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检通的“互联网+”启示录

2017-11-24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17年8期
关键词:检疫畜牧兽医

不管农业离现代化还有多远,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互联网正叩响农业产业的每一道门,并以颠覆者的形象创造着新模式新价值,特别是在以往传统手段很难实现全流程覆盖的监管环节,各类“互联网+”安全监管系统更是被寄予厚望。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浪潮澎湃之际,政府部门该如何主导或者说该如何与对技术创新和一线需求更加敏感的市场主体联手,撑起农产品监管的“天罗地网”,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命题。

名不见经传的“动检通”给出了部分答案。今年上半年,这个明显带着市场化胎记的移动动物检疫监管系统犹如一匹黑马,从浙江东阳市腾空而出,先后在上海金山区、北京房山区、湖北襄阳市、贵州毕节市这些具有示范意义的地区落地试点。

发达地区、中部畜牧大省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何都向草根“动检通”伸出橄榄枝?这匹黑马究竟蕴含了什么样的价值和力量?它将如何助力畜牧业监管升级和产业转型?又会给农业信息化产业带来怎样的新理念和启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循着“动检通”的足迹寻找答案。

围绕动物检疫痛点,为责任主体既戴上“紧箍咒”更撑起“安全伞”

目前,我国动物检验检疫监管堪称“史上最严”,这由动物检疫流程便可见一斑。要开出一张检疫合格证,养殖环节要提供兽药、免疫、无害化处理等18份表格,屠宰销售环节必须进行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检疫所需的申报单、记录表、通知书、确认书等表格多达12份。为了便于追溯,养殖档案需保存两年以上。

可稍显尴尬的是,在如此严格的法律规章下,仍有地方出现畜产品安全事件,动物检疫的痛点究竟在哪里?“互联网+”又是否真能破解?

在浙江省东阳市虎鹿镇新东方农庄养猪场,负责人蔡敏芳向记者展示了厚厚一摞生产档案记录。

“猪场里活儿很多,配饲料、喂食、清粪等等,干完一天已经累得不想动了。可卖头猪还得填这么多表格,哪个乐意?但不填不行啊,不填这猪就不能卖。”蔡敏芳说。

填表繁琐,不填又不行,养殖户卖猪前突击填表就成了不是秘密的潜规则。

主管部门对此无奈又无力。“按规定,不认真填写就要行政处罚。可官方兽医和养殖户都是乡里乡亲的,知道养猪赚钱的辛苦,更相信大部分养殖户是守法的,动真格的话难免于心不忍。”东阳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戚小伟说,“但是为了履行职责,官方兽医不得不反复核查养殖档案,与养殖户的关系自然紧张起来。”

检查养殖档案只是官方兽医的部分职责,而为了一头猪上市,他们同样要填12份表格,至少要花上两個小时。

“一支水笔不到一周就用完了,不少表格内容都是重复的,要命的是,抄来抄去反而容易出错。”面对记者采访,东阳市焕山屠宰厂官方兽医傅振宁指着铺满办公桌的表格,很是无奈。

更要命的是官方兽医分身乏术。传统养殖本来就分散,因为环保压力,规模养殖场几乎都分散在边远山区,官方兽医们不得不在养殖场和屠宰场之间疲于奔波。

“我们一天到晚不是在路上,就是在填表格,又担心出安全事故,工作压力太大了。”傅振宁说。

2015年,东阳市畜牧兽医局4名官方兽医因“隔山开证”而被判刑,大家更是如履薄冰。“哪个官方兽医不想成为安全卫士?我们当然不能纵容知法犯法,但要从根本上想办法解决。”在畜牧业干了30年的戚小伟每每谈及此事,心绪难平。

“智慧畜牧业平台”的作用为什么没有充分发挥?

