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青春电影中女学生的独立意识

2017-11-25吕轶卓

唐山文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林一群体青春

吕轶卓

国产青春电影中女学生的独立意识

吕轶卓

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掀起了一股青春热潮,一直洋溢着青春无悔的旋律,并通过对青春往事一去不返的追溯与思考,迎合了大众共同的对岁月重拾的怀念之味。在这些青春电影中,女学生的形象塑造和爱情主线的贯穿几乎是不可或缺的青春电影元素,通过这两个元素的指引,我们可以对近年国产青春电影中的女学生形象进行归类,并探析电影中的女学生形象的不彻底的女性独立意识及其所带来的现实思考。

从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在国内各大影院上线开始,青春电影突然打开了通向大众、通向市场的便捷之径,并在港台及内地迅速蔓延,刮起青春之风。国产青春电影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发展,《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等电影很快占据国内电影市场的一席之地。在这些以青春回忆为题材的电影中,活跃于校园之中的女学生形象被观众熟知,并通过爱情主线的牵引为观众留下一个回忆的延展空间,以呼应其自我情感的徘徊与释放。虽然在故事内容与表现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它们内在的叙事策略与价值观表达却表现出了很大的相通性,如对现代都市生活空间的建构、对消费物欲的大肆渲染、对受伤心灵的情感抚慰以及女性话题的重点展示等。在这些电影中,女性,尤其是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女学生形象逐渐被编剧、导演重视,这些女主人公的角色定位就是校园中的女学生,她们大多都具有较强的自我忧患意识和女性独立意识,但又由于不同时代的因素影响,表现出一种不彻底的、欲脱而难离的女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立与内囿。

第一,从大背景角度来看,历史的不断变化导致了每个阶段的“青春”拥有不同经历。在今天,女学生这一群体因大众的审视更引人注目,她们是新世纪新女学生群体形象的代表,有一定的反叛意识,表现在对家庭约束的执拗反抗和对恋爱的执着;她们会明确表明对爱的需求、对性的不露骨的渴望。但她们似乎还依赖于男性,总将事业目标与恋人有目的的捏合。她们真正做到了几十年前力图走出父权制文化统治的枷锁,却终于还是倒在那沉重的锁链之下的前辈子君所渴望做到的。即便如此,我们看到如郑微、阮莞这些女学生们具备理性的自我认知,地位也逐渐被社会认可,却依旧难离自我束缚,人格上也并未完全独立。总的来说,青春电影中塑造的女学生呈现出一种不彻底的女性意识,她们尝试去突围枷锁的束缚,但始终没有完全摆脱,这与时代的约束不无关联。

第二,这一群体希望突破围城般的情状,渴望通过自我独立摆脱若有若无的依附状态。爱情是青春电影中不可忽视的主题,女学生们在青春懵懂阶段对爱情也满怀希望,《匆匆那年》里的方茴对陈寻死心踏地的爱情追逐;《万物生长》中白露对秋水那股炙热的爱情之流;《同桌的你》里周小栀与林一交织的爱与遗憾等。她们在爱情路上会遇到纠葛与挫折,或多或少迷失于爱情之中,这一方面体现出她们本身共有的矛盾——既包含现代人的先进思想,也存留着中国传统女性思维;一方面她们希望以自我奋斗实现突破,却又不得趋向同流。她们努力尝试突破“围城”的状态,试图寻求一种解脱。方茴最终决定远走他乡学习深造;白露选择与清华男携手展开新一段恋情;周小栀与远在美国的林一告别重新开始一段新生活……结局中不难发现,她们是羸弱的一方,会选择一条并不自主的道路被动前行。我们不禁考虑到“娜拉出走”后近百年的今天,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与意义的当代女学生群体,依旧没有完全走出尴尬的境地,她们尝试去自我独立,似乎还差那么些火候。

第三,这些女学生希望克服自身弱点,用一种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不足之处,但结果并不理想。近年青春电影的总体风格大体是通过对青春的追忆以重拾岁月留下的痕迹,表现出活泼中散发哀婉的格调。周小栀在最后与林一的告白澄清了当年未能赴美的缘由,两人好言而散却给林一留下难言的苦闷,周小栀或许也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挽回曾经对林一的伤害,但似乎是一种徒劳;方茴远赴国外杳无音信,看似为释怀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并审视自我以缅怀青春岁月,又或许是一种不愿面对的逃避;言蹊执着的梦想追求间接导致三名挚友车祸而亡,即便是重新站起来去面对窘境,但心灵上的创伤还是很难痊愈。青春电影有时刻意营造的忧郁、悲伤气氛间接让她们在逆境中更具备励志的成长经历,并通过这一群体表现出的令人怜悯的状态博得观众眼球,用青春的痛以达到某种悲剧的美感。她们努力尝试表现自己的痛处并审视自我的不足,但作为“弱势群体”却抹不去阵痛与创伤。这一方面是市场所需而刻意追求的青春伤痛之路,一方面也暗揭了这一群体在自我突围方面困难重重和无力反抗。可以说,这种突围尝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女学生们的自我诉求与价值指向,她们希望通过努力得到多方面认可。

近年青春电影的层出为我们提供多个角度讨论市场主潮下的中国电影、研究青春题材电影的热潮、探析怀旧情节的缘由。女学生这一群体,自身渴望独立,但还无法完成自我价值的完全实现和个人理想,也正是这样她们通过反叛、反抗的方式,表达普遍的无奈与不满。她们内心渴望青春无悔、渴望爱情、渴望性格重塑、渴望事业有成、渴望自我独立的目标没有改变,她们同样是女学生这一群体在当下语境中的有力的代言人。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110136

猜你喜欢

林一群体青春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云的轮回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被点赞毁掉的青春
那边有只鸟(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