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定势的突破

2017-11-25刘爱忠

南北桥 2017年21期
关键词:思维定势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刘爱忠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实用型藝术设计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和现状对于当前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形成既有的思维定势和模式,导致了教学实践和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愈走愈远的现状。

【关键词】艺术设计 思维定势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85

基于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入手,提出思维定势的突破——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尤其是素描、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探研究,以达到高职教育对于实践技能、适应岗位为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各类大中专、本科院和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普遍以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设计线描等作为基础课程培养和提升学生造型能力,色彩表现能力、艺术创新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素描、色彩课程更是基础课程中的核心和基石,没有牢靠的素描和色彩基础,对于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上将会力不从心,大打折扣。在艺术教育的框架之内,在传统绘画教学模式影响下,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潜意识地把普通高校基础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全套照搬、实施于高职院校的课堂,基础课程为专业服务角色定位不准,始终强调绘画技法基本能力训练,忽视基础课程跟核心专业课的联系,不重视基础课程跟核心专业课程的连续性和延展性,抛弃核心专业课程对基础课程的具体要求和训练方向。

这种思维定势的固执在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导致了以下问题:1.专业基础课基本跟专业课相互脱节,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上的延展性和服务性不能最大化发挥。2.专业基础课在综合专业技能中的多样实用性无从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出现这种已成的思维定势下,需要打破原有的既定逻辑,坚守优势,优化教学模块,重新构制教学框架,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素描课程教学探索和研究

(一)教学框架的重新构制

传统素描的教学构制框架以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光影素描)——精微素描——意向素描作为框架构制,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在具体描绘的客观对象上先从几何体开始,过渡到静物素描,人物头像,人物半身肖像,人体这样的由简单到复杂形体结构的学习过程。每一个构制框架单元都有独立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每一个框架单元又是互为依存的递进关系。结构素描的学习有利于对形体结构的理解把握,明暗素描里的光影效果正是因为有了形体结构和光的作用而产生,精微素描则是对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的复杂化和精细化,也是对客观物象的高度准确化和精确化。意向素描则是从客观表现中抽离出来的纯粹个人精神的物化。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最终的目的就是回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用性、高技能型是最直观的特点。经过长期的教学探索和研究,在高职艺术院校动漫专业二维动画方向的设计素描教学中根据用线造型,塑造角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意象素描和精微素描在动漫设计中的作用并不是很明确,人物形象的传统素描技法并不是适用于二维动漫设计,但人物又是动漫创作中的主要对象。由此,根据专业特征,重新构制了这样一个新的教学框架: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光影素描)—设计素描—动漫人物素描。“以线造型”为训练的起点,贯穿于重新构制的教学框架之中。教学框架的重新构制,在素描教学有限的课时中把素描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仅是效解决专业基础课跟专业课相互脱节,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上的延展性和服务性不能最大化发挥作用问题,也是专业基础课在综合专业技能中的多样实用性得以实现的前提。这一措施的实行,把素描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让素描学习跟专业学习内容直接联系了起来,学生对于素描学习的积极性极高,在素描汇报展中,这个班学生的作品跟其他专业的学生习作相比有了明显的专业特征,在素描技法上并不逊于传统教学框架构制下学习的学生,反倒有明显的艺术个性的释放和表现。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严格治学,力促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素描最朴素的内涵就是艺术创新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以艺术形象为载体的个人精神跟客观物象的交流与对话。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层次差异性,整体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思维能力偏弱。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特征和专业方向的特殊性,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前做好备课,认真准备教学课件,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料如网络资料,学生优秀留校作品,教师范画等,根据教学计划的整体设计,通过名作鉴赏,课堂示范与优秀作品临摹、写生相结合的方法,灵活安排,优化个个教学环节,整体推进教学计划实施的过程,尊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做好正确引导,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创造思维,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化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

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中,除了利用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作业之外,还要严格治学,狠抓教学实践。实践教学是基础课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不能停留于对于理论的简单理解或是把好的想法创意等停留在脑子里,而是要表现于二维的画面上。因此要具体了解素描课程的基本特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训练能力。好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要通过好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否有效,能否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组织与方法手段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培养实用性、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这一高职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另外,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体系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以适应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是高职教学的主要特征,也是合理选择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依据。endprint

二、色彩课程教学探索和研究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程的学习,普遍是以写生为主,在部分高职院校,根据学生实际的色彩素养,出克静物写生之外都开设风景写生课程,在教学实施环节和教学目标上,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色彩技法和客观色彩表现训练作为训练手段,这样容易导致色彩教学跟核心专业课程对于色彩知识需求的不明确性和盲目性。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处于盲目状态,不知这样画色彩的目的是为了积累专业课程的色彩应用知识还是为了画画而去画画,也不知道色彩知识如何运用于后续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

(一)色彩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实用性

在艺术设计专业中,不同的专业对于色彩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大同小异,但对于色彩的表现能力要求和色彩表现手法上则大相径庭。相对于服装设计专业,更侧重于色彩的构成因素和色调的搭配,色彩情感的应用上,而不是色彩的造型能力和色彩的塑造能力上。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色彩课将是在传统色彩的基础上理性分析的应用,属于设计色彩范畴,而不属于纯粹的绘画色彩或者写是色彩范畴,这种具体的色彩要求,使得色彩教学的模式和教学内容上都要进行创新和改变。如从色彩规律和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开始,抛弃传统色彩静物、风景写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尝试通过服装服饰装饰色彩的实践练习和创作的有益补充,把色彩构成原则和图案设计同时运用于色彩训练中,在色彩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学习中,针对性很强地和服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对接,这样一种根据专业需求所做的色彩教学创新,将更为准确地实现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色彩基础课程的训练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实用性将显而易见。

(二)色彩课程模式的转变

从传统色彩教学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結构中解放出来,以传统写生色彩为依托,从色彩写生中对于色彩形体塑造,色彩空间关系塑造,前虚后实等绘画色彩要求的束缚住解放出来,通过课题任务安排,解决此类色彩问题。

总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基础课程尤其是色彩、素描的教学改革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必要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从教学观念,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手段上全方位跟进,随时以实践作为检验的唯一标准,不断探索和改革,形成一套适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和体系的过程。是高职艺术教育培养更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高技能人才的有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宏.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李征.对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实践技能改革的策略[J].传承,2009,(3).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定势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星.云.海》
《花月夜》
克服思维定势的问题情境创设举例
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单元复习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