记者指着傅振宁办公室桌上的电脑问。

戚小伟摇了摇头,据他介绍,基于PC端的监管系统几乎成了出证打印机,且操作复杂,养殖户条件有限,官方兽医也不喜欢用。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没有可能开发出一款基于移动端的监管系统,既能按照法律制度要求全面落实动物检疫的痕迹化管理目标,养殖户和官方兽医又方便用、愿意用?老畜牧人戚小伟与IT新锐牧中(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朱红伟不期而遇,牧中这支跨界组合而成的年轻团队决定破解动物检疫痕迹化、便捷化的难题。

记者详细跟踪了“动检通”系统各个模块和功能,发现这个系统打通了畜牧兽医局、官方兽医、养殖户(企业)和屠宰厂之间的时空阻隔,实现了动物检疫各环节的全面溯源、全方位监管。

“晚饭后躺在床上,拿着手机点一点,几分钟就能完成养殖记录、检疫申报,这么容易搞定的事,又何必给自己找麻烦,谁愿意背上不好好养猪的恶名呢?”蔡敏芳说。

“动检通”在改变养殖户的同时,也解放了官方兽医。“手机在手随时随地可以查看养殖档案、填写表格,数据共享不会出错,多出来的精力就可以用于重要的勘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或纠正。”傅振宁不仅感觉到工作轻松了,还因为官方兽医价值回归而收获了成就感获得感。

养殖屠宰监管离不开现场勘查,“动检通”在解除了官方兽医们无效劳动时,还利用照片视频上传、GPS同步定位功能等督促他们履职尽责,隔山开证的问题迎刃而解,同时,上级对官方兽医的量化考核和责任追溯也有了真凭实据。

“‘动检通既为他们戴上了‘紧箍咒,又撑起了‘安全伞。”戚小伟说。

千里之外的热情激荡草根“动检通”的价值创造自觉

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动检通”除了实现养殖档案规范化、动物检疫痕迹化、统计分析自动化等功能外,还具备其他互联网监管系统不具备的两大基本特征:坚持市场化道路,强调用户体验。

本报3月28日刊发《浙江金华首创移动动物检疫监管系统》的报道,4月11日,湖北襄阳市动检系统的10多人考察团就驱车千里到达了东阳。6月23日,“动检通”试点项目启动会就在襄阳市南漳县九集畜牧中心举行,前后不超过3个月。

“我看到《农民日报》上刊登了‘动检通的消息,第一时间向领导作了汇报,考察回来后就决定试点,我觉得它能够很快改善南漳县生猪产地检疫的痛点。”郭庭发说。endprint

郭庭发是生猪调出大县南漳县的动检所所长,该县年出栏100万头,分布在12个镇区的山区、平原之上,23个乡镇防疫监管员和100多个聘用的协检员面临着形势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上上下下都在盼望着“互联网+”能够解放他们。

早在2007年,襄阳市就以项目的方式探索信息化提升动物检疫监管能力,在湖北全省推广的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系统就出自襄阳。在无害化处理系统的推广过程中,襄阳市也是一马当先,因为“互联网+”,襄阳市成了全国有名的畜产品安全标杆。

“产业主体只认实战性不接受高大上,‘动检通做得很精细,体验性也好,襄阳市将分步实施,第一步是借助‘动检通提高产地检疫能力和水平。”襄阳市动检所副所长侯向进说。

对“动检通”感兴趣的不止襄阳,广东省茂名市、上海市金山区、北京市房山区、贵州省毕节市先后向“动检通”伸出了橄榄枝。

上海金山区是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代表,农业信息化水平相对领先,区农委副主任陈正旺第一次听了朱红伟的介绍后就表明了态度:金山区独缺高效实用的畜牧兽医监管系统,他看好“动检通”。

而刚上任茂名市畜牧局长的梁亚河在考察了“动检通”之后也迅速展开行动,在向广东省畜牧局作了汇报之后,与牧中公司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对接。

“‘动检通的价值在于服务,我们不敢忽视任何产业痛点,更不会轻易放过任何能提高体验性的节点,我们相信,产品有多大的价值,市场就会有多大的热情。”牧中(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磊说。

记者发现,市场的热情完全是冲着“动检通”的价值而来,大幅降低监管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政府监管效率,方便了养殖场屠宰场的同时为主体提供了更好的体验服务。

“动辄成百上千万元投入的监管系统并不少见,但是,市场的认可才是试金石,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基于三大产品系列的‘动检通平台将再次引发市场关注。”朱红伟说。

记者发现,从动物检疫切入的“动检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品服务架构,除了移动动检通APP,围绕畜禽养殖生态环保痛点的“农污通”也正式上线,为畜牧产业链各环节主体提供精准服务的“诸侯汇”雏形已现,草根“动检通”早已不是局限于解决动物检疫环节痛点的移动动检通APP了,而是有了更大的抱负——构建面向畜牧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平台。

