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高职酒店管理教学实践研究

2017-11-24张东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7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高职

张东玲

摘要:本文简述了CDIO理念的内涵,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运用CDIO教育理念于高职酒店管理教学实践中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职;CDIO教育理念;酒店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7-0156-02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业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行业之一。酒店行业对人才需求的高专业化和高质量化的特征愈来愈明显。目前,业内普遍存在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素质与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相脱节的现象[1],这些现象使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教学实践改革迫在眉睫。通过引入CDIO的理念进而来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水平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背景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创立。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目前,国内CDIO教育模式改革试点集中在“985”、“211”名校和机械类、电气类、化工类专业,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中,应用CDIO模式的改革教学较少。酒店管理虽然属于管理类,但是专业的特色体现在实践教学中占比重较高,相比本科而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对实践操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与工程类专业极为相似。同时,CDIO理念培养大纲要求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团队合作等四种能力的培养目标与高职酒店管理教学改革目标方向具有相一致性。因此,引入CDIO理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高职酒店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职业特征不明显。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定位不清晰,虽然定位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具体培养方式仍多是本科教学的理论和掌握中专的技能。专业技能性不强,理论上逊于本科学生,失去了应有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实践教学中以知识点为核心引导学生,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学生求职的需要,对现代酒店管理与运行知识不系统,职业发展目标与教学培养目标不清晰,导致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的脱节。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岗位工作内容主要提供某种服务,学校实习模拟的服务,缺乏真实的职业色彩[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多是前两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和校内实训基地技能训练,第三年星级酒店教学实践。由于一般实训基地和星级酒店的差距较大,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高职学生难以适应具体工作环境和任务。

2.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缺乏系统化的思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强调职业技能,忽视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多数学校认为酒店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但通过调研多家酒店后笔者发现,现代酒店更看中的是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忽视了在现代酒店工作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如沟通、团队、礼仪等,忽视了高职学生对酒店行业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的培养。同时,在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仍比较偏重理论内容讲解,对酒店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实践不足。“现阶段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运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进行单一项目的训练,例如餐饮铺台布、餐巾折花、摆台、客房铺床等训练,教会学生最基本的操作方法[3]”。这种课内实训教学内容的单一片面,酒店模拟服务之间的脱节,缺乏对现代酒店行业系统化的全面思维认识,导致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现代酒店管理的多样化、个性化现代酒店管理服务需求,不能完全适应多岗位、知识全面、技能扎实的现代酒店需求。

3.教学实践评价机制不完善。多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无法全面考核高职学生的学习实习情况,对教学实践效果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高职学生到酒店进行实习,由于学生数量较大,酒店管理人员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并且会有较强的主观性评价学生。同时,学校对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无法进行有效考核。而多数教师对酒店实习反馈与评价重视不足,高职学生可能产生忽视现代酒店管理服务需求职业层面的错觉,将不良的职业习惯带到以后的酒店管理服务中。

三、CDIO模式理念在酒店管理专业应用的基本框架

1.目标培养。一般认为“酒店管理专业(高职专科)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本专业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胜任现代酒店管理第一线岗位要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针对传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的缺点,现代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基础知识和道德素养、较深酒店经营与管理专业知识、较强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技能的人才。在此基础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高职专科)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内及国际旅游市场发展要求,具有胜任现代酒店第一线服务岗位和酒店管理督导岗位要求,具有现代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实用性应用人才。

2.培养大纲。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特征不明显,高职学生缺乏对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的认知与责任教育,团队合作、职业素养的缺失,使得许多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与现代酒店企业的用人要求存在差距。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才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4]。在借鉴汕头大学提出EIP-CDIO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围绕CDIO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增加了以社交礼仪、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为重点的能力培养。可以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大纲分为四大体系:一是酒店管理专业基础能力知识体系。包括酒店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酒店管理学科知识、重点酒店核心课程知识和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知识等。二是个人实践层面的能力体系。包括酒店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酒店服务技能、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技能、能够系统思维能力以及在酒店企业环境中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全流程企业管理服务的能力。三是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体系。包括团队协作能力、英语交际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等。四是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体系。构建以职业道德、社交礼仪、心理健康、诚信为内涵的员工综合素养体系。

3.教學模式。针对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思维,应用CDIO理念所提出以酒店服务全流程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在专业培养上以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酒店企业全程运作为载体,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通过多种教学因素的集成来培养学生形成大纲中的四种能力。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中围绕酒店服务管理的全流程将主要核心课程体系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的,以一体化的教育理念,优化规划酒店管理的公共课程,合理安排涵盖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科学知识、酒店管理核心知识、职业道德和操守的课程、酒店服务实操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积极融合到高职酒店管理的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兴趣,围绕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为出发点培养职业人才。

4.教学方法与评价。为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实施基于CDIO的教学模式,促使高职酒店管理的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酒店管理全流程的项目”为中心,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实践。在教学技巧方面可以通过:(1)以分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学习与实践。(2)围绕酒店服务全流程的教学方法。(3)课程形式多样化。(4)重视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考核评价围绕培养大纲多元化。

高职院校酒店专业作为向社会输送酒店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主要场所,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使教育实践的模式符合社会的需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职业目标,实现学校、企业和高职学生的多赢。

参考文献:

[1]匡平,徐益,金渝琳.酒店管理专业“3+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0):113-115.

[2]程震,颜洲,潘申石.高职经管类项目化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9):246.

[3]严辉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00-101.

[4]袁晋锋,丁艳梅.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以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6,(9):71-72.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