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图书的隐性污染及其防治
2017-11-25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赵冬梅
文/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赵冬梅
馆藏图书的隐性污染及其防治
文/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赵冬梅
文章对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中细菌、霉菌等隐形污染物带给读者和图书的危害作出了论述,对隐形污染物的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图书;隐性污染;消毒;灭菌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承担着教育、科研、传播、流通等职能。环境优美舒适,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但人员流动量大、藏书多、图书、期刊频繁往返于不同读者、不同的环境之间,沾染了很多的微生物,有些是致病菌,加之在书库存放期间由于管理不善使图书滋生了致病菌,图书资料就成了携带病原菌的载体,在令人无法察觉的状态下传播致病菌,危害读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这些细菌和病毒与明显的污损相比,具有隐蔽性,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因此关注并消除图书中隐性污染物,给读者和工作人员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一、图书中隐性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
据有关调查研究资料表明,书库的图书中普遍发现有细菌和霉菌存活的现象,图书中检测出乙肝表面抗原的情况也有报道。这些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都是图书中的隐形污染物。
郭丽华对图书中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图书中比较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假白喉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卡他球菌、四链球菌等。
李能树通过对图书样品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共分出171个菌株,其中细菌43株、放线菌35株、霉菌94株。霉菌(发霉的真菌)有:曲霉属、青霉属、根霉属、接霉属、毛壳菌属、地霉菌属、串珠霉菌属、木霉菌属,还有轮枝孢属、长蠕孢子菌属、刀菌属等。细菌,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还有短杆菌和弧菌。
除此之外,蔡洪涛、肖春玲、黄忠琴等研究者也对图书中细菌、霉菌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过研究,虽有差异,但情况大体相同。
霉菌和细菌,它们对图书的危害是通过分解纸张中的纤维素和图书胶粘剂中的淀粉、蛋白质,来合成自身的细胞物质,并使自己生长繁殖,从而使图书脱胶、霉烂、纸张脆化、支离破碎。
除对图书产生损害外,霉菌本身会产生毒素,并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霉菌孢子,霉菌孢子随尘土飞扬,极易散落到各处。如果大量的霉菌和霉菌孢子被人体吸入后,轻则会导致皮肤瘙痒,咽喉痛和过敏性肺炎,重则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霉菌分泌的毒素可致癌,长时间接触可能会引起许多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和癌症。
而细菌是非常小的微生物,细菌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能存活,细菌会给人体带来诸如胃肠道疾病、肝炎、皮肤病等多种疾病。
二、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是从降低隐性污染物的来源渠道、抑制其生长繁殖条件,阻断其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具体如下:
(一)做好除尘工作。灰尘是微生物滋生、繁殖的场所,灰尘最大的影响是它带着许多菌体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只要能在空气中生存的菌体都可以被灰尘携带,如肉毒杆菌、大肠杆菌等,粉尘过多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诱发呼吸道疾病等。因此要保持图书环境的清洁,定期对图书整架除尘。
(二)对空气进行通风净化和消毒。图书馆作为人员聚集场所、人群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强。有研究表明人的肺中可排出25种有毒物质,呼出的气体中则包含16种以上的挥发性毒物,以及众多的细菌和病毒。这些细菌和病毒夹杂着粉尘可较长时间在室内飘浮并沉积在图书上,进而通过书刊媒介进行新一轮传播。图书馆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自然光线可以使空气得到净化,通风换气是排出室内受污染空气、改善小气候的有效措施。有关报道,在室内空气与外界流通的状况下,在最初30分钟内空气中微生物就可减少77.3%—79.3%。75min减少96.4%—99.5%,140min后几乎查不到细菌。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安装空气净化器,其原理是用风机将空气抽入机器,通过内置滤网过滤空气,起到过滤粉尘、活性炭吸附异味、紫外线杀菌消毒和静电吸附滤网等方法处理方式,全面除去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而现在的高校图书馆使用的大多数是中央空调,因此要保证空调换气量和滤芯、管道的清洁。
