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蓝根种植现状及其利用情况研究

2017-11-25薛琦琦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蓝靛板蓝根扎染

郑 旭 王 静 薛琦琦

板蓝根种植现状及其利用情况研究

郑 旭 王 静 薛琦琦

本文通过笔者对所得信息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详细地阐述出当前关于板蓝根的种植、染料、扎染工艺等情况,并就此论述一些自己的相关观点。

板蓝根 种植 染料 扎染

一、板蓝根简介

板蓝根又称靛青根、蓝靛根,属多年生草本,高二至三尺,其杆呈翠绿色,叶茎常成对分枝状,叶呈褐色柔毛,边缘呈粗齿状,性味寒,有特殊草腥气。开粉色小花,好的可长到半人高。常年生长于气候较为湿润、土地较为潮湿的南方地区。大多栽在芋头地及菁沟边。主要产于福建、云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西等地。

二、板蓝根种植过程

板蓝根一般在阴历三月中旬开始种植,栽种于较为阴冷潮湿的好田中。栽的行距为三尺,挖好土后,用锄头掏成窝,把蓝靛草的种子即蓝靛杆五、六根放进去,大半截插入土内,小半截露在土外。最后用土埋进紧。五月中旬进行第一次锄薅,并施肥。六月、七月依照五月中旬养殖方法各重复一次。六、七月间,蓝靛叶逐渐成熟,呈绿色,把蓝靛叶碾碎后,发现其原本的黄色液汁变为青色时可立即收割。收割后不久蓝靛草就会重新长出新的叶子,大概三个月左右,即九、十月间又可以进行第二次收割。收割结束后,将蓝靛草的嫩枝和叶子泡在水中,可以制成用于染料的蓝靛汁。

三、板蓝根的药用价值

板蓝根作为药用时,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丹毒、口疮、喉痹、小儿惊厥等症状。

四、染料——蓝靛溶液具体制作过程

具体制作蓝靛汁的过程如下:首先,要把采来的蓝靛根放入木制大缸里面浸泡,把木头压在上面防止水满而溢。大缸里面可以放至八至十二挑蓝靛根。浸泡五至六天后,直到蓝靛根的叶子腐烂产生深蓝色的水汁且伴有腐烂的腥味时,然后再把蓝靛根的叶渣打捞干净,用木棒反复用力搅动约一小时,待水面浮起大量绿色泡沫时停止搅动,并用野芋叶或芭蕉叶遮盖,防止下雨被雨水冲坏。两天后,用石灰(最好用当年新烧制出来的石灰,这样会制成好的蓝靛溶液,从而染出质量极好的布)按照1比200的比例泡入缸中,与蓝靛根水均匀搅拌,大概两小时后,蓝靛根自然沉底,再加大量水于缸中,再把缸中的蓝靛根通过水槽排水,经过自然沉淀后,蓝靛根又从小缸中排水,剩下的就是纯度极高的蓝靛溶液。最后用箩筐过滤蓝靛根中的废水,下层的蓝靛根叶凝固成稀粥状,等待其自然风干。挑回家把它倒在土池里,存放时间可达半年甚至一年。

五、扎染工艺简介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渐渐产生““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意识,开始流行无毒环保染料,而蓝靛由于其独特的保健功效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把蓝靛溶液用于白族的扎染布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山上生长的板蓝根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道工序是扎花、染色。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是其技术关键,扎染的主要工具有染缸、染棒、晒架等。

(一)扎花

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二)染色

先放大量水于木制大染缸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蓝靛染料,用染棒调匀染料,再加入适当的辅料。待制成染料后,把扎成一团团的自家手工织的较粗的白棉土布即疙瘩布放入染缸内浸染,染过一遍后,先把多余的水分过滤掉,然后放到晒架上过自然晾晒,之后再进行第二次的浸染。浸染次数根据布料需要的颜色深浅度来判断。需要的布料颜色越深,则浸染次数越多。一般来说,需反复浸染5——7次。

晾干后将缬结拆掉,挑开“疙瘩”,将布熨平整,被绳子裹扎的部分面料末受色,呈现出空心状的白布色,便是“花”,其余部分形成了与染料一致的颜色——深蓝色,即是“地”,便出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来,至此,一块漂亮的扎染布就完成了。最后制成的成品扎染布颜色蓝里带青、色泽自然、清新素雅且不易褪色,此外对皮肤还有消炎、保健作用,极具生活气息。

扎染布是大理白族特有的工艺产品,在大理城乡随处可见。扎染布可用来缝制衣帽、围巾、手帕等,也可用于制作床单、枕巾、窗帘、门帘等日常生活用品,深受白族、彝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人们的喜爱。扎染布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成为大理最特殊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志。作为云南省著名观光景点游览区,大理白族充分利用旅游这一商业价值,从而带动扎染布的市场。凡是来大理旅游的人,十分热衷于购买一些扎染服饰、背包等,或是自用,或是作为礼物用于馈赠亲友,既便于携带有使用价值,又有纪念、珍藏等意义,是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

六、结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板蓝根不仅实现了其市场经济价值,它又是一种文明和文化载体,由其发展的扎染工艺呈现出其独特的文化意义,源源不断地推动着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形成我国少数民族独有的特色。

[1]张燕.板蓝根种植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0,8(4):106.

[2]王丽珠.大理民间扎染布[J].中国民族博览,1995(5).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旭(1992-),汉族,女,辽宁盘锦人,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农业科学技术史;王静(1994-),女,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通讯作者:薛琦琦(1993-),女,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

猜你喜欢

蓝靛板蓝根扎染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蓝靛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板蓝根机械收获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扎染对对画
神奇的扎染
板蓝根哪能当饮料喝
山菊花
蓝靛金箔,历久弥珍(中国画)
蓝靛种植增收调研报告
板蓝根不是“万能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