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兴趣的培养

2017-11-25李容

南北桥 2017年21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兴趣培养培养方法

李容

【摘 要】兴趣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来,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新课程改革以后,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主人。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也必须注意学生的兴趣培养,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才能更好。那么,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应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兴趣培养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92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才能激发他们在学习中的动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注重自己教学的完成,而没有去注重班上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会去提醒学生学习有多么的重要,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好好读书。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虚无,他们很大程度上不懂什么叫未来,所以对于教师所讲也不是很理解。并且,如果教师天天讲,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反而会说“你让我学,我偏不学。”这时候教师的一片苦心就白费了。当前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主要是靠内在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趣味性,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好玩,才能让他们在接下来的信息技术学习中更加有动力。

一、兴趣的含义

兴趣指的是个体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倾向,当个体对这个事物感兴趣以后,他们就会有一种积极地内心体验,从而对个体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的课程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探索这一学科,这种兴趣就会推动他们去掌握教师所教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另外一种分法也可以是个体兴趣和情景兴趣。它的范围可大可小,就像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有的学生兴趣非常的广泛,他们喜欢去探索各种事物,各种新奇的东西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有的学生的兴趣却非常小,他们只有一点的兴趣,当他对某种事物产生一定的兴趣以后,对其他的事物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兴趣。不管是兴趣广泛的学生还是兴趣范围小的学生,他们都有自己最浓厚的,最强烈的一个兴趣,并且对这个兴趣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的保持对这个事物的喜爱。一个人只要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兴趣就能够积极的推动这个人的活动,并且还能提高这个人的办事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讲,学生听的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他们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点,而没有从心里去主动地学习这些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新课程改革后,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改变以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要注意去启发学生的学习。比如,我们在讲解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们要去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去把他们的思维引入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来,让他们去思考在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慢慢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就会主动去思考问题,继而影响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没有去主动思考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学习中也没有养成主动地去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学生只会跟着教师的教学来展开自己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其实这样他们没有去主动地探索其他方面的知识点,那么效果也就不好了。所以在当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出来,然后教师再加以一定的辅导。比如,在上课之前,我们就可以准备几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中给学生提出来,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当学生讨论了一定时间后,教师再根据他们讨论的结果,对他们进行指导,找出其中不恰当的讨论结果。如果过了一定时间后学生还是没有讨论出结果,这时候教师就要注意终止学生的讨论,给他们提示,和他们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得以锻炼,让学生勤于动手,培养他们去搜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练习。在当前的教学中,国家要求培养全能型人才。并且,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对于人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为了让学生打好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而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得到多方面的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突破传统文化学科的强调理论知识的局限,而是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实践,多上机操作技能。这样,让学生在上机操作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有趣之处。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电脑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学生非常容易感兴趣。在进行实践课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让他们去探索新的事物,去发现自己未知的东西,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为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以及新颖性,其实有很多学生对其都是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都具有浓重的好奇心,具有征服它的欲望,所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还是非常容易的。只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自己的教学课堂别再那么死板,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勇于开口说话,勇于去和别人讨论自己的想法,从而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不断地去探索其他有效地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好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彪.淺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J].科普童话,2016(04).

[2]孙方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情境设计[J].东北师范大学,2009(04).

[3]马文瑞.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兴趣培养培养方法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