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湿地边,人在诗意间
2017-11-24刘郁林
刘郁林
看了很多房子的广告,大都是高大上的那类,广告词比房子都美轮美奂,夺人耳目。除了宜居方便,都极力渲染升值空间之大,极尽夸张之能事。
今天,“世达·星悦城”一本“关注母亲河,家在湿地边”的房屋宣传画册,让我耳目一新,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都是诗意。
母亲河,多么亲切的呼唤,我想起了黄河,她从远古走来,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她用坚强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母亲河那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母亲是生命的原乡,是生命的根。
我知道这里的母亲河不是黄河,而是美丽的鱼鸟河。她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母亲河!她养育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她是这方土地上人们的根脉。我想起那首深情的《母亲河》赞歌。
“一片片桃花儿红,一片片梨花白,一片片的那个杜鹃花,万紫千红满山崖。今朝花烂漫,是谁送春来。母亲河滔滔流过来。母亲河,浪澎湃。捧出几多情和爱。流过田野,融进山川。笑看大地百花开。一片片谷穗儿花,一片片棉花白,一片片的那个青纱帐,……”
“桃儿红、梨花白、杜鹃开,谷穗花、棉花白”这一幅幅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不正是鱼鸟河畔美丽田园风光的写照吗?
“关注母亲河”这充满烟火温暖的亲切,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母亲啊,是游子困顿疲病时最自然最熨帖的呼唤,是游子精神上永遠的故乡。因为母亲在,家就在;母亲在,家就完整;母亲在,家就温馨!“母亲、家”给了我们永远的期待和温暖,给了我们岁月的安稳和厚重,给了我们永久的归宿感。
一种“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祥和与安宁,让我好想在美丽的鱼鸟河畔有个家。
“家在湿地边”,这是多么清新脱俗的广告词呀!“湿地边”,随着季节的流转,又会呈现怎样的旖旎风光呢?这给人留下无边想象的空间,一种诗意栖居的浪漫与惬意充盈心间。
你听鱼鸟河流水淙淙,河畔小鸟啁啾,声声入耳;夏蝉在树上欢快地歌唱,青草池塘处处蛙声,好一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静谧的清晨,清风阵阵,沁人心脾,风的声音低徊在耳畔。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人声鼎沸的热闹,只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恬淡幽静。
这里闲云悠悠,草木葱茏,游鱼嬉戏,风情万种。行走在河堤上,仿佛徜徉在西湖的苏堤上,垂柳拂面,也有柳浪闻莺的意境。清淡如此,空灵如此,告别忙碌的一天,卸下一身的疲惫,把自己交付给如此清静空灵的时空,静坐树荫下,看花开花落。清风明月相伴,柔和而宁静,门前花木深深,一条曲径,一溪流水,穿行于落花之上,临清流而赋诗,登东皋以舒啸,步步生莲。杯酒残诗,灵犬相伴乐逍遥,这是何等的惬意,何等的乐活。虽然身在烟火俗世,可早已云水禅心,内心淡然安宁。因为心的净化,是最高深的禅意。这让多少疲惫的心灵找到了栖居的桃源,让多少情感找到了安放的港湾。
这是多么美丽的一片湿地的家园啊,它如闹市里的一处桃源,幽静美丽,浑然天成。
你看,鱼鸟河河畔山花烂漫,在微风摇曳,朵朵可爱。河里盛开着大片的莲花,莲花还有个静美的名字叫“荷花”,此时虽然已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季节,但荷塘里依然有莲花绽放,翩然浅笑,清雅出尘;依然有莲叶田田,铺展开去,亭亭净植,冰清玉洁。看上去,有说不尽的禅意。莲的清淡洁净,似乎无关岁月风尘,它一直静处人间,看往来过客,终不染烟火。
是呀,清宁淡泊的人生不正如这莲花吗?根植于泥淖,花出于清水。正如周敦颐所说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这里一草一木皆有情,一花一叶总关诗。
所以我愿意逃离滚滚红尘、滔滔世浪,打马归去,像李煜笔下的渔夫那样“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更愿意像东坡先生那样,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在禅寂的时光里,在这明山净水中择一处安家,和岁月白首,与幸福终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