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与无用
2017-11-25张策
□张策
实用与无用
□张策
我们都还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发生过关于所谓“读书无用论”的全民大讨论。当时最形象也最犀利的说法,是说“搞导弹的比不上卖茶蛋的”,话语间有对所谓“脑体倒挂”现象的批评,也蕴含着人们对金钱的渴慕。
几十年过去,其实关于读书有没有用的争论始终没有终结,只不过时过境迁,讨论的角度和内容有了变化,坦白讲,从本质上体现着的,还是追逐金钱利益的现实心理。
大学年年招生,也年年有人毕业,于是年年发生着关于读理科好还是读文科好的争论,或者更准确说,是读那些毕业后好找工作、能快速挣钱的科目好,还是读那些所谓冷门、偏门好。答案在许多人那里当然是明确的,读大学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赚钱,赚更多的钱。
这就是当年全民大讨论内容的“新时期”翻版了。从普通民众角度讲,也许无可厚非,毕竟大家都想过得好一点。但从全社会的文化导向上说,却值得警惕。
在人们眼里所谓的冷门偏科,其实大多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关。譬如说民族学的研究,仅在目前,全中国有多少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文化在渐渐消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在熟练掌握满族语言的不足百人,浩若烟海的满清档案只能堆在库房里等待整理研究。这等待注定是漫长的,对于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来说,这当然是重大损失。我们总讲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是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而在行动方面,却又有意无意地在忽视、在漠视,这应该说是令人遗憾的。
一位大学校长曾说:学生从入学时就要接受“就业指导教育”,让学生脑子里时时刻刻有一根弦叫就业,这非常不可思议。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就是大家拼命往挣钱多的领域钻。校长的话充满了无奈,因为他尽管对此不满,却也扭转不了乾坤。
文科,理科,工科,孰优孰劣,孰重孰轻,是不能仅用产生多少经济效益来衡量的。抛开文科不说,就是理科,其实也有许多所谓不挣钱的研究方向,而且越是有关人类未来的重大科研课题,如量子力学、超弦理论等等人类关注、研究的重点,越难谈经济效益。说到文科,有人认为其作用是“解决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说法意味深长,颇值得我们思考。那个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哲学命题:“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是人类对自身的诘问,更是对大自然的探寻。可要想指着这个课题挣钱,恐怕是妄想。而随着科技的飞跃,各门学科也都会有交叉和联系。就说上述这个哲学命题,恐怕就涉及物理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多项学科。文与理,理与文,都是人类进步腾飞的翅膀。
在网络上读到一位知名文科教授的话,感觉很有趣味。他在评论文科与理科的作用时说:一个家里最实用的地方是厕所,其次是厨房。而家里最没用的东西,数来数去可以说是墙上挂着的那幅齐白石画的虾。但是家里有客人来了,你会带他去参观厨房和厕所吗?我想,大家坐在客厅评头论足讨论得最起劲的,恐怕还是齐白石画的虾。人文学科“没用”,但却是人“发自内心的本能需求”,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这,包含文化的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