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九大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7-11-25

支部建设 2017年34期
关键词:特色时代发展

□ 艾 斐

党的十九大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艾 斐

选道路、定目标、立标识、正方向,是开拓和完成伟大事业的必备条件与基础建构。为此,在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浩荡进军中,我们便亟需随时明确所处的历史方位。只有这样,才会在前进道路上始终有决心、有信心,有魄力、有定力,擘画萦于胸,无往而不胜。

对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做出的明确回答便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不仅清晰地指出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时代坐标,而且更为明确下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如何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因为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必然和必定是社会实现重大变革与急速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它既包含着对以往工作的回眸与总结,又标示着对未来实现更大变革和发展的瞩望和部署,更意味着:从现在起,我们已确立了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新目标,踏上了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此为起点,古老而又新生的中华民族和13亿中国人民竦身而起、奋力而为,毅然决然地从已经“站起来”“富起来”的坚实基础上又雄心勃勃地开始了新一程向着“强起来”宏伟目标的豪迈进军。

这又是一个大突破,这又是一次新攀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诸多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显然,新时代的最大特点和亮点就聚焦在这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新”字上——新贡献、新成就、新变革、新飞跃。而在这“新”的内涵中所蕴育和包容着的,则是改革、发展、开拓、进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使中华民族在奋发进取中强势崛起,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竭动能与中坚力量。

新时代之“新”所凸显的特点和亮点,必然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把握其方位、内涵、目标与任务时,一定要高度自觉地从历史新起点、理论新建树、发展新目标、矛盾新变化等四个层面加以深度切入,特别是要从中华民族、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三个维度和伟大事业、发展目标、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贡献五个方面,科学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中的特质、要求、取向与贡献,尤其是要以创新性探索和开拓性实践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据此而对党和国家工作订出新标准,提出新要求,采取新举措,形成新果实。

基于此,我们在落实十九大精神过程中,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一定要随时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因应这种变化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政策方略,从而切实做到务实而高效地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具体实践和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应既高瞻远瞩,又步步为营,切实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找准,把工作做实,把效能放大。既要在高瞻远瞩中把控全局,做出科学规划,采取有力措施,又要在步步为营中“细”处着眼,“大”处着力,将工作做到极致,创造性地践行并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都要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观念出发,科学而辩证、灵动而有效地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创新,以极大的热情和极度的努力将工作做实,将效能放大,将经验推广,将规制织密,特别是要坚决打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确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产生实际效应,实现高位抬升,达臻良性转换,使之确实成为支撑和驱动中华民族由“富”跻“强”的坚定砥石与有力引擎。

这是必然的,这是必要的,这是必须的。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而是在走向强大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一个传导链、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与基建平台。只有基础扎实了,平台扩大了,我们走向最终目标的道路才会更平坦,信心才会更饱满,时间才会更缩短。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要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期待与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全面优化、生活全面提升,时时、事事、处处都要充分体现出新时代之“新”的特点与特质,而此中一个重大节点和核心要义,便是用我们的创造性劳动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请注意,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激扬与洗礼,且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后,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指向也必然和必须与之相衔接、相适应、相耦合,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将奋斗目标和工作节奏调拨得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相吻合、相一致,即严格按照新时代的规定性要求作出安排和部署,全力通过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而更充分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即在力促社会物质生活不断趋于丰裕、富瞻的同时,更应在文化、文明、精神、道德方面的建设有新举措与大作为,特别是要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软实力”建设上下大功夫,上陡台阶,攀新高峰,全力为人民营造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使富裕和文明相约而至,结伴而行。之所以如此,盖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中央审时度势、因应相机,及时提出了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用15年的奋发进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以期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中央的这一科学战略布局,尤为突出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格制、新目标、新战略、新举措,不仅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从原来的21世纪中叶提前到2035年,而且在奋斗目标上也大为拓进和提升,一个显著标志便是在对奋斗目标的表述上增加了“美丽”二字。这说明,在对发展目标和发展效能的创意与要求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和内涵的扩大,尤其是将环境优化和精神粹升核定为发展目标的必备内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美丽”的实质,是对发展的高定位与高要求。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已经不是以物质指标为主体的纯“硬件”了,而是强调了生态之“美”、环境之“优”、思想之“正”、精神之“丰”在发展达标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其之所以重要和特殊,就在于它已经超越了“物”的层面,而进入了精神内蕴,成为对生活与人生的一种高尚的、内在的、本质的优化与提升。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仓廪实而知礼义”。“美丽”二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中的定义和定位,也正是如此。它极其鲜明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已经不仅仅是“温饱”,甚至也不仅仅是富裕了,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充、增殖、优化、提升,或曰已经进入了高品位和深层次,跃向了一个大方位与新境界。这无疑是带有本质意涵的大转折与新突破,它从一个全新的意义上折射出“新时代”之“新”的内涵与本质。而在这一巨大变化的背后,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历时96年的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和奋发进取中所赢得的煌煌战果与巍巍业绩。这更说明,新时代的到来并非天赐地赋,应运而至,乃实为是在96年峥嵘岁月中以血汗、智慧、节操、魄力、信仰、意志、奋斗、追求所凝结成的胜利果实。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党因时应势、奋发进取,牢牢抓住机遇,直使中华民族这一久经狂飙巨浪洗礼与考验的艟艨巨舰一举划入了大时代的中流、驶进了大发展的主潮。虽然一路走来风雨兼程、艰辛有加,但也却因之而铸就了走向繁荣富强的大趋势与新境界,为我们奋然进入新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优越条件,使我们不仅有资格跨入新时代,而且也有条件比原定计划提前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曾记否?是党的十二大提出分两个十年“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又对实现第三歩战略目标作了进一步调整与修正,从而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即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央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条件和新需要而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文献,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总纲领和新目标。如今,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值进入新时代之际,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而这个新目标则整整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较之党的十五大所做决定提前了整整15年。

