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

2017-11-25蒋深琪

南北桥 2017年21期
关键词:心理沟通德育教育初中生

蒋深琪

【摘 要】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具体表现为绪波动大,对身边事物漠不关心等问题,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就会影响初中生日后的德育健康发展。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加强心理沟通,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感悟学生。因此,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关系,结合实际状况分析了其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生 班主任 德育教育 心理沟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56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在校教育期间,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领导者和教育者。不仅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解指导,与学生平等交流、真诚沟通,通过对心理沟通桥梁的建立,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创造有内涵有感情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当代初中生的特点

在当今社会,初中生也开始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中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考入理想高中进入重点班级。所以大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设定目标,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想法。初中时期正是青春期开始的阶段,初中生的心理想法还不够成熟,注意力也很难完全地集中,而他们又过于注重其他人的看法,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在外面拼命工作,或者离开孩子到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发展,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在初中生身心正开始快速发展的阶段,父母没有与孩子建立沟通桥梁,导致孩子有太多问题与不解不知应该向谁倾诉,长期发展下去造成孩子身心不健康发展。

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代初中生大多数在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成长,在社会上磨砺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是造成心理素质较弱的主要原因。一些初中生产生知难而退的表现,在生活或者学习上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导致情绪不稳定;一些初中生性格比较直接冲动,在人际交往方面显得不够真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还有一些初中生对遇到事情的看法与做法比较偏激,不加思考鲁莽行事,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但是现在来看,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还不够彻底,还停在只说教不实行的尴尬阶段,不细心观察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轻视德育实践的作用,不能与时代共同进步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全面提高,从而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效果[1]。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结合的方法及重要性

(一)提高道德素质

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不够成熟,对事物缺少更深层次的辨别能力,对他人的意见和看法不加思考就胡乱听取,所以班主任作为领导的模范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具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完善道德品质,学会自主分辨事物的对与错。比如在校园中发现的垃圾,班主任应该带着满满的正能量随手捡起,养成良好习惯行为。用自己的行为感染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环境爱护的道德品质。班主任树立自身为榜样,通过自身行为感染学生行为,会比平时对学生用语言要求爱护环境更有效果[2]。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心理沟通的关键就是要對每一个同学保持尊重,老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不仅能拉近学生与老师间的心理距离,还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

(二)了解学生心理变化

如果想要保证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优势,老师就必须及时对学生心理情绪变化做好了解。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够使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开始阶段,对外界事物特别敏感,很容易因为他人不正确的言语行动造成叛逆心理,因此应先拉近初中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愿意主动向老师倾诉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小秘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3]。比如确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的比赛游戏,班主任可与学生共同参加,与其他的班级进行比赛,带动每一个同学参加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的参与,可提高学生强烈集体荣誉感,感受到班主任与学生们的一条心,从而更好的拉近师生关系,促进二者之间更好的交流。

(三)养成良好习惯

班主任可以善于利用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对学生进行随机教育,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利用生活中点滴小细节,发掘教育深层意义,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正确认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比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生对于网络世界并不陌生,由于他们年龄比较小,刚刚接触网络,对网络中五花八门的内容没有基本辨识能力,与青少年时期健康成长相违背的网络内容没有抵抗能力。为防止学生出现叛逆心理,班主任应主动探究网瘾产生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上的网瘾少年大多数都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班主任要进行自身工作的反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问题。由于平时学习成绩落后,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老师如果对产生网瘾的同学进行直接批评,会更加挫败学生的信心,从而对网络世界产生更深的依赖性。班主任应该在找到症结原因对症下药,面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采用鼓励教学模式,利用课下时间主动积极与其交流沟通,也可以定期举行活动比赛,把学生对网络的过分着迷转移到学习中来,发挥学生其他的特长优势,获得别人肯定的满足感,重拾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层发展,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里沟通不仅是德育教育发展的关键,还是师生搭建良好关系的桥梁。不仅能团结班级的各个同学,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产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促进教育环境的不断提高。通过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结合发展,教育初中生为人处世的方法,养成遵纪守法、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大力增强学生独立自主解决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现代化的道德观念,符合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严格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军.疏导与沟通: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甘肃教育,2017(2):35-35.

[2]张丽梅.万能的班主任——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3).

[3]李廷英.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z1).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沟通德育教育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