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优质语文素养的培养

2017-11-25陈后琼

南北桥 2017年21期
关键词:语文知识语文素养小学生

陈后琼

【摘 要】我认为,语文素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它不仅能够帮助一个人在语文知识中的学习,也能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塑造人。而小学生们对事物理解和把握的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大人们的正确引导。因此,对小学生优质语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知识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15

可以说,语文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谈吐举止,甚至是思想,而我认为学好语文最关键的是培养一身优质的语文素养。素养,也是一个人整体气质的体现,而好的语文素养,不仅能让你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事半功倍,也会提升你的文学素养。那怎样能够轻松有效地培养起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我将浅谈对小学生优质语文素质的培养,希望我浅薄的意见对各位同行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帮助。

一、投其所好,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学习最看中的是主动性,语文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诗歌、写作、朗诵、书法、辩论等等,我们老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投其所好,适当的在课文教学中加入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有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带动起来,会主动地想去了解,然后自己收集资料,这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独立能力。小学阶段会学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比如“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等等谚语,这些谚语在我们大人看来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孩子们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这很贴切我们的实际生活,看到新奇并且跟自己实际相关的东西他们会不自觉的产生好奇心。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蚂蚁在沿着一条线运输粮食,就会知道这是马上要下雨的征兆,在晴天看到满天的云朵像鱼儿的鱼鳞一样,就会知道,农民伯伯可以安心的晒稻谷了,夜晚看到星罗棋布,就知道明天一定是个艳阳天……但是,老师涉及的课外知识必须要符合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不然学生听不懂,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更重要的是要紧贴课本的主题,课本的知识和你拓展的兴趣知识要无违和的结合。现代的小学生不能仅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扩宽视野,增长见识,了解不同方面和领域的信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如果在学生做的任何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他都能或多或少的联想到语文,那优质语文素养的养成必定指日可待。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身临其境,帮助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的教学风格影响着课堂氛围,而课堂氛围又影响着学生的听课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讲一篇课文最主要就是要学生理解课文,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尽量地把课文内容精简化,形象化,特别是对于古诗词的讲解更要如此。如果照本宣科地讲作者背景、白话文意思、全诗所表达的情感极其枯燥,学生们下来也就只有死记硬背,根本无法从本质上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精髓。比如一年级课本里的一首诗——《悯农》,作者李绅。介绍作者的时候,不是老师一个人在那里照着书本讲,好的方法是预先给学生们布置任务,让他们自己或者分小组去查阅作者资料,然后每个人讲讲自己了解到的故事背景,作者形象,如果学生持有不同观点,可以相互提出,最后老师再在学生们不懂或者不对的地方加以阐述和纠正。

部分诗歌内容的学习,在详细的剖析解读之后,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自己准备一个情景剧,将自己所理解到的以表演的形式来展示给大家,这样就把书中死的知识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了,在生活中能理解到农民生活的不易和粮食的珍贵。粮食也是劳动成果的体现,这也能教会学生们要珍惜和尊重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另外,老师也要告诉学生们,成功的果实是需要自己付出劳动和汗水来取得的,要告诫学生们不能不劳而获。良好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同时这对学生们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是潜移默化的,这是一种感觉的熏陶和理解能力的加深,能更好地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让语文的学习更加轻松有趣。

三、灵活运用课本知识,举一反三

學习知识最主要是要会用知识。写作文和日记是小学生们最头疼的事情,因为这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们无法将一件事用文字铺展开来,最后内容不是太干瘪就是主题不明确。因此老师们要着重强调,要求学生熟悉课本,作文素材的积累可以说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好的东西我们就要积极借鉴,要求学生要学会提取课文中可用的素材、词语、句子、手法,然后加以系统的积累和背诵,灵活地套用优秀作文的框架结构,再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和日记中,孰能生巧之后再将旧知识开枝散叶,加入自己新的想法和作文体系的构思。

还要学会知识的整合,比如“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这句谚语就可以用到《悯农的》情景剧中,《悯农》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可以用到关于珍惜粮食,爱护劳动成果的作文或者日记中。所以老师们在课堂上要经常用这种联想的方法让学生们把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通过另一些相关内容的描述,给这两件事做一道互通的桥梁,这样,书本的知识用到了,你自己想描述的事情也描述到了,然后再在其中加入一些成语、谚语、描写手法给文章润色。不同知识的组合必然形成不同的精彩!还要提一点非常重要,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听说读写,听说读写有助于语感、语调的培养。老师们应该硬性要求学生们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阅读简易版的四大名著,订阅小学生语文周报等,文学功底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而成的。因此,从小就严格抓紧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非常重要,语言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的思维,语言的逻辑性代表了思维的逻辑性,如果一个人的口语表达、写作能力、理解能力、交际能力很优秀的话,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人有很强的语文素养。

欲速则不达,语文素养的养成,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细致把握和慢慢累积。对于小学生这种群体,作为老师,更多的应该是耐心,信心和积极引导。让兴趣激活他们的主动性,让我们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让他们的奇思妙想在语文的世界里畅行无阻,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带来的喜悦。

参考文献

[1]谢广田.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M].杭州教育出版社,2001(09).

[2]刘纪元.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

[3]李昌明.浅析小学生语文素质培养[J].华悦周刊,2015(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知识语文素养小学生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论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