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作用及方法

2017-11-25郑红英

南北桥 2017年21期
关键词:诵读教学阅读习惯语文素养

郑红英

【摘 要】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中一种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这一方法有助于学生规范语言培养语感、积累素材、体验品味,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通过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让学生真切地去感受母语,欣赏母语,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诵读教学 阅读习惯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10

古语有云:“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又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诵读的益处。古人学习,多注重诵读,那么,什么才是诵读呢?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面到深层含义,到潜在的情味的全面感知。在反复诵读中,使人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明悟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

一、高度重视切身体会小学阶段加强语文诵读教学的作用

(一)诵读有利于学生使用規范语言

毫不否认,平时生活中交流的口语,多数与我们所要求准确、规范、流利、生动、得体的语言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我们方言区的学生,从小听说的几乎都是方言。方言与规范的现代汉语相比,不但语音相去甚远,在词汇、语序等方面也有巨大的差别。进行诵读教学,既让学生学习了标准的读音,口读心记,矫正了发音,推进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进程与效率,又让学生学习了书面语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以后准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诵读有利于学生积淀语感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这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依靠熟读成诵获得语感非常有效。心理学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的生多次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语言的要素、词语、句式、情味、气势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经典语言的充分感悟会使学生储存语言,积淀表象,诱发语感。诵读的文章多了,语言的运用规则就会在脑海中自动整合成一种语言自觉,从而就会在听说读写中分辨出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与优劣。

(三)诵读有利于学生厚积语言材料

部分小学生在平日的口头表达和写作中,语言大多比较贫乏。尤其是写作文,学生经常是咬破笔杆也写不到规定的字数,更不用提写一篇生动、新颖的作文了。这就需要学生头脑中具有“较丰富的积累”。积累语言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而加强诵读就是提高积累的一个好途径。语文教科书及教辅读物里有许多名篇佳句,脍炙人口,便于诵读。而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典范作品,正是让学生注重从整体上体味不同语境中如何运用语言,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领悟运用规律,丰富自己的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二、潜心探究,践行小学语文行之有效的诵读教学方式

(一)注重文章的选择

倡导学生诵读,必先选择适当的文章,并不是所有文章都需要和可能诵读的。可以找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或是形象生动、扣人心弦的,再或是哲理深刻、发人深思的文章。语文教科书每一单元都有“诵读欣赏”,十篇“文笔精华”分散在六本书中,其余还有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新课标规定有些美文应要求学生诵读并学会欣赏,而必背古诗文应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直至成诵。总之,短小精美,声情并茂,看来会是学生选择诵读材料的主要标准。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的诵读,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这种境界,首先要对诵读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诵读教学,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无疑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的前提与保证。

(三)体会作者的情感

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感通了。”叶老的意思是说诵读就要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才是好的诵读。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局面语言文字的内容、思想。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书面语言中所包含的意义、思想、意境、感情进行认真准确地理解,深入体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慢慢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中去,如此才会使诵读事半功倍。

三、注重实践,教师要加强学生诵读的技巧指导

(一)指导学生读准普通话

学生读书要特别强调运用普通话。笔者所在地区学生大部分只会方言,因此指导他们读准普通话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注意纠正某些学生先天性、生理性、地方性不正确的发音方式,并要求他们吐字清楚,声音响亮。

(二)指导学生处理好重音

平常读书所强调的重音表现在一句话里的关键词语上,重读词语一般可用凸现明朗的态度、观点和形象鲜明的事物。处理好重读音节,能让朗读做到抑扬顿挫。

(三)指导学生正确停顿

在诵读文章时,注意一定的停顿,既可以使语义鲜明,又可以调节呼吸。一句话之内,或是句与句之间,还有段与段之间都需要停顿,只不过注意时间长短。在实践中注意这个问题,对初始诵读的学生比较重要。

(四)指导学生把握住语速和节奏

平时不善读书的学生读起来往往不是太快,就是结结巴巴,不能以正常语速读出来。其朗读水平的低下,究其原因是学生不能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运用不同语调、语速来朗读。要让听者感受到满意,产生韵律感,诵读者就要依据文章的情感基调去确定读书的语调和语速。教师应该训练学生从基本做起,用正常的语速读书。至于节奏,在诵读诗词和文言文时比较重要。注意了节奏,诗文读起来就会清晰流畅,充满韵律感。

提倡诵读,重视诵读,加强诵读,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小视的话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学会享受诵读所绽放的独特魅力。因为诵读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试着将“坚持”二字深埋心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所需的方法,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诵读教学阅读习惯语文素养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