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杨靖宇在东北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11-25田晶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游击战争杨靖宇游击队

【摘 要】杨靖宇是抗日英雄,他领导的抗日武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靖宇精神”是一种凝聚在抗日民众心中的无形力量。体现在他身上的舍生取义、忠心报国、艰苦奋战、英勇献身精神,已经融化在抗日民众的心中,可见,杨靖宇在全国特别是在东北抗日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关键词】杨靖宇;东北抗日战争;地位和作用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同时也拉开了东北人民抗日的序幕,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人民军队将领杨靖宇就是其中的代表。他领导的队伍给日军沉重的打击,被日军称为“满洲治安之癌”,他的队伍不仅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全國抗战,在东北的抗日战争中也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体现在他身上的舍生取义、忠心报国、艰苦奋战、英勇献身精神,已经融化在抗日民众的心中,可见,杨靖宇在全国特别是在东北抗日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一、领导和建立的南满抗日游击队成为全国开辟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之一

当抗日义勇军转入低潮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却在战斗中不断壮大,先后在东满、南满、吉东、北满等地创建起十几只游击队,成为抗日斗争的核心力量,其中杨靖宇领导和建立的南满抗日游击队成为全国开辟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之一。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要在发动和领导群众的斗争中,建立我党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而在南满地区的就是杨靖宇所领导的磐石游击队。1932年,中共满洲省委派富有斗争经验的杨靖宇去磐石整顿抗日游击队。11月初,杨靖宇便主持召开了“磐石”党的扩大会议,改组县委,整顿义勇军,他率领的南满游击队,多次击退日伪军的疯狂进攻和重兵围剿,杨靖宇发起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支队”,这支队伍经常出没在南满磐石、永吉、东丰、伊通、辉南等地,不断打击着日寇。而磐石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满地区创建的第一块农村抗日根据地。

1933年9月,杨靖宇领导的南满游击队已经发展到300多人。这时的南满游击队逐步壮大,抗日活动区域扩大到磐石周围的桦甸、伊通、双阳等地。为了争取和联合各方面的抗日力量,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杨靖宇为游击区制定了工作方针,即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中说:“游击战争在开始时期还不能完全占领该地,只能经常去游击,游击队到时属于游击队,游击队走了又属于伪政权,这样的地区不是游击战争的根据地,而是所谓的游击区。这种游击区,经过游击战争的必要过程,消灭或打败了许多敌人,摧毁了伪政权,发动民众的积极性,建立了抗日政权,游击区就转化了根据地。

因此,南满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抗日游击区域的不断扩大,使杨靖宇领导的南满抗日武装部队有了“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因此,在杨靖宇的领导下,南满抗日游击队以抗日根据地为依托,坚持独立作战长达8年之久,成为全国开辟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之一。

二、杨靖宇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早的实践者

随着抗日武装的壮大和抗日战争的发展,将各个阶层的抗日武装联系起来,是当时最重要的历史任务。杨靖宇总结了义勇军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留着子弹打日本”的口号,积极开展抗日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早是在1933年1月26日《中共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一·二六指示信”)中提出来的。这个文件对于中国的抗日斗争的开展,特别是对于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和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历史意义。

指示信中根据对于可能参加反日民族统一统一战线的各个阶级各个武装集团的复杂性和他们行动趋向的分析,明确地提出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这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的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坚持和保存自己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的极端重要性。

杨靖宇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广泛联系活跃在金川、濛江、宽甸一代的抗日义勇军、山林队。当山林队等抗日队伍被敌进攻、处在困难的情况下,杨靖宇便派人主动联络并支援他们,因此,排除了山林队对人民军队的误解。由于杨靖宇为代表的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联合、改造山林队的工作,许多山林队的首领亲自找上门来,主动要求加入东北人民革命军,所以,在他的协同友人、团结作战的政策促进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深入发展。因此我们说,杨靖宇在贯彻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实践,广泛的团结各种抗日力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随后,1934年2月21日-26日,这个在东北抗日战争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城墙砬子”会议上,杨靖宇代表满洲省委讲话,指出:“要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团结起来,不团结起来不仅不能彻底打击敌人,而且将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可能。”会上成立了东北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杨靖宇主持会议并起草了《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宣言》。东北抗日联军指挥总部的成立,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南满地区抗日运动的发展,也为整个东北的抗日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最早形成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典范。

三、杨靖宇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实现者—游击战术灵活运用的第一人

1934年前后,杨靖宇等抗联主要领导人开始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并将其基本原理与东北斗争实际相结合。在学习苏区游击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杨靖宇结合东北抗日斗争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以“半路伏击、远途奔袭、化装袭击,不能予敌以痛击的仗不打、与群众利益有危害的仗不打、不能占据有利地势的仗不打、无战利品可缴的仗不打”为主要内容的游击战战略战术。正如朱德所说:“无论一个抗日游击队是怎样组织成的,它大都没有优良的武器,人数也少,要战胜数量众多,武器精良的敌人,抗日游击队不能不有特殊的打法,不然就无法取得胜利。杨靖宇就是善于在游击战争中应用灵活的战略思想,是大家公认的“卓越指挥员”。正如游击区的群众歌谣中唱到:“月牙弯弯挂天边,抗联专打游击战,神出鬼没打得好,鬼子闻风吓破胆。”

