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上行下效”看风气建设

2017-11-25陶梓钰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景公群臣风气

陶梓钰

春秋时期,齐景公自从宰相宴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责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有一天,景公欢宴群臣,席散之后,一起射箭取乐。每当景公射一支箭,群臣都高呼箭法如神。即使没有射中,群臣也高声喝彩。事后,景公把这件事告诉了大臣弦章。弦章对他说:“这件事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说,上行而后下效。所以,大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大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大王喜欢人家奉承,群臣自然也就喜欢奉承大王了。”景公听了,认为很有道理,决定重赏弦章。但是,弦章却拒绝了,他说:“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要多得一点赏赐,如果我也接受了赏赐,岂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从此,后人便用“上行下效”来形容上面的人喜欢怎么做,下面的人便跟着怎么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或工作懈怠、不思进取,或忙于交际、不做实事,或追求名利、化公为私。当有人批评其错误行为时,这些人往往要反唇相讥:“这叫上行下效。”意思是说,一些领导都这样,我有什么不可以呢?且不说这些人的观点正确与否,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领导者的行为作风对下属具有很强的表率作用。好的表率,可以使下属向好的方面发展;坏的表率,则可以引导下属向坏的方面学习。

领导,就是领而导之。领导者的表现就像风一样,下属的表现就像草一样。风吹草堰,风吹向东,草就向东倒;风吹向西,草就向西倒。如果领导者拉拉扯扯,铺天盖地;吃吃喝喝,花天酒地;唱唱跳跳,昏天黑地;蹦蹦窜窜,上天入地;貪贪占占,金天银地。在这样的风气下,下属又会有几个能够做到像弦章那样,出污泥而不染?领导者又有什么底气去要求下属做到一心为公、秉公办事、无私奉献?长此以往,坏的就不光是一个领导,一个下属,而是一个单位的风气。

在《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1949年6月,中南海的花匠师傅给菊香书屋摆了很多美丽的鲜花,但没多久,毛泽东就让人搬走。他的理由是:“过去,这里是公共场所,由他们随意摆布,我不干涉。可是现在我就住在这里,就不要摆这么多花了。你们晓得,到我这里来的人很多,以后还会有工人、农民的代表来。他们来了,就是为了看我,看看我住的地方。如果我这里摆了很多漂亮的花,那他们也会上行下效,向我看齐,养成这种风气就不好了!”摆花,对于一位开国领袖来说,是多么细微的事情。然而,他却敏感地注意到了“上行下效”的问题,想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正所谓:“上行下效,然谓之教。”所以,如果要使部属作风过硬,那么领导干部首先应当树立良好形象,做出好的表率。如果领导干部在品德修养、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上处处带好头,让下面的干部仿而效之,蔚然成风,那就是真正的好事了。

猜你喜欢

景公群臣风气
千虑一得
朝见皇帝,为何要“山呼万岁”
风气
朝见皇帝,为何要“山呼万岁”
风气
晏子施妙法救了齐景公
忠直不迂
——晏婴(二)
绝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