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中桃花意象的嬗变
2017-11-24刘旭蔡青
刘旭 蔡青
摘 要:桃是中国古人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植物,它同梅、杏、荷、菊一样装点着人们的生活。桃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经典的意象,在中国古典文集中多次出现,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孕育着丰富的文学内涵。而在不同的时期,其意蕴的形成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欲追根溯源,通过对先秦到明清各个时期的桃花意象的特点进行分析,来研究桃花各种意象的形成以及嬗变。
关键词:桃花;古典诗歌;意象
作者简介:刘旭(1990-),女,汉族,四川宜宾市人,教育硕士,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语文教师;蔡青(1988-),女,汉族,重庆合川区人,教育硕士,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语文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7)-32-0-02
意象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思维,是民族的表达思想的基本方式。 意象是认知主体在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后,根据感觉来源传递的表象信息,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加工形象,在头脑里留下的物理记忆痕迹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一个意象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桃花意象的形成一样,它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嬗变过程。
桃花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几千年来它同人们一起携手走过了几千个春天。骚人墨客纷纷吟咏它,以抒发自己睹此芳物时所引发的心绪,这使古诗歌中的桃花意象变得多姿多彩。而桃花这一传统的文学意象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嬗变?其美丽的倩影的身后蕴含着何种韵味?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重点探讨中国传统诗歌中桃花这一意象的形成与嬗变,揭示这一古典美女的身世之谜。
一、先秦时期桃花意象的萌芽
先秦时代,人们在劳动的时候都会发出呼号,而这种“呼号”就是最原始的诗歌。由于诗歌的产生与劳动有密切的关系,就使得先秦时期的诗歌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的色彩,如《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它集中体现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受其影响,先秦时期诗歌中的意象普遍具有实用性以及在其实用性基础上迁移出的意象特征的特点,当然桃花的意象也不例外。上古实用主义的观念使得桃花首先以物候作用即春天的代表的意象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之中,然后是在其春天代表的基础上迁移出来的代表青春女子的意象。
(一)桃花作为春天的代表意象,作为生命的象征。
在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关于桃花的描述比较稀少,但是在这些较少的描述中,古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其在生活中的实际的作用。这符合人类的认识发展史,因为人类在认识发展上,事物的实用价值总是先于审美价值。在《山海经》中关于“夸父逐日”部分的描述是这样的:“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其中的邓林即为桃林。而在这里的“桃林”的意象就有一种生命的象征,是一个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永恒。在《吕氏春秋·仲春纪》中记载:“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华,仓庚鸣。”由此可见在当时,桃花是与“雨水”、“李花”、“仓庚”等一系列春的意象相联系的,它代表新的开始,春季来临。这就使得当时的诗歌创作时,桃花自然而然就具有“春天”这个意象。
(二)桃花作为代表青春女子的形象
桃花花色鲜艳且多子花朵繁多,展现的是妖艳、柔美的形象。这种自然特征使得人们很容易就把它与韶华女子联系起来。绽放的花朵如同是含羞的少女的脸颊,媚而多情。所以,以桃花比拟美人或将美人比作桃花,在古代桃花诗中屡见不鲜。《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唱出了以桃喻人之先声。清代姚际恒就曾在其《诗经通论》中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诗经·桃夭》中的桃花意象的内涵成为中国诗词中桃花意象的原型,也是喻婚嫁的原型。
在后代诗歌中大量的以花喻女人的想象就大量的产生了。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植就写下了“南国有佳人,荣华若桃李”的诗句,以及唐代的独孤及在他的《和赠远诗》中也有:“美人挟瑟对芳树,玉颜亭亭与花双”这样的句子。其中真正使桃花意象作为女子和爱情隐喻而家喻户晓的是唐人崔护的人面桃花了。在《题都城南庄》中崔提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斤依旧笑春风”。从此,桃花与人面遂成了一个经典的组合。
二、魏晋南北朝桃花意象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是桃花意象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桃花的意象在此时期从其重实用性到重其审美性过度,意象的内涵也更加的丰富多样。除了继承以往已有的意象外,桃花还发展了具有了新的意象。
(一)桃花源——代表着诗人的隐逸情怀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落英缤纷的理想世界。可以说,以往的“桃花”,无论的《诗经》中桃之夭夭的少女还是刘义庆笔下刘、阮两人的仙遇,它的意象无不与美貌少年多情女子相关,而陶渊明别开一笔,桃花竟得别样境界。这在对桃花意象的丰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桃源表现了作者淳美复古的社会理想,后世诗人便用“桃花源”或“桃源”来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及逃避尘世的山林之想。如李白的《山中问答》中写道:“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张旭的《桃花溪》写道:“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动荡人们往往感到苦闷不已,但又苦闷于找不到出路,因此很容易为《桃花源记》所描绘的自由的理想境界所吸引,很容易因之而产生共鸣。
