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学习方式运用的“点、线、面、体”
2017-11-27蔡景台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325000
蔡景台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325000)
“学习方式”顾名思义是学习形式与方法的合称,它的主体是学生,体育教学中有主动学习方式和被动学习方式之分。主动学习方式主要有体验式、选择式、自主式、合作式和探究式等,是当前比较流行新颖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可称之为学法;被动学习方式主要有记忆式、练习式、模仿式等,是目前常态体育课中较常用的学习方式,可称之为教法。《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学习方式还缺乏认识,学生学习的时效性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合理选用体育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前不久,在浙江省四地体育名师教学联盟活动暨温州市体育与健康学科“促进有效学习”研讨活动中,两种方式在课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另外还有一种综合体现的学习方式,便是温州市课堂变革项目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提出的“以赛促学”学习方式,“比赛”本来是一种传统的教法,以“比赛”促进学生学习,“比赛”便演变成了一种学法。无独有偶,在这次活动中,温州籍名师工作室的三名学员执教的三节展示课中均使用了“以赛促学”的学习方式,就如何运行“以赛促学”的学习方式谈谈本人的几点想法:
一、抓住“以赛促学”的“点”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对一堂体育课有“七条”基本要求,其中有一条是“教材三个一”的要求,即要求“有单一的身体练习和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游戏等”,这里的“单一的身体练习”就是“以赛促学”的“点”,至此,我们在设计“比赛”时,一定要抓住这个“点”。如:钟小蝶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多种形式投准的练习方法”,其单一的身体练习是“投准”,她在课中便是抓住这个“点”来进行“投准比赛”。张雪丹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原地双手头上前投掷实心球的练习方法”,其单一的身体练习是“头上前投掷实心球”,她在课中是抓住“头上前投掷实心球”这个点来进行“投远比赛”。潘丽亮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排球:多种形式的移动+垫球技术练习方法”,同样,他也是抓住“移动+垫球”单一的身体练习来进行“垫准比赛”。只有抓住了“比赛”的“点”,才能突出教学重点,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
二、系牢“以赛促学”的“线”
“赛”什么是“以赛促学”的关键之处,不能为比赛而比赛,也不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比赛,关键是要基于课的技能目标,围绕“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这条线来设计组织教学比赛,如果偏离了这条“线”,就失去了“比赛”的本真。如:张雪丹老师,她基于“通过坐、跪、站三种前投掷实心球练习,体会发力部位,找到掷远的方法,能做到蹬地快、收腹快、甩臂快”的技能目标,围绕“原地双手头上前投掷实心球的练习方法”这条线,设计“谁是神投手”教学比赛,她是在学生初步或基本掌握原地双手头上前投掷实心球的练习方法的基础上,系住这条线,以“赛”来进一步巩固和改进“原地双手头上前投掷实心球的练习方法”。再如:潘丽亮老师,他是基于“在一抛一垫的练习中能做出左右移动+垫球的组合动作,表现出良好的准备姿势以及垫球动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这一技能目标,围绕“移动+垫球”这一“技术方法线”,以比赛来检阅学习效果及发展学生体能,达到改进与巩固提高动作方法的熟练程度。
三、形成“以赛促学”的“面”
既然是“比赛”,就必须要选择“赛型”,把握“赛机”,制定“赛规”,确定“赛法”,形成一个“比赛面”。比赛的类型有多种,一般有技评赛、挑战赛、达标赛、对手赛、游戏赛、展示赛等,不管采用何种类型的比赛,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任务来确定。如钟小蝶老师采用的便是游戏赛,以“游戏”竞赛的形式,看哪合作小组投得准;张雪丹老师采用的“挑战赛”,给学生一个目标,让学生来进行挑战;潘丽亮老师采用的是“达标赛”,要求学生“在移动中能将球准确垫向目标达到一定的数量标准”。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比赛的时机,“赛”的时机要有利于本课所学练习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及学生合作行为与意识等意志品质的培育。“赛”的运用时机主要有先学后“赛”、先“赛”后练、边“赛”边练三种形式,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先学后“赛”这种形式,让学生初步掌握练习方法之后,让学生“用方法”来比赛,钟、张、潘三位教师用的都是这种形式。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制定明确的“赛规”及“赛法”,体育教学技术动作方法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教学生活实践并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也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教学思想的具体要求。在“运用”这个维度上,把所学的动作方法与“比赛”有机结合,展现“赛”的魅力,彰显体育教学效果,至此,在教学中,要确定好比赛的规则与方法,充分发挥比赛规则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方法的更高追求。
四、凸显“以赛促学”的“体”
比赛不仅要凸显“练习方法”的运用,同时还要以“赛”来发展“体能”,以“赛”来培育学生优良的体育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式“既育体又育心”的学习方式。纵观钟、张、潘三位执教老师的三节展示课,虽然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比赛形式与方法不同,但他们设计“比赛”的宗旨都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指向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是单一的身体素质或某一项技能的发展,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体”,既有显性的,也有隐形的,显性的包括动作方法的理解、练习方法的掌握及其动作技术方法的作用价值的知晓程度,隐形的包括意志品质的形成、安全与安全防范意识及团队合作学习行为与意识的养成等。
“比赛”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学法手段,虽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运动技术动作的形成与提高,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比赛的形式与趣味,反而会影响练习方法的掌握和提高,甚至会导致动作错误或变形。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抓住有利时机,根据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掌握程度等各方面全盘考虑,以比赛促进学习,而不是用比赛取代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