“动检通”受青睐背后的“互联网+”启示

记者近年来一直观察着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亲身感受到上至中央下到新型经营主体都在翘首期盼互联共享的“互联网+”红利,发生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的一幕,至今记忆深刻。在上海最具实力的农业信息化公司农易公司展台前,上海市农委主任张国坤说:“从管理者的角度,你们的信息化系统已经体现了价值,我建议今后应该多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让消费者自觉接受你们的成果。”

张国坤的话道出了千千万万农业管理者和市场主体的心声,催人思考。而“动检通”的问世和实践,至少带来以下4个方面的启示。

“动检通”生发于需求自然更容易贴近需求,也更容易根据需求不断更新迭代。

近两三年,类似的智慧畜牧监管综合平台相继出现,与“动检通”对照,这些系统有三大共同特征,一是政府投入政府所有,二是系统底层架构只能满足PC端运营,三是自上而下推广。

反观“动检通”,它的问世正是基于产业主体与监管主体的痛点,这样的初心就保证了它在研发和迭代的过程中,不但考虑到各类主体的操作习惯,还考虑到了全国各地畜牧产业发展水平、动物检疫能力的不同,注重适应性,做些小修小改就能“入乡随俗”,自然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动检通”验证了畜牧人的素养和担当,为了维护产业信誉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市场主体,已经拥有了开放包容的情怀。

“草根性”是“动检通”团队和产品的特点,团队的核心成员基本上是来自外省市的80后、90后,他们选择上海枫泾科创小镇作为大本营,产品又在金山区全面推广,这是上海这个国际化都市开放包容的必然结果。然而,全国各地畜牧人的开放包容着实让记者惊讶,也让“动检通”团队感动。

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是一个拥有18个功能模块的综合平台,目前正在逐步开发完善,全部上线后,将实现从省-地市-区县-乡镇-企业的5级全贯通。省畜牧局书记吴新民表示,浙江不会因此阻扰“动检通”的推广,只要最后的数据纳入省平台,用什么样的系统由市场来决定。

吴新民还表示,基于移动端的“动检通”实用性、便捷性确实能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也能为省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对于信息化还比较落后的地区,“动检通”不但能提高当地动物检疫水平,还有助于改变当地“互联网+”的发展理念。

畜牧人对于“动检通”的价值认知及对畜牧产业的情怀和担当,记者在湖北襄阳、广东茂名等地采访时无不感同身受。

“动检通”引发对现有“互联网+”项目模式的思考,以往“政府立项、政府投入、招标研发、政府推广”的单一模式应该有所突破。

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特殊性,政府主导当然有必要,但是,主导是否就是政府大包大揽,从立项到推广亲力亲为,显然值得商榷。有些地方由政府单方面主导的某些项目,由于与基层实际有所脱节,加之技术迭代相对滞后,往往陷入“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

“动检通”之所以让畜牧人眼前一亮,在于其“價值取胜”的理念。“动检通”项目研发资金是团队自筹或通过市场融资。为了获得回报,必然从一开始就扎进畜牧产业一线,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产品研发路线,系统体验性不够、实效性不足、推广难、稳定运营难等等因此迎刃而解。面对“动检通”这些草根“互联网+”创新项目,政府应该考虑转变“采购服务”的理念和做法。

“动检通”引发农业信息化产业如何拥抱品牌化的思考。

今年是农业品牌建设推进年,纵观农业农村,涌现出各种各样值得骄傲的农产品品牌、农业企业品牌、美丽乡村品牌,反观农业信息化产业,品牌化进程严重滞后。

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系统可谓五花八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系统往往偏安一隅,无力也无欲跨越省界占领更多的市场,无法体现市场价值,更谈不上溢价了,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培育出颇具美誉度的农业信息化企业和智慧产品。

“动检通”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品牌战略。在做宣传策划时,第一时间意识到了品牌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从而明确了“移动动检首选品牌”的定位,接着打出了“‘动检通,畜牧人都说好”的品牌口号。品牌化的目的是实现溢价,牧中团队在“动检通”蹚开市场化之路后,快马加鞭开发“农污通”“诸侯汇”等系列产品,以期打造品牌化的畜牧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可以说,为其他“互联网+农业”项目探索了品牌化发展可资借鉴的经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检疫畜牧兽医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兽医改行搞发明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动物园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