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操纵论视角下文学作品重译的必要性及意义

2017-11-25邓琳娟

唐山文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弗尔译本诗学

◎邓琳娟

翻译操纵论视角下文学作品重译的必要性及意义

◎邓琳娟

近年来,外国文学名著的重译本越来越多,关于重译的讨论也愈演愈烈。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重译现象普遍存在,这逐渐成为推动中国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从这一方面来看,重译研究在中国翻译研究领域还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本文试图从勒菲弗尔的翻译操纵论角度出发,并结合其三大操控因素来探讨文学作品重译的必要性和意义。

重译,又称复译;文学作品重译,就是对同一部作品进行再次或多次的翻译。重译是近年来讨论得比较热的话题,笔者认为,文学作品的重译有着深刻的历史必要性和意义。事实上,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重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鲁迅是名著重译坚定的支持者。他于1935年在题为《非有复译不可》的文章中指出即使有了好译本,重译仍然必要;有了文言译本的,应当改为白话译本;即使有了好的白话译本,也还可以产生更好的译本。鲁迅的这一看法,与梁实秋对重译的观点十分相似。梁实秋也肯定“有翻译价值的书,正无妨重译。有了多种译本,译者才不敢草率从事。”事实上,许多的翻译大家都在重译这一问题上发表了看法与主张,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大都认为重译在文学翻译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重译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本文也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证重译现象出现的必要性及背后的意义。

一、从翻译操纵论的角度看重译的必要性

随着“操纵学派”的崛起,译界许多学者开始注意权利、意识形态、赞助人等对翻译活动的操纵作用。勒菲弗尔指出,翻译必定受译者或当权者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念的支配,他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中指出“翻译即改写”,阐述了“改写”的作用及研究“改写”的原因。 而改写又受到意识形态、赞助人以及诗学观这三个因素的操控。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和跨文化交际行为,也就是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思想的交流,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同时,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对异域文化的价值观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因此,翻译从根本上讲,深受本土意识形态的控制。在勒菲弗尔看来,意识形态是通过译者影响到翻译行为的。不同的译者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时代背景不同以及自身语言水平、文学修养、感悟能力等的差异创造出的译本自然有较大的差距。这就为“重译”创造了历史契机与必然性因素。例如19世纪的林纾与20世纪的夏济安翻译《记惠斯敏司德大寺》,这两个不同的翻译版本就很好地诠释了重译的历史必然性与必要性。林纾翻译的其中一段译文如下:一日为萧晨,百卉俱靡,秋人寡欢之时,余在惠斯敏司德寺游憩数钟。当此荒寒廖瑟之境,益以阴沉欲雨之秋天,可云两美合矣!余一入寺门,已似托身于古昔,与地下鬼雄款语。与之相对应的夏济安的译文为: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云将暮,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信步走了几个钟头。古寺魏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相符;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置身远古,忘形于昔日的憧憧鬼影之中了。单从两个译文的整体来看,林译似乎更为简洁明了,但对现代的普通读者来说,似乎增大了对译文理解的困难,因为其中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换,这对一般读者而言,既耗时又耗力可能还会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夏济安译文不仅贴近原文,并使用了四字短语和双音节词(魏巍、森森、沉沉、憧憧)等中文常见的文法,文采华丽,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当代译本的佳作。所以从意识形态出发,译者的翻译行为很好地论证了重译的必要性,其对原作的发扬和继承有着不可抹灭的重要作用。

文学翻译的“赞助人”可以是掌握政治、文化权利的机构(如国家、文化部门等),也可以是实际出资支持文学翻译的个人或出版社。赞助人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时刻操纵着翻译活动,对其走向、发展前途、翻译者所处的社会地位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赞助人对翻译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也使得赞助人在重译问题上有更多的话语权。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迎合新时代下大众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操纵着翻译活动的赞助人必然承担着传播文化,促进交流的重任。因此从这一点来看,重译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文化走向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现如今也有些人单纯为了追逐经济效益,渐渐造成了译风不正的现象。因此,这也对赞助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诗学”是控制文学创作和翻译的文学内部因素,诗学对文学翻译的制约比权利、赞助人和意识形态更为直接。如权利控制译者的地位,意识形态影响翻译文本的选择和接受,赞助人则通过经济和地位来控制译者,但唯有诗学是直接决定翻译文本生产的。诗学规定了翻译文学的样式、体裁和具体标准,也能通过文学观念控制译者的选材和翻译策略。简言之,“诗学”规定了什么是好的文学译本。因此,随着时代发展,文学的样式、体裁等也必然会发生变化,这也就为重译的必然性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从翻译操纵论下的三因素来分析,重译确实有必要,但关于重译的一些后续问题,本文就不再过多论述。

二、重译对文学翻译的重要意义

重译,即对旧译提出了挑战,是使译文变得更加完美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如今大多数的翻译学者认为:重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帮助译者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和原作者。理解原作是翻译进行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在完全彻底理解原作后,译者才可能把原作的意思和精神传达给读者。当一个译者开始重译一部作品时,他往往会重新阅读原作,进入原作创造的世界,这样的重新阅读使得译者对原作的理解较之以前的理解更加深刻,或有新的理解。其次,可以拓展原作品的生命。如果说初译可以拓展一部作品的流传空间的话,那么重译则可以延伸一部文学作品的流传时间。不同的译者可以对同一译本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使得读者对原作的理解更加全面。并且文学翻译是一个创造性叛逆的过程,译本可能会在不断的重译中越来越接近原作。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完全复制原作的思想内容,因此重译可以拓展文学作品的生命。最后,重译可以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许渊冲教授曾说过:文学翻译实际上是两个译者之间的竞争。翻译的最高标准是代替原作。一个好的译者在重译一部文学作品前,必定抱着一种使译作比已有的译作无论在意思上还是在意境上更接近原作的态度。因此,译者在重译之前会认真地研究已有的译作,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翻译技巧和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重译对文学翻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重译必然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无论从重译的必要性还是重要性来说,文学作品的重译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它不仅有助于拓展原作品的生命,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还为我们在翻译研究上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本文从勒菲弗尔的翻译操纵论角度出发,论证重译的必要性以及其对文学翻译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旨在说明真正有价值的重译,应该是能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译者独到的见解,表现译者特有的语言和风格的译作。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 710127

邓琳娟(1992-),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弗尔译本诗学
令人头痛的失物招领
背诗学写话
Dream pursuer on the snow 雪上追梦人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我在这里》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法国政府称劳尔·卡斯特罗将于2016年2月访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