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时光之水走来的古城垣

2017-11-25蒋红梅

夜郎文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福泉古城墙城墙

◎ 蒋红梅

众所周知,中国的版图就像一只昂首挺胸、形神兼具的大公鸡,屹立于世界东方。

无独有偶,当我踏入福泉俯视这座平越卫城时,古城恰似一幅“金鸡版图”微缩版。

中国人关于鸡的记载比比皆是,从《诗经》中的“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到“诗成一夜月中题,便卧松风到晓鸡”;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到“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当然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最是耳熟能详。对于鸡,古人相当推崇,称赞鸡是有德之士:“头戴冠者,文也;足付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争,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

登上这座石头砌成的古城,斜倚着石栏,凭栏眺望,古城依水筑成,近山那面,城墙如一条逶迤远去的青练,与那忽隐忽现的雾气缠绕;邻水这方,风烟俱净,寒树交错。此时此刻,放眼四顾,听不到刀枪剑戈的厮杀,看不见锋镝箭簇的飞舞,看不见往昔的战旗猎猎,只见白云舒卷,四周炊烟袅袅,牧童吹箫,老者垂钓,一派祥和。

脚踏在羊脂玉般的石头上,柔顺的风穿过城墙吻在脸上,轻抚数百年文化修练成的纹理,我仿佛摸到了明时的风痕、清时的雨渍。敲一敲那城墙,听一听那回音,感受文化传承强劲的脉搏,掬一捧清水,感受她那迷人的风韵……

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江水渔火诗意盎然。这里的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着历史遗迹,仿佛诉说着千年古城的沧桑。

转到城墙的另一边,城墙内水流平缓,清澈见底,低头就能看到小鱼和鹅卵石。五座构思奇特、风格迥异的桥横跨其中。每到夜晚,桥拱和水面倒影相映成一轮满月,波光粼粼,像随手洒下的一把碎银。

在我眼中,福泉是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它宁静、平和、沉穆、浑朴,气度俨然古之君子。据悉,福泉古称平越。明朝洪武十五年在这钟灵毓秀之地设平越卫。平越战略地位不容小觑,控扼湘广通往黔云的大驿道,坐落在群峰叠翠之间,初建为土城,后改筑石城。成化年间,平越卫指挥张能认为无水不利于防守,便在城西增设小西门,将城墙延伸至河边,筑堰引水入城。万历三十一年,总兵和知府在其外增筑一段城墙,将河段包入城中,形成内城、水城、外城的格局。这种别具一格的城垣结构,是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被誉为“贵州的八达岭”。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福泉古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这座古城,一定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演绎了若干或是送别、或是团聚的故事。那些出门做活路的阿哥,应该为了倚在这城墙石栏边上盼郎归来的阿妹捎回一副银镯子、一盒胭脂粉儿、一尺青布。

应该说福泉古城墙是幸运的,一般来说再坚固的工事或再宏伟的建筑,一旦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除了极个别侥幸留存下来,大多数都受到人为破坏或因缺乏有效的修缮和管理而消失无影。但值得庆幸的是,福泉古城墙得以保留下来,得益于地方政府的重视,得益于当地老百姓的爱护,它不但被完好的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得到了更好的修缮和加固。

古城墙附近,白天满目是精巧的飞檐雕壁、高耸的城墙市楼、鲜亮的各式金匾,那些古城中的居民,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也不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精明,平静地过着淡然的日子,热情地做着小本生意……这一切宛若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

夜晚,这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河两岸所有楼房上,一盏盏红灯笼点亮起来,整座城市变成一个灯火琉璃的奇妙世界!泛舟江上,清碧的流水闪烁着波光,感悟“恍然江南梦里见”的陶醉。桥在灯光的映衬之下,像数道彩虹横跨在河面上,随时变幻着色彩。

苍穹之下,时光之水静静流淌,古城墙倩影如昨,如梦如幻。多少沧桑岁月,秦砖汉瓦,风流人物,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且兰古国,牂牁故地,如今都如过眼烟云,无影无踪。唯有这段古城墙依然英姿勃发迎风而立。

月儿缺了又圆,圆了又缺,唯江水静静的流着。

城墙依旧,风铃依旧,可是,人儿呢?

猜你喜欢

福泉古城墙城墙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古城墙的凝望
具有完整交互、生态系统的智能宠物系统设计
城墙边做游戏
福泉市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我的研学之旅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平遥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