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品牌建设视角下《宿州民间文学》英译研究

2017-11-25

唐山文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宿州宿州市民间文学

吴 烨

文化品牌建设视角下《宿州民间文学》英译研究

吴 烨

针对《宿州民间文学》的特点,从文化品牌建设的视角,提出《宿州民间文学》英译的方法,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源文本,提高宿州传统文化对外宣传的翻译实效,从而突破民间文学英译的认识瓶颈,引起国内学者和相关专家对民间文学英译研究的重视,以达到宣传宿州市地域文化并有助于宿州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目的,继而弘扬和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宿州是一座民风敦厚的文化大市,长期以来,宿州的宣传文化工作者不遗余力地整理、出版了宿州系列文化丛书,打造书画、奇石、戏曲、马戏、民俗等众多地域文化名片,为塑造宿州形象、创建文化强市,做出了积极贡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都对“文化强国”提出了明确要求,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宿州市政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当时市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成立了“宿州民间文学编委会”,组织委员会成员共同收集整理、编写撰稿了“宿州文化”系列丛书,包括《宿州民间文学》《宿州文化春秋》等,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民间文学翻译,在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文明,对外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具有地方特色的《宿州民间文学》是本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许多篇章涉及宿州地方名胜、文人墨客、历史事件,这些故事的发掘、传播、外宣,既可娱悦读者,又可提升宿州的文化品牌效应,对于促进宿州文化交流、旅游事业、传承宿州优秀文化,弥足珍贵!

当今世界,英语已然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世界性语言,因此,让广大的读者了解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普及大众,这就成为我国翻译界责无旁贷的责任。如何保护好这些宝贵的财富并发扬光大,成为翻译界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若想要翻译好这些民间文学项目,就要明确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方法,民间文学的英译研究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不断完善与探索的项目。

一、文献综述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关于中国民间文学英译所应采取的原则,观点不尽相同,而且目前为止相对成熟译本较少。刘宾(1985)认为信、达、雅是大家公认的我国传统的翻译标准,也应当是我们民间文学翻译的标准。魏建刚、吕自先(2007)指出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就应以努力在译文中重现原汁原味

的中国文化为目标,最大限度地采用异化策略。随后又和赵贵旺、高苗青(2010)一起指出:归化、异化都是翻译中必须采用的手段,硬性地将两者水火难容地对立起来恐与科学的精神相悖。银桂香(2014)硕士论文中探讨了《广西少数民族故事选》英译的价值的项目报告。罗妞牛在2015年,则以苗族史诗《亚鲁王》为研究个案,提出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文本的完整性、翻译的准确性、语境的真实性三个重要问题等。

综上所述,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翻译已经引起了国内相关学者和专家的关注,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科学的研究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探索如何将宿州民间文学进行有效的翻译,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探索《宿州民间文学》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宿州民间文学》的文本特点

《宿州民间文学》,同国内其他地方的民间文学一样,都具有口头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点。

(一)口头性

小故事《土地爷和玉皇大帝》中提到“他老人家”,这个词是皖北地方老百姓常用的口头表达,是对年长者的一种尊称。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为了把说话者的这种尊敬的情感体现出来,译者应该在“old man”之前增译一个“respectble”.

(二) 地域性

小故事《牛梭头星和织布梭星》中提到了“牛锁头”这个词,相信不太了解皖北文化的读者恐怕不能明白这个词的意义。其实它是一种农业耕作的工具,木制的,当牛在田间耕种的时候套在其脖子上以防止牛逃跑或者破坏庄稼。译者翻译的时候翻遍各种英语词典都找不到这个词的对应词,只能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来帮助目标读者理解源文本。

(三)文化性

文化性是民间文学文本当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人们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外宣翻译中,一定要处理好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蕴意,忠实地表达出其思想内涵。例如“水母娘娘”这个词,在有的神话故事里是一位普度众生的女神仙,但是在《水母娘娘沉泗州》这个故事里却是一位专门利用水来迫害当地老百姓的女妖怪。所以翻译的时候就一定得注意其文化内涵。

三、民间文学的翻译策略

(一)文化补偿

文化补偿是指在译文中增加与原文背景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以便目标读者能够更够地理解和接受源文本,进而也宣传了原地域文化。

例如:因此,小姐虽已经十六岁,却尚未婚配。

译文:As a result,she still did not get married at sixteen years old。(The record in Book of Rites:the marriageable age for girls is 15 in the feudal society of China。)

倘若直译,读者会问:“十六岁还没结婚不正常吗?”近而会影响其对源文本文化内涵的把握。所以译者利用文化补偿的方式在括号里解释说明了根据礼记记载,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女孩子通常的婚配年龄是十五岁。这样读者才能被带入原文理解小姐的父母为其婚姻的事着急的心理了。

(二)重复语义缩略

语义重复在汉语表达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往往通过强调、褒贬和夸张的手法传达作者的情感,浸透了源文化的社会意识和民族文化。然而,相比较汉语而言,英语却很少使用修饰语。既然口语化是口头文学的主要表达方式,难免会有较多的啰嗦重复,翻译时如若不处理好此类问题,定会造成译文的晦涩难懂。

例如:女娲还使男女相配,生儿育女,繁衍后代。

译文:Nuwa slao made men and women copulate to create children.

“生儿育女”和“繁衍后代”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所以翻译的时候取其一即可。

(三)数字模糊化

例如:张果老坠入五里雾中。

译文:Chang kuo-lao was completely bewildered just like falling in the thick fog.

词句中的“五里雾”并非一个确切的数字,只是宿州民间常用的一种方言,表示人处于一种完全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所以词句中译者翻译的时候将其数字模糊了,采用释义的方法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句意。

四、结语

民间文学英译是我国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针对民间文学英译的探索与实践,任重而道远。从文化品牌建设的角度探讨宿州民间文学的英译,有利于明确其英译的原则、翻译策略和方法,达到传播宿州“非遗”内涵,让更多的目标语读者了解、理解、接受和认同宿州市的历史文化的目的。但是,想要将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宿州民间文学翻译得当,并达到宣传的目的绝非易事。“非遗”英译的难度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从事英译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共同努力。

本文系宿州市2017年社科规划课题:宿州文化品牌建设研究——《宿州民间文学》节选英译研究的研究成果。

吴烨(1980.11-),女,汉族,安徽宿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234101

猜你喜欢

宿州宿州市民间文学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春天的脚丫
百褶裙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园区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宿州诗群小记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国控企业污染源的监控与监测研究
宿州市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