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形势下中青年医务人员道德前景的思考

2017-11-25江苏省如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玲玲

办公室业务 2017年22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道德道德

文/江苏省如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玲玲

对新形势下中青年医务人员道德前景的思考

文/江苏省如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玲玲

当前,大部分中青年医务人员有着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但也有少部分人的道德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对当前医务人员的道德现状进行了大致归纳,简要进行了分析,并从理念信仰、制度体系、行为科学、医院文化、团队建设等方面对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医务人员;道德;思考

医院是知识分子高度密集的地方,中青年医务人员是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文化层次高,参与意识、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强。虽然我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有许多可贵而且是永恒的规范,但缺乏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全新的道德要素。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部分中青年医务人员道德失范的现状分析

(一)“自大型”。不可否认,不少中青年医务人员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医院的技术骨干,为医院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有些人一旦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后就恃才自傲,认为自己取得的成就全系个人努力之所得,忽视了医院、组织对个人的培养。

(二)“趋利型”。一些中青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趋向物质化,呈现自我倾斜性膨胀,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冲突。实用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凸现,对政治学习、思想教育等不感兴趣,参加集体活动首先考虑“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回扣、红包、大处方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安逸型”。有些医务人员主人翁意识不强,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些医务人员集体观念淡薄,团队协作精神缺乏,缺乏对人应有的热情和对社会、对单位的责任感。

(四)“愤懑型”。有些中青年医务人员不能正确认识新形势下人事、经济关系的调整,对医院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理解、不支持;一些人对分配不公、论资排辈等现象缺乏心理准备,对自我能力又评价过高,自我价值实现需要与现实之间发生错位,从而导致对单位不满,对未来丧失信心,更有甚者将内心的不满情绪转嫁到患者身上。

二、部分中青年医务人员道德失范的原由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使金钱观念、享乐观念、个人利益观念等植入人们的思维体系。

(二)个体生存的压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尽管医务人员属于社会的中间阶层,但和所有普通百姓一样,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依然是困扰和牵制他们精力的主要问题。以至于部分人急功近利,把收入的高低作为自身价值实现的唯一取向,放松了自己的道德修为和职业素养。

(三)医院发展的压力。在福利性与市场化之间,政府调控不到位,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背离价值规律。而为了医院的生存、发展,有极少数院领导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化,从而使医院的整体道德水准下降。

(四)腐败现象的冲击。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惩治腐败力度的加大,党内的蛀虫纷纷落网,这对塑造党的形象,净化社会空气,进一步取信于民确有好处。

三、新形势下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一)从理念信仰的重建入手,唤醒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医务人员对一些非道德形态的熟视无睹,这背后的“集体无意识”日积月累将会造成诸多问题的积重难返。因此,重建中青年医务人员的价值和信仰体系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着重政治理论的常规教育。二是要着重价值观念的转变教育。三是要着重职业道德的传承教育。

(二)从制度体系的创新入手,完善道德重建的基本规则。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可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从医院文化的培育入手,重塑医务人员的道德形象。个体在群体中,由于受其它成员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方法将产生共同的趋向,从而构成从众倾向、动力倾向、标准倾向等行为特征。正是因为群体成员的心理特征,使得我们在中青年医务人员的道德重建时可以从医院文化入手,运用医院精神,凝聚和约束他们的内心信念和思想行为。

(四)从行为科学的运用入手,催生医务人员的道德自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行为动机的两种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让人满意和防止人不满意是两回事,提供保健因素,只能防止发牢骚,消除不满,却不一定能激励员工;要想激励员工,就必须强调成就感、认同感、工作本身的价值、责任感以及个人的成长。

(五)从团队建设的培训入手,激发医务人员的群体意识。“人心齐、泰山移”。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一种凝聚力,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医学分工日趋细化,团队协作对于更好地完成医疗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但人情的淡化及对个人技术的有意封锁会影响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要通过引入团队建设理念,开展团队建设培训以及拓展训练等方式培养中青年医务人员的群体意识,沟通彼此的思想,引导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通过团队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个体行为。进而逐渐强化临床科室之间、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中年技术骨干与青年医务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将中青年医务人员这个群体打造成充满凝聚力、充满活力、充满战斗力的创新型、创造型、创优型的团队。

[1]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3).

[2]刘海凤.提高青年医生的医德医技势在必行.昆重科技,1996(02):28-29.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道德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