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经典《白鹿原》想到的

2017-11-25

唐山文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柳青陈忠实白鹿原

金 峰

由经典《白鹿原》想到的

金 峰

近期热播的由陈忠实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白鹿原》,引起了多方关注和好评,又一波原著购买热不期而至。从1993年出版第一版至今,这么多年过去了,《白鹿原》已成为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成果,具有经典品质,一直畅销至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白鹿原》成为大家公认的经典,焕发着无穷的魅力和光彩,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版20多年后依然深受喜爱,这应该是《白鹿原》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白鹿原》可以说是为图书出版和文学创作树立了一个标杆。

我们经常说,一部好书稿,可以为你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对你有触动,让你有所得,激起你内心的涟漪,引发思想的交融。可是,一部好作品是如何被发现被推出的,上乘之作应具备哪些品相呢,就《白鹿原》而言,它对历史的反思是有空前深度的,它真实准确地描写了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生活,描写了中国人在20世纪前半叶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作家陈忠实通过对我们这个民族‘秘史’的书写,让读者陷入深深的思索:中华民族如何走向繁荣昌盛和现代文明社会?

我们都知道,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作家,陈忠实创作《白鹿原》时回到了他白鹿原下的老家,是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创作了这部作品,这是非常让人尊重和敬仰的。那么好的作品也离不开好的编辑去发掘去推动。在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今天,文学期刊的编辑,都应和作者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但要发现好的作品,就必须要在作品出来之前和作者建立良性互动,去了解作者,关心他创作的动态,让作者感到被尊重、被需要,而不是让作者背着作品到哪里发表的压力去创作。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能体现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的作品,这就需要编辑跳出兴趣的框架,不能把不感兴趣的作品拒之门外。编辑和作者之间,其实还应有一种良性的摩擦关系,比如一部作品,编辑也许会要求作者三番五次的修改,而作者可能不愿意去修改,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和作者之间良好的互动、良性的摩擦关系将会对作品最终定稿产生积极的作用。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编辑眼光去看待某一部作品,而是要始终和时代的脚步契合,唯有如此,才能发现真正的好作品。

总之,一部好的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出来的,就像陈忠实创作《白鹿原》一样。我看了几篇回忆当年《白鹿原》创作、出版的文章,非常感人,从中也看到了陈忠实为写这部巨著付出的艰辛努力。从编辑角度看:文学创作是很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题材,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难以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但增加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对创作肯定是有好处的。像大作家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人,都有体验生活的方式。但在当下,深入生活有很多种方式,陈忠实、贾平凹都有他们的方式,我们也不能要求每个作家都像柳青那样生活到农村去,游历大好河山是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了解很多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社会在发展,也需要我们的作者与时俱进,在创作上不要急于求成,要积累足够丰厚的创作资本,再去创作才会水到渠成,创作出来的作品水准才会有保证。

本期刊发了张凤坡短篇小说《铁柱与四嫂》,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体现出一种真情所在,人性初始的发现,心灵深处的期盼与等待;张振玉短篇小说《漫漫寻仇路》、李圣安的小小说《相亲》、黄旭华小小说《第三十八场婚礼》等为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猜你喜欢

柳青陈忠实白鹿原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白鹿原》
“无尽”的《创业史》——我的父亲柳青
啊,柳青先生
新时代我们向柳青学习什么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扩展阅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