(三)控制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高于最高生长温度将起杀菌作用,低于最低生长温度将起抑菌作用。一般霉菌的最适温度为20℃—30℃,细菌的最适温度为20℃—37℃,保护图书的温度控制在14℃—18℃之间为宜。许多霉菌在相对湿度95%—100%条件下生长良好,相对湿度降至80%—85%,霉菌生长缓慢甚至停滞。因此,书库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65%为宜。如果能长期保持这样的温度、湿度,就能长期抑制微生物生理活动以导致死亡。
(四)做好宣教工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图书工作人员和读者对图书资料的污染源有深刻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或者用手帕遮挡,生病时戴口罩;工作人员或读者进出图书馆时要洗手消毒;提醒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阅读时不要吃东西,不要有用唾液翻书的坏习惯;提醒读者图书不要随便乱放,不要和食品和怕污染的物品存放一处等。
(五)图书资料入库前进行消毒处理。郭丽华通过实验发现即使是没利用过的新书也带有少量的细菌,因此图书资料入库前进行消毒处理是减少微生物侵入与滋生的必要措施。
(六)抽查和检查图书的情况。检查图书,除新书外,要检查图书的封面和切边、封面的内侧、书脊的装订线、扉页和书名页,因为图书的这些部位最容易遭受细菌、霉菌损害。抽查图书,要注意抽查书架最下一层及放在靠墙、靠窗户和房间角落里的图书。因为这些地方,当空气湿度增高时,总是首先出现霉菌。霉菌菌落大多带有一定的颜色,常见的有黑色和白色、褐色、黄色、砖色等,这些色素大多不溶于水,在图书中形成各种颜色的霉斑。被微生物损害了的图书,都应当从普通书库里抽出,另外储藏,并给予专门的处理。
三、消毒灭菌措施
据了解,许多图书馆对借阅后的图书没有采取消毒灭菌措施。当然,有许多因素导致没能对图书进行消毒处理。如一些受欢迎的书籍刚刚归还,立即又被借出;不是所有的书都有细菌;图书馆资金紧缺等等。虽然如此,为保障工作人员和读者的身体健康。图书馆还应分析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克服困难并对图书实施相应的消毒措施。现消毒杀灭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可选择臭氧、紫外线、环氧乙烷、化学熏蒸等消毒方法。随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设备的自控能力的提高,现在已经推出了各种型号的电子消毒仪器。如:
(一)环氧乙烷灭菌器。使用时,在消毒器内放入需要消毒的图书,根据需求调好自动控制程序,按动电钮,经抽真空(压力降至400mmHg),加温(40—50oC)、给药(用药量为1.2Kg/m3),恢复到压力760mmHg等一系列步骤,消毒(时间为2.5h)。然后在经过自动抽出环氧乙烷气体,进行环氧乙烷的冷却回收。
(二)自助紫外杀菌机。它是利用253.7nm短波,破坏细菌生命根源。内置多组强短波紫外线灯和杀菌室,它是利用气旋来进行逐页翻书,能对书的封面和内部达到同时杀菌的功能。紫外线杀菌机采用环保铝材质,达到光的二次反射,增强杀菌效果。机体内还装有高效能集尘过滤器,吸附飞尘,能够拦截看不见的微小分子,还可以去异味,可见杀菌作业进度,整个过程只需半分钟时间,操作简单方便,噪音小,开关噪音不高于50分贝。
(三)臭氧熏蒸消毒机。臭氧消毒灭菌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环保性、性能稳定等优点,但由于普通堆放式臭氧消毒,只能消灭图书资料表面的细菌,增加中药熏蒸可以提高渗透和消毒的作用。例如,某图书消毒柜,它将臭氧与中药蒸熏技术结合在一起。采用微电脑自动控制技术,一键式启动,自动消毒,使用简单。臭氧组件采用集成模块臭氧发生器,臭氧产量1000mg/h,使用寿命超过8000h。有自动消毒模式和定时消毒模式。自动消毒机器会根据当前空气湿度温度,自动显示消毒时间,消毒倒计时完成后,进入臭氧还原状和熏蒸消毒状态。定时消毒是可以自己选择消毒时间,20—30—40—50—60min。处在任何消毒状态时,均可用开关来停止机器工作。熏蒸盘位于机器底部,原理是利用PTC发热盘将纯天然植物防霉驱虫剂的药性通过熏蒸,使其挥发出来达到杀虫灭菌的效果,发热盘的最高温度不大于45度。另一型档案电子消毒柜,同样采用了臭氧与中药相结合的消毒方式,但增加了引风工艺。将高浓度的臭氧充填到自动张开的图书纸张中,从外部到内部的对图书进行消毒。在杀灭害虫和有害微生物的同时,还有除湿除尘的作用。同时,还具备尾气排放系统。每次消毒后,消毒气体和被消灭的微生物残害排入室外,对室内环境无污染,对操作者身体健康无损害,各种操作均由电脑定时控制,消毒前后对比分析害虫的杀灭率是100%,有害微生物的杀灭率是99.9%。除此之外,还有的公司设计生产的臭氧消毒柜,容量大,内置可移动式推挡车,不用二次搬运图书,使用快捷方便。
四、结语
总之,关注并消除图书的隐形污染,把预防措施和消毒灭菌措施相结合,取长补短,可收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建议高校图书馆在强化图书管理,开展多种服务的同时,把卫生制度、消毒制度作为图书馆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为读者创造安全健康的读书环境,不仅是一项文明管理的政策措施,同时也提高服务质量,是“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精神的又一具体体现。
[1]郭丽华,冯小英.对图书上细菌分布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6,26(1):216-217.
[2]李能树,方月珍等.馆藏图书中微生物的研究[J].微生物通,2000,27(1):39-41.
[3]蔡洪涛.藏书中微生物种类的初步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1):53-55.
[4]肖春玲,龙婉婉等.图书馆藏书中的微生物的研究[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3,24(5):23-25.
[5]黄忠琴,陈学琴等.书刊细菌污染与控制污染措施[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4(1):60-61.
[6]周与良,邢来君.真菌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