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贵州侗歌与民间儿童教育体系的建构
2017-11-25◎陈芳张凯
◎陈 芳 张 凯
论贵州侗歌与民间儿童教育体系的建构
◎陈 芳 张 凯
贵州侗歌形式多样、内容浩繁,为民间儿童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并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建构起了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的侗族民间儿童教育体系。族群的认同、伦理道德的养成、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授、语言能力的培养等,主要表现在族群认同的建构、生产知识的传授、伦理道德的培养。
侗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歌唱系统。侗歌究竟有多少种,直到目前尚无精确的统计数字。从已经收集掌握的材料来看,各地流传的不同名称、不同风格、不同曲调、不同演唱方式的侗族歌谣大约有—百多种,最为常见的是大歌、琵琶歌、拦路歌、玩山歌、坐夜歌、酒歌、劝世歌、劳动歌、上山歌、踩堂歌等等。即使是同一名称的侗族歌谣,各地的风格、曲调也不尽相同。侗歌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也十分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侗歌体系庞大、内容浩繁,为民间儿童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并逐步建构起了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的侗族民间儿童教育体系。与学习教育及汉族儿童教育相比,侗族民间儿童教育更为强调民族性、群体性、实用性及传承性,侗族儿童通过这种民间教育形式逐渐融入到侗族社会,达到个体社会化的教育目的。它虽不像学校教育一样规范、完备,但却极富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主要表现在族群认同的建构、生产知识的传授、伦理道德的培养。
一、族群认同的建构
侗族居住地较为集中成片,民族内部交往非常密切,是一个凝聚力和族群认同感极强的民族。文学作为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呈现及情感表达,是构成族群认同的有效载体。“族群是一个共同体,内部成员坚信他们共享的历史、文化或族源,这种共享的载体并非历史本身,而是他们拥有的共同的记忆(shared memories)。”侗歌是侗族民族性最鲜明的文化表征,承载了侗族人关于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共同记忆,对侗族族群的自我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创世古歌是侗歌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类,在整个侗族地区都广泛流传,内容多是关于人类起源、造天造地、铸日造月、洪水、兄妹婚等神话。作为民间的集体口头创作,侗族古歌追溯了侗族的起源及发展脉络,是一部侗族的口传民族史,对侗族的族群历史和文化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建构和解释。
族群认同心理的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族群的个体成员来说,族群认同心理的建构实际上就是个人的社会化,这个过程开始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并将贯串他的一生,成为他个人成长史中的重要篇章。一个侗族儿童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潜移默化地接受“族群认同”的影响,族群认同心理的建构是童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儿童来说,歌谣无疑是最鲜活、最有效、最易被接受的形式,而古歌又是侗族儿童了解民族起源与历史的歌谣形式。创世古歌在整个侗族地区都有流传,内容大致相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包括《造天造地》、《铸日造月》、《人类起源》、《洪水滔天》、《兄妹婚配》等内容,例如关于人类起源,侗族古歌唱到:
“上古世上无人类,哪个抱蛋繁人烟?一次抱了几个蛋?几个寡了几个鲜?上古世人无人类,萨弁抱蛋繁人烟,一次抱了四个蛋,三个寡了一个鲜。三个寡蛋丢去了,剩个好蛋生松桑。上古世上无人类,哪个抱蛋繁人烟?二次抱了几个蛋?几个寡蛋几个鲜?上古世人无人类,萨弁抱蛋繁人烟,二次抱了四个蛋,三个寡蛋一个鲜,三个寡蛋丢去了,剩个好蛋生松恩。松桑松恩长大了,他们和谁配夫妻?夫妻生下几个崽?各自又叫什么名?松桑松恩长大了,他们两个配夫妻,夫妻生下十二崽,他们各自都有名。龙是大哥个子大,老二是虎三是蛇。四豹五猴不会错,六是猫来七是狗。八熊九雷十鸡鸭,姜良姜妹十一、二。十二兄弟住一起,姜良姜妹心不服。”
这首侗族古歌生动详细地描述了被称为“电婆”的侗族神灵萨弁“以蛋造人”、“人生动物”的历史过程,解释了人类及动物是如何起源的,包含了侗族人的宇宙观和价值观,侗族创世古歌正是以这样一种“原始思维”建构起了本民族的族源和历史。任何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对本民族历史的解释系统,族员通过对民族历史的认识而完成民族身份的确定和认同。侗歌中所蕴含的侗族历史知识是极为丰富、系统的,侗族儿童从牙牙学语开始便跟随父母长辈及周围人群演唱创世古歌,在这种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民族认同感有如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他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并随着他们的成长而茁壮。
二、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授