显而易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的表达和体现,是大幅度、全方位、本质性的。而这“新”,则正是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立足坚实基础、创造更大辉煌的可靠落脚点与坚实起跑线。正是通过这个契机和枢纽而使我们有机会、有条件回眸已往,瞻望未来,总结经验,开辟新程,信心满满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壮丽远景而奋勇前进,步履坚毅地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勠力攀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时代的到来,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荣耀,又是使命;既是总结,又是开创;既是回眸,又是展望。由这一切所凝聚成的一个最大时代焦点,那便是我们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使命而树雄心,立壮志,奋发进取,大展宏图。既要高瞻远瞩向未来,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奋发有为的志向干出大成绩,取得好战果,攀上新高峰,才不负新时代的冀望,才不悖新时代的使命,才不忤新时代的嘱托,也才是对“四个意识”的集中体现。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而恩格斯则笃定认为: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事实是,只有实干、苦干、加油干,才是对新时代的最好回应与最大回报。特别是面对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时代转捩所出现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特别是面对思想观念束缚、体制机制障碍、利益固化藩篱,我们决不能做犹豫者、观望者、软弱者和懈怠者。我们必须冲出来,顶上去,有担当,敢作为,坚决做到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既要矢志抓发展,又要善于抓发展;既要勇于抓改革,又要善于抓改革;既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又要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既要用愚公移山的毅力做工作,又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既要有想干事爱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以后要变成一个强国,各方面都要强。”在这“各方面都要强”中,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首先和始终一定要做到党必须强、人必须强。党强一举定乾坤,人强事事皆顺心。有了这个前提和基础,我们就会在奔向新时代所设定的2050年奋斗目标,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之中国的道路上,一举冲决所有的“娄山关”和“腊子口”,此乃真是“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砥柱和主峰,便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及其所拥有的8900多万名党员和所领导的13亿多中华儿女,这也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王进喜、焦裕禄、谷文昌、廖俊波们。元代王冕之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所表述和所描绘的,不就正是如今置身新时代中流击水、奋楫前行的共产党人么!

是的,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始终奋进的姿态,就在于他们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引领,有为人民服务的忠诚与义勇,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激励与支撑。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反复强调“不忘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鼓舞和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理念与强大动力。正因为如此,习近平要求全党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发进取中,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铁一般的信念和决心奋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正是为了勠力同心,奋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在理念认知和工作实践中就必须切实读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融会和执守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八个“明确”,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体内容与本质特征,而且更是全体共产党员的思想圭臬、精神支柱、奋斗纲领与行动指南。我们不仅要牢牢记取、深刻领会、认真实践、模范执行,而且尤其要将之化为灵魂,付诸行动,成为工作指针与奋斗纲领,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认真地做到十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与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

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将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大力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安全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以上所述这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既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方略、行动纲领和治国良策,又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定性、工作筹谋与行动规约。新时代之所以“新”,在很大程度上就主要体现在这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所诉诸的核心内容上。时代规划方略,形势决定任务。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无尚荣光与无限机遇。而我们的使命和任务,便是紧紧抓住机遇,狠狠大干一场。为实现中国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复兴这一崇高愿景和宏大理想,在新时代面前,我们必须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全力拼搏、奋发有为,决意用自己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逐件落实,一定要在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中创造一个又一个永远造福当代、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坚决做到既不悖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又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筑梦人与担当者。是的,在新时代面前,不论我们以往干过多少工作、做出多大成绩,都不是骄傲自满的理由,都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自我陶醉,我们必须更加振奋精神,砥砺锐气,再操干戈,重上战场,誓做一个为新时代新任务而勇猛搏杀的“拼命三郎”。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中可以明显看出,在新时代中,不仅压在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而且在工作、生活与行为举止上也管得更严了。这是必须的,也是自然的。因为欲担重任者,必先要有承重之定力与魄力。只有将自己变得水淬火冶、刀枪不入,才能在征战中一往直前、摧枯拉朽。故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体党员和各级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这就要求我们在为新时代新任务而鏖战沙场时,一定要勇于冲锋、敢于进取、严于管束、炽于使命,而决不能借口任务太重,力不从心;决不能借口管得太严,难有作为。要知道,时代的淘汰是无情的,历史的选择是严峻的。而历史和时代却从来都只会眷顾和擢拔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决不会等待与恤悯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让我们满怀激情、高唱凯歌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拥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报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以我们的激情、智慧和力量为这新时代精心妆点,将这新时代高高擎起!

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教授、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优秀专家、山西省文化领军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甲)、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历任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省社科院副院长等。现为山西省社科院首席科学家、太原社科院名誉院长、山西省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委、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永久顾问、世界教科文卫组织副主席等。

(责编:张灵霞)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教师发展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