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在体育教育专业实行“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逻辑分析。
2.2.3 类比比较法
通过类比比较“体医结合”中,对医学院学生加入体育教学和对体育专业学生加入医学知识教学进行分析,达到研究的目的。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现状
3.1.1 重技能轻理论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的主要目标都放在了技能学习上,大部分学生都拥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但理论匮乏严重,在此类专业学生的意识中技能才是一切,他们都忽略了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它最重要的不是技能多么顶尖,而是能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的生理发育情况以及不同运动水平和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出合理的运动方案。近几年大家已经逐渐认识到有关问题,也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技能与理论并存的教学方法上,但由于几十年教学方法的固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虽有了初步的改善,但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3.1.2 重视专业理论忽视普修课程
高校体育教学逐渐把目光转向了体育理论,但目前高校开设的理论课大多是田径,体操,排球等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有关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课程开设情况并不好,特别是有关运动人体科学的课程,由于相关老师的缺乏只开了一两门,而有的学校只是向大家做了个基本的介绍,并未做为强制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而在体育事故频发的现在,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是至关重要的。它既能促进人们健康的运动,又可以促进体育更好的发展。
3.2 “体医结合”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颁布,对促进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相关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就有了明确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会教技能的体育教师,更要能指导学生和人们进行健康锻炼的工作者。而“体医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让体育与医学相结合,在拥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同时,也拥有相关的医学知识,能利用两者的结合制定出符合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性别的锻炼方法,使人们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
3.3 体育教育专业“体医结合”的教学模式
3.3.1 教学目标
在一门课程开展前,此课程就是要把体育工作者培养成能依据人体运动的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能教授体育技能又能治疗简单的运动损伤,同时还要注意运动者的心理变化,以更好的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3.3.2 实施方案
“体医结合”在体育教育专业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康复等。此类课程一般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理论课加实验课,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课时。理论课:主要是向体育专业的学生系统的介绍有关人体的科学,使体育与医学两门课程交叉融合,能够有助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更好的理解技能动作,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更加合理的运动;实验课:在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借用各种仪器和实践去更好的了解技能动作,能够充分理解每一个动作运动的原理,在训练中出现损伤也能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评价方法:因为体育在高校中是一个很特殊的专业,长期的体育训练使学生们的理论基础普遍偏低,理解力相对较差,因此,需要老师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从简入难,给学生理解适应的时间,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听懂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然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考试合格才能拿到应得的学分,学分不够者,不予毕业。
3.4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行“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4.1 “体医结合”有利于人们健康的运动
“体医结合”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实施对促进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知识素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了人体科学方面的书籍之后,对每一个动作都有了更根本的认识,也能利用自己的知识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不同的特点,以及普通居民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的计划,例如,小学生由于骨化过程完成较晚,骨骼肌中含有较多的软骨,容易发生弯曲和变形,所以此时的运动应避免负重性和静力性动作,而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骨中钙离子和水分等的流失,导致老年人极易发生骨折,因此老年人在进行运动时,应该选择耐力性项目避免速度性运动,还要加强医务监督避免运动疲劳,发生运动损伤。再比如那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他们的运动和饮食一定要合理,做一些轻度运动,像散步、简单的广播操等。
3.4.2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以文化分加体育专业分进入的大学,相对于很多单招的学生来说,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而良好的文化功底使他们能够掌握有关“体医结合”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体医结合”的实行创造了条件。
3.4.3 各种运动场所与专门的实验仪器为“体医结合”的实行提供了条件
目前我国大部分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院校都拥有专门的运动人体实验室和专门测量人体运动的实验仪器,而且它们本身就拥有各种运动场所,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理解每一个技能动作的运动轨迹。
3.4.4 “体医结合”人才的缺失
近些年,医学和体育学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我国极度缺乏同时掌握体育知识与医学知识的人才。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的推进全民健身运动,需要一大批相关人才指导人们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身体锻炼,当身体达到锻炼的目的时,就会激发人们锻炼的兴趣,同时会有更多的人们参与到锻炼中来,这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医结合”在高校的推行,可以有效的培养一大批相关的人才。
3.4.5 人们思想的转变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医疗健康思想,而后来人们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参与体育运动,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很多人们开始加入体育锻炼的行列 ,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依据人们的健康状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而“体医结合”作为最重要的概念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3.4.6 信息时代加速了“体医结合”理念的宣传
“体医结合”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被提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APP、运动APP等线上带动线下的宣传方式,不断强化有关人员的对“体医结合”价值观念的认识,同时向人们传递“体医结合”的实行必要性, 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有助于“体医结合”的实行。
4 结论
培养“体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我国的重中之重,这需要体育专业与医学院校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这类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利用体育院系所特有的资源与优势去促进“体医结合”的发展,例如,体育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可以广泛的涉猎医学知识,以对技能有更好的了解,同时鼓励老师增加对“体医结合”有关课题的研究,培养出更多的“体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本身就拥有较好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只要努力去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使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就可以成为大家需要的“体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1] 赵彤.我国体医结合健身模式现状与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14.
[2] 刘欣改.河北省医学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3] 傅兰英,李继华,付强,张克玉,凌文杰.新医改背景下“体医结合”的体育教学改革模式探讨与思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
[4] 岳东坡.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色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4.
[5] 傅兰英,李继华,付强,张克玉,凌文杰.新医改背景下“体医结合”的体育教学改革模式探讨与思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
[6] 宋保华.河南省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
AnalysisontheFeasibilityofUsing“SportandMedicineCombination”TeachingModeforPEMajors
Xue Yaru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involved in sports.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way of exercise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the mass, which calls for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instructors. Thus, “Sport and Medicine Combination” is carried our. By using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comparison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PE teaching, the influence of “Sport and Medicine Combination” to PE major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executing this teaching mode.
Sport and Medicine Combination; teaching mode; physical education
G807
A
1005-0256(2017)12-0140-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2.057
薛亚茹(1994-),女,河南商丘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球教学与训练。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Wuhan Sport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