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能力视野下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研究*

2017-11-27陈阳阳李秋平任建立

体育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医学类俱乐部课外

刘 毅 陈阳阳 李秋平 任建立 彭 婵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职业能力视野下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研究*

刘 毅 陈阳阳 李秋平 任建立 彭 婵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目的:在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职业能力视野下,运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法,探索课外体育俱乐部与职业能力、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结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构建应该重点在“体质”、“精神”、“能力”和“中医文化”等方面,紧抓中医药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女生较多的现状以及职业能力的需求,挖掘有基础的传统项目,以点带面,以特色带发展,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建设。

职业能力;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

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学生课外体育自主锻炼的一种模式,学生通过课外体育俱乐部既可以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又可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还可以相互交流学习,这是一种深受学生承认肯定的模式。高校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基础,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笔者从研究思路上进行探索,在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职业能力的视野下,挖掘医学专业优势,抓住职业能力需求,基于已有的实践基础,开展“在职业能力视野下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研究工作。

1 研究对象

以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现状和构建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收集以“职业能力”、“医学生人才培养”和“课外体育俱乐部”为关键词的文献资料。分析职业教育、医学人才培养、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等政策文件。

2.2 实地考查法

主要是走访考查了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长沙医学院等3所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体育竞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为构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提供依据。

2.3 问卷调查法

针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的文化特色、专业特点,设计了体育教师问卷调查表,主要是从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设现状、构建基础、项目建设等进行了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调查表30份,回收27份。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和课外体育俱乐部关系的分析

“职业能力”就是任职资格。国家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劳动、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和学习能力”[1]。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主要是培养面向医药、护理和针灸康复等方面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笔者从职业能力的角度分析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构建,必须考虑到的几个方面:

(1)分析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要求与课外体育俱乐部建设的关系。

教育部在2000年1月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体”即是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运动技能。通过比较3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面向广大基层医疗单位。护理专业毕业学生大部分在县级和乡镇医院就业,药学专业毕业学生基本是在药厂、药店工作,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学生在中医医院较多,医学系学生基本在乡镇社区医院就业。基于此种现状,我们必须了解基层医疗单位的体育活动开展现状,注重集体性项目开展,立足于“体”,抓住职业能力需求的运动项目,开设基层发展较好的篮球、气排球、羽毛球、健美操等热门项目,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为学生快速融入新集体提供便利。

(2)分析医学生职业能力特点与课外体育俱乐部建设的关系。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的专业特点明显,社会关注度高,现实工作环境复杂,我们应当充分考虑职业特点、社会环境、自身体能需求与身体锻炼的关系。我们就护理专业和针灸推拿专业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护理专业。护理专业毕业学生基本是在各级医院工作。现医患关系紧张,护理工作压力大,面对病人的时间非常多,护理人员经常还要充当病人和医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除了基本实践操作能力外,职业素质、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异常重要。面对现实环境和压力,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活动锻炼中培养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的精神。另外,护理工作强度大、晚夜班较多,需要长时间充沛的体能支持,在课外体育俱乐部中开设相关的运动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健身健美技能,提高学生腰背部、腿部和手臂的力量素质,强调有氧能力的提高。

第二、针灸推拿专业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这两个专业除了掌握中医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外,还需要有非常强的“功力”,这种“功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期的功法习练才能掌握。该专业针对这一情况,开设了健身气功习练内容,组建了传统功法运动队,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医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保健体育的内容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

3.2 在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职业能力”视野下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构建研究

(1)紧抓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中医药文化特色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构建。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3]。中医传统功法:古称为“导引”,通过意念指导肢体运动,配合呼吸,是一种“意、气、力”三者结合,达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身心锻炼方法,它传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并保留下来,可起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康复疾病的作用,而且受老百姓普遍欢迎。中医传统功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放松功、站桩功、内养功、强壮功、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和医疗练功等[4]。通过调查3所学校发现:第一,体育课程中都设置了有关传统功法的教学内容,太极拳、五禽戏等;第二,课外体育活动中依靠学生协会成立了武术、健身气功的组织,利用早晚、周末时间开展锻炼活动;第三,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健身气功的比赛活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功法、健身气功的实践基础,发挥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的专业优势,建立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传统功法、健身气功方面的课外体育俱乐部。

(2)抓住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女生较多的现状构建与其专业紧密相关的课外体育俱乐部。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中对护士礼仪、形体姿势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中也明确了教学时数,开设了健美操、形体训练、体育舞蹈和瑜伽等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要求高,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和锻炼的课外延伸,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构建健美、形体训练方面的课外体育俱乐部。

(3)挖掘成功开展的竞赛项目,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经过调查3所学校发现:第一,羽毛球、篮球、排球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项目,每年参加比赛的学生多,这些比赛项目在学生影响大。第二,学生特别希望能够在赛前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从战术安排、技术提高到规则学习、组织安排等方面,学生虽不专业,但是对竞赛成绩、集体荣誉都非常重视。第三,传统竞赛项目的关注度高,能逐步带动更多地学生参与课外锻炼。我们必须挖掘传统竞赛项目的基础,以点带面加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建设。

4 结论

4.1 在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视野下进行课外体育俱乐部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思路创新,主要是从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专业背景、职业能力和学生身体素质需求等方面全面地、细致地分析。我们应该全面领会国家政策文件精神和各校人才培养要求,立足于“体”,重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同时具有长时间移动的体能和较好的协调性。注重开设乡镇基层发展较好的热点项目,结合中医药文化,推动健身气功等中医传统运动的发展。

4.2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职业能力”视野下的课外体育俱乐部构建,必须紧抓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中医药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女生较多的现状以及护理职业能力需求,挖掘学校传统运动项目,以点带面,以特色带发展,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建设。

[1]教职成[2000]1号.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Z].

[2]教育部[2000]3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Z].

[3]申俊龙,朱佩枫.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价值实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王德瑜.中医养生康复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教育部[2000]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Z].

[6]卫医政发[2011]96号.卫生部2011年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Z].

[7]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周登高.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10]吕辉,谭丽清.职业实用体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

O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Clubs of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LIU Yi, etal.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Zhuzhou 412012, Hunan, China)

2014年度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指令性课题,课题编号:201412。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教研教改项目,SJ20161108。株洲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ZJGH16056。

刘毅(1980-),湖南益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医学类俱乐部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转动小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