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画专业中书法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17-11-25陈影河

南北桥 2017年21期
关键词:书法教学现状对策

陈影河

【摘 要】书法教学作为中国画专业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书法功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国画专业的进步。文中在分析现代书法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画教学中书法课程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中国画专业 书法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73

中国画专业学习书法,不仅仅认为它是中国画家所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和基本功,而是在于从高度上认识到书法在中国画发展史中的内在作用,认识到中国画所扎根的土壤,书法作为养料所占作用的“比重”之大,这才是我们在中国画专业中进行书法教学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传媒手段的不断涌现,利用这些手段进行书法教学工作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必然之势。现代国画专业的书法教学,经过老一辈的书法教育家的辛勤努力和年轻一代书法教育工作者的不懈探索,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大好局面。当然,书法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其陈相因而延续千年的教育模式进入到现代教育的轨道中,则出现了“足履不适”、“古今互乖”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的需求。我们这一代书法教育者还有些手足无措,就现在中国画专业的书法教育发展现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值得深思。我将从一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中国画专业中书法教学的内容层次不清

从目前的状况看,现在高校中国画专业中书法教学缺乏系统、科学的问题,层次上较为混乱。虽说国画专业培养的是画家,不是书法家,但是书法课程对于中国画专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是在书法的熏陶下,逐渐地渗入国画的学习中,这种渗透、熏陶是隐形的,也是提高画家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历史上国画大师如徐渭、吴昌硕、齐白石等等,都是在书法上有一定的造诣,包括清代扬州八怪,都是能书会画的大家,这也是“书画同源”的真正目的。而当前的教學内容混乱,层次繁杂,应该清晰的梳理出适合国画专业的书法教材。

二、中国画专业中书法教学的目的性模糊

中国画专业的书法教学目的,是指是国画专业的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的问题,是书法教学工作的指导性因素,我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学习,应当具备模仿能力、鉴赏能力、创作能力。但是目前国画专业的书法教学并没有完成这项任务,也就是说使国画专业的学生具备什么能力还较为模糊,以至于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很不明确,应掌握什么,学会什么还有些茫然。

三、中国画专业中书法教学的指导性纲要还没建立

书法教学纲要是书法教学的指导文件,书法教学当中的所有工作都是在这种条件下完成的,我们现在的教学工作就是缺少一部权威的、科学的、系统的教学纲要,因而制约着我们的书法教学的建设。因而书法教育管理部门应汇集全国著名书法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一份适合我们中国画专业的书法教学纲要,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四、有针对性高水平的书法教材严重匮乏

书法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系统,也有一套较完善的技法系统和训练方法。书法教学又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教学也有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不同的层次的知识体式与技法水平。从目前的中国画专业中书法教学来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随意性,教学的内容杂乱,缺乏层次性、统一性。随着书法热潮的掀起,各类的书法教材也相继出现,但教材水平良莠不齐,高水平的书法教材不多,并不是说教学内容的绝对统一,而是在教学内容上对教师有指导性同时又能给予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书法作为一门课程、一门艺术,总要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与知识系统。统一教学层次在内容是应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同时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而当前的中国画专业的书法课程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随意性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统一与科学。

针对这些现状,中国画专业中书法教学急需改善,首先是加强国画专业中书法教学的理论研究。书法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同时又是新兴学科。书法作为一门课程其任务重大且过程、结果充满未知,需要专家学者不断进行学科建设与探索研究。目前国画专业的书法这门学科一直处于分散独立的状况,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与研讨。对于开课中的层次、培养目标、办学方向、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向、教学方法等在整个艺术学科中的作用还需研讨。国画专业开展书法教学理论研究是当务之急,实践与理论应当协调发展,才能使书法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才能使学生深入、系统的学习书法。那么,应当对书法教学中各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对书法教学规律的认识,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书法教学的体系。

其次,加强联合,提高教材编写水平。针对当前优秀教材缺乏的状况,一方面要鼓励教师、院校自编教材,对优秀教材进行奖励与推广,另一方面要改善各自为营的状态,加强学院之间的联合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的局势,组织高水平的教师编写适合国画专业的书法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再不断的修改完善,充分体现教材的层次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争取成为精品教材,通过教材的编写与完善再不断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样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从而促进书法教材的质量。

最后需要加强的是品德建设,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书法教育不仅是艺术教育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传授,容易忽略品格的培养。品格教育往往是隐形的,是需要慢慢的滲入到我们的教学之中。俗话说“书品如人品”,因而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做人做学问的品德贯穿到教学之中。对学生也要强调道德教育,反对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储备充足的知识量,才能厚积薄发。

书法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画长期以来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最后发展成为书画合璧,这是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书法教学在中国画专业中的开设,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中国画基础水平的提高。因而我们应当就目前的现状,抓住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促进书画艺术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祝遂之.高等书法教育四十年[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刘派.对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法教学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