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辅导员”+“传统辅导员”+“班导师”下的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问题研究

2017-11-25殷林林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化队伍

殷林林

“社区辅导员”+“传统辅导员”+“班导师”下的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问题研究

殷林林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教学性质、教学对象等本质上的差别,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上有很多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进行辅导员团队建设工作时,也应该切实考虑自身特点,顺应社会和市场对于人才发展的需要,依据现有模式,建设合理高效的“社区辅导员”+“传统辅导员”+“班导师”模式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队伍。

“社区辅导员” “传统辅导员” “班导师”民办高职 辅导员队伍建设 问题研究

一、前言

要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首先要做好辅导员在职人员的专业化培养工作。对此要在三个方面重点进行辅导员专职人员的工作培训过程:第一方面,在辅导就职人员正式就职之前,对其进行系统性、专业化的训练,使其对即将面对的工作环境、工作职责、具体工作内容产生了解;第二点,根据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特点和学生群体的特点,对辅导员在职人员进行就职理念的教育,使其在进行辅导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工作特点;第三点,在辅导员在职人员的就职过程中,对其进行定期或定额的职业工作能力实践培训,以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水平。本文将针对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这一问题进行展开讨论,重点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定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方向、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

(一)角色定位

根据社会角色理论的相关论述,对于高职院校辅导的定义应该倾向于一种专门的职业类型。首先,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高职院校师资管理队伍,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职院校辅导员这一身份本身是具有双面角色化意味的。其次,从具体的工作性质上来看,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校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以及校园生活管理者。最后,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在校教学学习活动、实际培训课程、社会实践活动中,辅导员都起着调解组织、指导辅助的重要作用。

(二)职能定位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能定位是由其角色定位直接决定的,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中,辅导员扮演思想政治辅导教育以及生活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因此可以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具体工作职能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职能。高职院校辅导员担任的教育职能主要分三点,分别是人生发展理念的教育、职业技术专业理念教育和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教育,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辅导员,要积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扎实的职业技能,为走向社会和人才市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方向

(一)职业知识专业化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工作的相关专业理论素养,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对于辅导员在职人员的硬性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专业理论基础的途径是多样化、多渠道的。在系统的培训过程中,首先要制定专业性的评价考核标准,根据不同的人员安排,确立具体的专业研究方向。在培训课程结束后,要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和研究组织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考察与等级确立。通过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培养流程,可以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职人员的职业认识和职业知识水平。

(二)职业素养专业化

职业素养是针对相关职业领域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就职心理而言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建立起高水平、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就要注重辅导员在职人员的职业素养水平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服务,本着服务与奉献的态度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辅导员在职人员展现职业素养的最高境界。一般来说,职业素养主要指职业态度以及对于职业的自我认知观念,当就职人员真正地从内心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并尊重和遵守相关职业规范时,就能更好地展开具体的职业工作内容。因此,从个体入手,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素养意识,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团队建设中职业素养专业化工作的切入点。

(三)工作能力专业化

专业化的工作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点是专业知识资质,第二点是职业能力资格认证。高职院校辅导员团队建设,要想实现工作能力的专业化,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我国现有的在职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多不具备过硬的专业背景或者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一般上岗方式都为就职之前的短期培训等。这就造成了当前岗上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缺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当下做起 ,对辅导员在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与工作能力统计,在就职期间对辅导员进行分批培训,实施强化提升工作能力等课程,对其知识储备和工作理念进行更新。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开展辅导员就职专业教育和相关培训课程

1、职前教育

目前来看,我国对于辅导员的职前教育仍然比较缺失,无论是针对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没有具体面向辅导员开设专制培训课程体系。对此可以尝试在高校开设专门的高等院校辅导员专业,具体教学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相关学科、管理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党组织及团组织活动管理等等一系列课程。按照将来辅导员就职人员的就业去向,在教学期间就进行初步的去向分支,包括普通高等院校方向、高等职业院校方向、中等职业院校方向等等。完善科学的职前教育,有利于辅导员从业人员在进入岗位之前就对自己的就业环境和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充分和全面的认识,使其更加有明确性地对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提升和自我培养。

2、在职教育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的在职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多不具备过硬的专业背景或者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一般上岗方式都为就职之前的短期培训等。这就造成了当前岗上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缺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当下做起,对辅导员在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与工作能力统计,在就职期间对辅导员进行分批培训,实施强化提升工作能力等课程,对其知识储备和工作理念进行更新。相关培训工作完成之后对接受培训的在职辅导员进行工作情况的跟进调查与记录,考察与反思培训工作的效果,不断进行自我修正,用更加高效更加完善的方式去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二)建设条块结合的管理机制

对于辅导员这类学生工作者的管理模式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将具体人员进行分工,为学生提供模块性质的分组服务,这种模式称为纵向条状结构;另一种是块状结构,主要是针对学生群体进行分块,一个或一组辅导员同时对一定数量的学生集体进行管理工作。在我国高职院校当中,普遍实行的是第二种管理模式。这种单一的块状管理模式往往会造成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难以理清细节、学生的一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等现象。因此,可以考虑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管理模式,建立其条块结合的管理机制,使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和顺利地进行。

(三)建立和实行“社区辅导员”+“传统辅导员”+“班导师”的辅导员工作团队

“社区辅导员”+“传统辅导员”+“班导师”的辅导员团队组成模式,可以很好的践行条块结合的结构要求,实现辅导员工作的合理分工与高效同步进行。传统辅导员属于专职辅导员,其专业知识的水平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思想政治知识的灌输;社区辅导员和班导师的工作性质更为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校园活动,能够更好地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生活遇到的具体问题。这种模式的辅导员工作团队一旦运作起来,相比于传统“一对多”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可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使辅导员的工作更加集中化、专一化,同时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五、结语

在高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辅导员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工作水平的一项重点内容。如今许多高职院校都开始越来越重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问题,光有重视是不够的,关键是要采取行动、落实措施,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加积极向上、适应社会人才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1]彭余.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2]方瑜.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3]冯湘.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专业化队伍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法》解读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大雁的飞行队伍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还剩多少人?
现代化医院统计工作的要求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