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同根性与当代异彩性
2017-11-25杨静
杨 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同根性与当代异彩性
杨 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具有本民族的历史同根性,又体现出新时代的多元一体特色,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利用现存的一切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宝库,并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引导,在分析、扬弃、重释和重建中实现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在增添新内容中取得新形态,获得新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根性 异彩性 精神自觉 文化自信
价值观是民族自立和自强的精神支柱和内在灵魂,是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文化命脉。[1]
追寻中华民族精神自觉具有深刻的辩证意蕴,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过时、守旧,指的是对历史文化命脉的传承和对中华民族心灵根基的固守,这个“根”并不是旧制度的根,而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怀之根。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能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直接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而要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生态传统文化渊源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新形势下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体系,首先要梳理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许多人往往存在一种大一统的思维习惯,以华夏文化一言而概之。其实,中国幅员辽阔,地理复杂,由此形成的传统文化难以一概而论。纵观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变迁,儒家文化始终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而以礼记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学成为整个社会延续至今的伦理价值观。
在诸子百家中,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与之相关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被后世称为六经,他们不仅仅是儒家的根本经典,也是诸子百家的根本经典。正如熊十力所说:“夫儒学之为正统也,不自汉定一尊而始然。儒学以孔子为宗师,孔子哲学之根本大典,首推《易传》。而《易》则远绍羲皇。《诗》《书》执礼,皆所雅言,《论语》识之。《春秋》因鲁史而立义,孟子称之。《中庸》云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言孔子集尧、舜以来之大成。此皆实录。儒学渊源,本远自历代圣明,而儒学完成,则又确始于孔子。但孔子既远承圣帝明王之精神遗产,则亦可于儒学而甄明中华民族之特性。何以故?以儒学思想为中夏累世圣明无间传来,非偶然发生故。由此可见儒学在中国思想界,元居正统地位,不自汉始。[2]”另一方面,自宋以来,儒始终以“内圣外王”之道来阐述对人生、社会和天道的理解。因此原始儒家的精神是进入中国人潜意识的“人伦日用”和精神信仰。它强调“修身以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第一章》)“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中庸·第二十章》)儒家主张仁爱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之境。
西汉时期,汉武帝提出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逐步僵化成以宣扬政治思想而忽略人独立精神的经学。然而,作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儒学只是儒学的一个表层,而作为“人伦日用”和作为道德信仰的儒学才是儒学的精髓。因此,我们所要继承的是脱去为封建制度服务以及脱离封建社会国家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精髓,要继承原生态的“孔孟”这一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核。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把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思想内化于人们的思行之中,在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为指导的同时加强传统文化的修养,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中国的价值系统发生了全面的变革,如果要寻找一个中华民族价值观巨变的界点,五四运动可以看成新旧文化交替式价值观的生长点,五四运动冲破了封建社会封闭守旧的文化牢笼,让先进的西方文化,开辟了一块新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孕育土壤,在这个土壤上马克思主义得到滋养,社会主义生根发芽。
有观点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运动,认为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点,这是一种误解。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都是出身于中国的旧传统,对中国的旧学问也都有相当的造诣,因此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也并没有完全与传统文化绝缘。如李大钊对传统文化的僵化提出了批评,指出“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3]在批判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华文化的新方向,即“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即在东洋文明,宜竭力打破其静的世界观,以容纳西洋之动的世界观;在西洋文明,宜斟酌抑止其物质的生活,以容纳东洋之精神的生活而已。[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陈独秀对待传统文化时坚决反对的是三纲对现代公民权利的侵害和为专制统治服务的思想文化。对儒学和儒家,他虽然说过一些过激的话,但也一再申明 “记者之非孔,非谓其温良恭俭让信义廉耻诸德及忠恕之道不足取。”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体系就必须思考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问题,两者的契合点也是社会主义新价值体系的生长点。两者虽非同质却共通互容,都充满了对于未来美好愿景的理想追求。儒学的理想是大同世界、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理想的因素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体现了对公平、正义、平等、和谐的追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倡导“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主义还憧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状态。墨子所讲的“兼相爱,交相利”,与社会主义因素也高度契合。
中共十八大报告集中近年来的新成果,用24个字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传统价值资源来看,儒家经典《大学》第一章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这段话可见,儒家主张以家庭作为我们精神之旅的出发点,凡是现实的人都时刻处于实践中的人际交往中,不能孤立的修身养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目标和个人品德三个方面来概括的,与儒家修身的推而广之有着伦理继承上的“一贯之道”。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异彩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顺应新时代背景而提出的崭新的价值理论体系,具有明显的时代精神。它是在宪法精神守护下对社会整体文明和整体进步的高度凝练,是多维度主体和多层次价值的融合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整体文明和整体进步的高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整体文明和社会整体进步的价值诉求。富强是经济领域的价值目标和诉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上。民主是政治建设的和谐价值诉求,主要体现在政治文明上。“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追求,体现出对于精神文明的价值追求。和谐是涵盖人、自然与社会为一体的社会建设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独立成篇地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是内含追求当代中国整体文明进步的凝练。[5]生态文明是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良性、全面可持续繁荣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和谐其本质与内涵是一致的,是涵盖了生态观的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宪法精神守护下的价值观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其中“法治”是生命线。中国很早就有了“法”的意识,《管子》中提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各朝各代制定的法律制度可谓汗牛充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成文法《法经》,三国两晋时期的《曹魏律》与《晋律》,唐代的《唐律疏议》,宋代的《宋刑统》,明代的《大明律》,清代的《大清律》。随着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确立,以“人治”为本质的“礼治”、“德治”逐步成为国家治理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还强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即公民价值主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从单方教化转为内在识见的过程。以国家为主体的主导价值观要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以维护人民的共同价值利益为重任,承认和尊重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的利益差异性。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标准,不断的调和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的张力,使得人民群众的自主意识转化为共同实践的信念,通过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实现而不断实现全民族的整体利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下反映人民精神追求价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落脚点的多层次文化价值观的融合统一。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兼容并包的汲取了人类一切先进文化成果,以传统文化之精华成就现代化之根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融合与创新,是共容而非同质的多元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自觉。中国民族的精神文化承自源远流长的精神血脉,这便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一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是全体中国人民在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引领下大踏步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种文化自信。
[1]罗国杰,夏伟东.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J].红旗文稿,2014(07):4~8.
[2]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三卷读经示要卷二[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747~748.
[3]张江芬.文化对话与视域融合: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传统文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03):82~86.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新民主主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新华社评论员.让宪法精神在我们心中不断成长[N].新华每日电讯,2014-12-04(001).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57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