(二)短命花——带有悲情的色彩
桃花容易栽培,开花早,而且结果也很早。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把它培育成观赏类的植物或者果树。可惜的是,栽种十年以后,这种植物就开始枯萎,因此人们也把桃花称作是“短命花”。受到桃花这一物候特征和当时特殊的时代特征的影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桃花自然而然也带有了些许悲情的色彩。
比如南朝沈约的《咏桃》:“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这首诗歌就抒发了诗人因伤春而断肠的思绪,而其实的桃花的意象也带上了些许感伤。
三、唐代时期桃花意象的丰富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民族交流等方面都对唐朝诗歌的繁荣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桃花作为一种意象频频出现在唐诗之中,其意象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除了上诉提到过的意象之外,在唐朝桃花在诗歌中的意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春风桃李与南陌青楼
桃花妖艳妩媚,在崇尚简约中庸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显得有些刺目。桃花是热情的,有人气的。但是,这也使得桃花在倾心于“气节”的士大夫眼中未免有些俗气,也就难免在把桃花作为道德人格的比喻时,它就会被当成某种否定人格的代名词。在唐代,桃花的艳因此也与青楼女子的妩媚产生的一定的联系。这对后代的文学,尤其是在宋明文学中桃花意象与堕落女子之间产生联系有重要的影响。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中写道:“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可见当时,桃花的意象已经开始与青楼女子相联系。这对后世文学创造有很深的影响。就拿《桃花扇》来说,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定与秦楼楚馆有一定的联系。
(二)轻薄桃花
除上文提到桃花的妖娆使之不但与秦楼楚馆相联系,也使得它带有了些许轻薄之感。陈子昂《彩树歌》中写道:“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绽纷。” 陈子昂的笔下的桃花意象就带有了一种妖艳轻薄的感觉的,让人读其诗就联想到了桃花的华而不实。李白在《赠韦侍御黄裳二首》中写道:“桃李卖阳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也是同样的写出了桃花的世俗与轻薄。而杜甫在《漫兴绝句九首》其五中写“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流”,以一种决然的态度认定了桃花和流水一样轻薄无情的诗意层次。这样的格调又传染给许多后代诗人。
(三)求仙理想的寓托
受到陶渊明诗文中的隐逸情怀所影响,历代的诗人们都在追求着自己心中的世外仙境。这是当时的桃花诗含有求仙意蕴的其中一个原因,另外的原因是当时道教的兴盛以及受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风格的影响。这也对挑花带有求仙理想的寓托有一定影响。王维的《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以及皮日休的《太湖诗·桃花坞》:“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这些都是表现桃花意象中带有求仙意蕴的代表。
四、宋代时期桃花意象的深化
宋代诗歌中的桃花意象大致延续着唐朝桃花的风格。但是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宋代文人在创作诗歌时,特别注重追求笔下诗歌的清远高韵的风格,这也对当时桃花诗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求追道义,崇尚仪礼的氛围下,使得宋代诗歌中的桃花意象带有了鲜明的特点。
(一)被视为是“俗物”
桃花容易栽培,开花比较早,而且花朵繁茂果实繁多。正因此它也被扣上了“俗”的帽子。当时的人们喜欢梅的高雅,而视桃花为“俗”的代表。在王安石的《咏梅》中就写到:“望尘俗眼哪知此,只买夭桃艳杏载。”在诗人眼中这时的桃花不再是美好的代表而成为了俗不可耐之物。吴芾在《和陈天予岩桂》中写道:“天然风韵月中来,颇鄙人间桃李俗。”在陆游诗中,更是直接的写出了桃花的俗。其诗《雪中卧病在告戏作》中写道:“俗人爱桃李,苦道太疏瘦。”这里的桃花不但是俗的,连喜爱的人也是俗之又俗的了。
(二)友情的代表
在之前桃花所代表的意象中多以喻女子为主,或在此基础上迁移出来的代表爱情的意蕴。但是在宋代诗歌中却能看见许多代表友情的桃花意象。代表的诗歌有范成大的《清湘驿送祝贺州南归》:“海内交情两断金,离歌倡和俱吴音。桃花如雨暮春酒,竹箭有筠他日心”。方暹的《仙人桥石刻》写道:“洞口春深郤无酒,故人相赠以桃花。”这里的桃花作为了一种友人相赠的代表。朵朵桃花中带有的是丝丝故人情。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史记》中就出现过,说的是李将军的品格高洁。在之后,渐渐的“桃李”二物带有比喻人们美好品格的意蕴,而在宋代的诗歌中尤为突出,在很多诗歌的桃花都作为是高尚品行的代表。华镇的《拟古十六首》中写到:“桃李曾无言,嘉声满黄扉。”黄庭坚的《揭金门》中也有这样是诗句:“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
五、明清时期桃花意象的定型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桃花意象除了在体裁方面变化之外,意蕴上基本上是继承之前的传统意象。在诗歌方面,通过明清时期诗歌的发展,在古典诗歌中桃花的意象基本上得以定型。由于,当时程朱理学对人的禁锢,所以当时有许多文人在追求自我心中的自由,崇尚个性。表现在桃花诗上,当时的桃花作为隐逸的代表的这个意象出现的极其频繁。比如唐寅的《桃花庵》:“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参考文献:
[1]渠红岩.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李敏,王登云.中国古典诗歌中桃花意象的嬗变[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5):49-52.
[3]赵晔.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M].吴越春秋.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