杨靖宇在与敌人战斗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他的“四不打”方针,就很特别。除此之外,还有三大绝招:半路袭击、化妆袭击、远途袭击则是游击战术的具体应用。杨靖宇巧妙的使用游击战术,令日伪军大伤脑筋。就连通化省警务厅长岸容隆一郎说:“这个游击战的产生,就好像“乌贼”一样会隐蔽!”。

就连毛泽东在谈到游击战争的作用时,都特别举了东北抗联的例子,来说明其游击斗争在牵制日军、策应关内战场方面的作用。对杨靖宇等创建的长白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毛泽东把它列为“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的首位,号召以长白山和其他根据地为榜样,“我们必须到一切处于敌后的山岳地带去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起根据地来”。

杨靖宇分析敌我形势,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针。他善于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术。

四、杨靖宇创作的诗、歌成为瓦解敌人军心的“秘密武器”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他不仅有雄才谋略,而且有吟诗作文的才能。他生前非常喜欢写歌词,可以这样说,杨靖宇用歌声传递战斗的决心。正如他经常说的:“一首歌能唱起来,比一挺机关枪作用大,一样地能打击敌人,一样地能推动民族革命和抗日民众的联合。军歌一场,立刻振奋军威士气,使疲惫的人精神抖擞,使怯懦的人热血沸腾,是强有力的战斗动员。”杨靖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领导的抗日联军转战在白山黑水之间,他们的苦难、艰辛是与目共睹的。在那样特殊的环境下,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苦中作乐、创作了一首首抗日诗歌:如《起来》、《西征胜利歌》、《告于军兄弟》、《四季游击歌》《中朝民族联合歌》、等等,这些歌曲通俗易懂、感染力强、他们的乐观主义、抗日战争的必胜信念同样给日军以无声的回击。在战斗中,抗联战士们先唱《四季》、《冲锋缴械》、《一军军歌》等歌曲,再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缴械不要命”等口号,利用这些歌曲,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瓦解了日伪军的斗志,并数次使我军成功脱险。

杨靖宇一生写了多首歌词,有的是采用民间曲调配上他的歌词,有的是请人谱曲。而为了鼓舞士气,团结战斗,打击敌人,杨靖宇挥笔谱写了《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歌》。“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兵乓的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这首歌是东北抗联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歌曲之一,这首歌成为抗联战士们与日军战斗的“音乐号角”,它振奋了军心,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是抗联战士们乐观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五、杨靖宇等抗联英雄在战斗中所体现的“抗联精神”是凝聚在抗日民众心中的精神动力

在日伪的残酷封锁下,抗联的处境更加艰难。敌我力量对比的过分悬殊,抗联没有巩固的根据地;日伪实行的“归屯并户”政策,切断了抗联与人们群众的联系;漫长的冬天同样给抗联带来致命的打击,抗联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与日军作殊死的斗争。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抗联战士们?这应该就是“抗联精神”,特别是在辽东、吉林地区的杨靖宇、宋铁岩、李红光、韩震等抗日英烈就是抗联精神的成功典范。

1938年5月,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精辟地论述了东北抗联的斗争对于全国抗战的价值:“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把困难和牺牲留给自己,把胜利生存里给战友同志”杨靖宇做到了,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种蕴藏在他心里的一种执着的信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抗联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它经过不断积淀、传播已在抗日民众心中的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杨靖宇身上体现的舍生取义、忠心报国、艰苦奋战、英勇献身精神,已经融化在抗日民众的心中,成为他们在没有任何外援,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与日寇浴血奋战十余年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杨靖宇的舍生取义、忠心报国的革命信念为抗日民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是东北人民抗战的引路灯,杨靖宇身上所体现的抗联精神则是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对国家民族深深热爱的具体体现。

杨靖宇艰苦奋战、英勇献身的革命斗志更是在他牺牲的那一刹那完全体现。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壮烈牺牲。当日本人看到被破开胃的杨靖宇时,甚至他们都惊呆了:里面都是棉絮、草根、树皮。杨靖宇等抗联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体现了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杨靖宇牺牲后,并没有停止,它就像百姓中传唱的诗歌一样:“十冬腊月天,松柏枝叶鲜。英雄杨靖宇,长活在人间”,是的,杨靖宇等抗联战士传承的抗联精神将继续激励抗联官兵们视死如归,坚决抗日。

综上,杨靖宇在全国特别是在东北抗日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带领的抗联第一路军,是所有抗日队伍中损失最大的。但他的队伍却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力量,不仅为东北的抗日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全国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民族英雄形象、爱国情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东北这块土地上;他大气凛然、气壮山河的抗日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指引着抗联官兵前进的方向;他与官兵不畏险阻、共患难的奋斗精神让我们看到了抗战中最坚决、最勇敢的中流砥柱。他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游击战思想,在东北战场打击日伪军的斗争中,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压力,让敌人闻风丧胆;他“抗日统一战线”的思想调动了各种武装力量联合抗日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共同抗日的新局面。

作者简介:田晶(1975.12-),女,籍贯辽宁省沈阳市,硕士学位,副研究馆员,现供职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951年1月出版,人民出版社,第387、390-391頁。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第,419页。

[3]《杨靖宇和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社会科学辑刊》,木昕 袁会久,1994年第6期,第106页。

[4]《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48页。

猜你喜欢

游击战争杨靖宇游击队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第八章超声游击队——声能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
英雄杨靖宇之死
项英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一本珍贵的游击队公粮债券
鄂豫陕边的游击战争
高敬亭在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
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将领杨靖宇同志
忆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五九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