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苦”、“色”与“空”

2017-11-25黄权壮

唐山文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区分佛教

黄权壮

解读“苦”、“色”与“空”

黄权壮

一、苦

可以说,“苦”是一切宗教存在的土壤,佛教更是判定“人生皆苦”。但“有苦”与“皆苦”却是两码事。

一方面,人生确实有苦,别说过去,就是今天乃至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社会都因自身物质与精神力量的有限性,阶级社会中压迫、剥削的普遍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等,不仅决定社会的“苦”(包括对死的恐惧)将不可避免地长期存在,而且也决定社会难以通过积极的手段在短期内从根本上瓦解世间的种种苦痛。这些苦最终成为一部分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样必然会产生“丧失自我或者再度丧失自我” ①的人。宗教正是以其否定性的价值判定及相对主义的思维方法产生了镇静剂般的精神麻醉与抚慰功能,从而容纳了一部分痛苦的灵魂,让他们身心得以逆向调整并继续生活下去。

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私有制日渐为公有制所削弱乃至最终取代,人们对于自身命运的把握能力会越来越强,对苦难的掌控力度也将越来越大,从而不断减少以至趋于消弭来自各个方面的种种痛苦。而且,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孕育出的、建立在个人与集体辩证统一基础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给人的价值与信仰提供新的科学的坐标,鼓励人们以高度的主体精神介入现实人生,在民族复兴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获得终极的精神皈依,这也将大大弱化来自内内外外的苦痛。

二、色与空

佛教里,“色”指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因其可变,故而是不真实的。“空”相对于“色”而言,意谓“非真”。佛教就是教人如何摆脱这些“不真”的“色”而抓住背后的“真”。那么什么是真的呢?“空”是真的,就是说,非真即真——这种类似于“白马非马”的二律背反现象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首先,大乘《心经》有一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②,意谓色与空是没有区别的,体现“色空不二”的中道观。因为一有分别就有我,就有人我的区分、比较,就有不平、不足,这正是“苦”的根源,这样是不可能参悟到“空”的。只是,佛教看到了“色空”这对矛盾体统一性的一面,却忽视它对立性的另一面。“不要区分色空”这个事实本身恰恰是建立在两者已经区分的前提上,“色空不二”真正要做的,其实是在精神上将它们之间的裂痕抹平,而不管实际并不可能。

其次,佛教常劝诫世人不要迷惑于眼前的表象,而应透过变动不居的“色相”看到恒定不变的“空相”。这样,色空关系便类似于现象与本质关系。不过,唯物辩证法对本质的把握是通过大量占有感性材料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③等一系列环节达到,并接受实践检验——这是典型的逻辑思维过程。而佛教说“色”背后有个“空”后,就强调“色空不二”,不要有区别心,那么人们要领悟“空”并到达所谓涅槃境界,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直觉或顿悟——这主要是直觉思维过程。

再次,佛教认为,凡是可变的都归于“色”,而“空”是指永恒不变的。这样,“空”就具有了本体论色彩,与“物质”范畴有相似之处。不过,唯物辩证法的“物质”是对一切具体事物的抽象,离开了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这个概念便无从谈起。而“色空不二”中道观实质是“色空二分”的形而上学,兼具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特征,因为除了一个神秘且绝对独立的“空”之外,其他一切都是虚幻的,因而是没有意义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2.

②王孺童译注. 金刚经·心经释义[M]. 北京:中华书局. 2013:315.

③毛泽东. 毛泽东的五篇哲学著作[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2.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25035

猜你喜欢

唯物辩证法区分佛教
李白与佛教思想关系再探讨
佛教艺术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区分“我”和“找”
区分
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唯物辩证法思考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运用哲学思想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