侗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农业生产是侗乡人最为关心的事务,因此侗族人民非常重视劳动生产知识的积累和传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侗族民间积累了许多固有的自然常识、生产习俗、生产经验和生活常识,并将其编制到歌谣之中,因此侗歌中有很多关于自然、地理、物候、气象等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劳动歌。物候的变化、农时的安排、生产资料的协调等等都在劳动歌中有着细致的描述。侗族儿童从十三四岁起便开始参加生产活动,如果到了一定年龄还未参加劳动,则往往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鄙视。因此侗族儿童需要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掌握各种生产劳动的知识,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生产者做准备。很多侗族儿童在嬉戏玩闹的童年时光就要通过歌谣学习和掌握各种农业生产知识及农业生产经验。侗族劳动歌大致包括农谚歌和农事歌,农谚歌多是讲述岁时节气与农耕之间的各种对应关系,农事歌多描述某一具体农事的过程及方法等。为了让儿童们更好地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侗族劳动歌在描述生产过程时,对关键环节及具体操作方法都叙述的非常细致明了。比如三穗县瓦寨一带流传的《节气歌》这样唱到:
“小寒莫怕寒,积肥修沟活路忙。大寒近春节,管好家畜莫停歇。立春柳骨尖,栽树种花翻老田。雨水水进田,翻耕积肥莫偷间。惊蛰蛇出洞,选种晒种莫放空。清明天晴朗,整地育苗莫懒散。立夏荷满塘,中耕追肥夏收忙。小满雨水多,防治病虫勤上坡。芒种活路忙,查苗补缺治土蚕。夏至天炎热,防旱防涝争时刻。小暑大热天,薅秧除草管好烟。大暑汗淋淋,庄稼嫩绿防虫螟……”
这首歌描述了侗族人民依循时节变化安排农事的生产经验,强调时节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它不仅揭示了各个节气的不同自然特征,并对每个节气应该做的农事进行对应安排,告诉人们什么时节栽树翻田、育苗追肥、除草防虫等等,内容涉及到农耕生产的方方面面。侗族儿童在学习和传唱劳动歌的过程中,便逐渐掌握并学会应用这些生产知识,这是侗族民间儿童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是侗族儿童能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本。
三、道德规范的培养
侗乡是礼仪之乡、民俗之乡,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培养,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道德行为准则,对族员的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引导族员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应该怎么做。对于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儿童来说,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他们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重要途径, 对于侗族儿童来说,只有对道德规范产生了认同,才能得到集体和社会的认同,完成民族身份的获得。侗族民间教育对儿童道德规范的培养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完成,侗歌则是最主要的道德规范教育载体,侗族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准则大都用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侗歌来记载,以歌代言,以歌说理,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渗透至儿童内心。
侗歌中的生活歌、仪式歌是专门对人尤其是儿童进行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生活歌中有为人处世的《处世歌》《珍惜好春光》等,有劝诫的《戒赌歌》、《戒偷摸歌》等,有劝孝的《父母恩》。仪式歌则主要讲述各类节日庆典中的社交礼仪规范,比如关于待客的《待客酒歌》《敬酒歌》《迎客歌》《留客歌》等,关于贺喜的《穷家生个看牛娃》《贺生男孩歌》《贺生女孩歌》《贺起新屋歌》《祝寿酒歌》等,内容涉及到侗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歌虽不是专为侗族儿童创作,却是侗族儿童道德规范教育的生动教材,这种教育形式有利于维护侗族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
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在侗族地区的普及和发展,“以歌替书,以歌育人”的民间教育已日渐式微,这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教育在现代化的民族教育体系中已毫无可取之处。学校教育强调统一性、知识性,忽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民间教育则更具有地方性、生活性,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促进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贵州侗族教育要有长足的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吸收民间教育传统中的优秀部分,让学校教育尽可能符合侗族儿童的民族特性和成长特点,从而促进侗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5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