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声不息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个展开幕
2017-11-24整理宋耀茹
整理:宋耀茹
展览链接:
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主办单位: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年9月1日—11月12日
展览地址: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29号
2015年,巴黎东京宫被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用大水“淹没”,要是想看他的展览,你就必须划着船穿越一片黑色的空间。这件具有颠覆性的艺术作品名为《潮汛》(Acquaalta),塞莱斯特模仿威尼斯礁湖一年一度的潮汛,把巴黎东京宫展厅注满水,变成可以划船的湖面。观众划着船在黑暗中行进,身旁是一连串图像,逐渐浸入一个视觉、听觉、触觉交织的体验中,于现实和想象交汇的梦境中穿梭。这次展览独特的表现形式、发人深省的艺术主题使出身于音乐院校的塞莱斯特在当代艺术圈名声大噪,此后他的艺术壮举并没有停止,如今连根拔起的树、成群嬉戏的鸟儿、浓浓大雾……这些很难与艺术展览联系到一起的事物都被这位法国人带入了上海民生美术馆。这场名为“生声不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的个展在2017年9月1日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是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大型个展,由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孙启栋策展。展览依据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特有的螺旋式空间结构,融合艺术家的《编舞》《雾》《趋势》《此地入耳》《示踪器》《丛》6件大型作品,通过运用声音、雕塑、影像、装置等多样的艺术形式,进一步讨论“人类如何与人工的自然共存”与“构建一个生态,想象人类之后的世界”两个议题,包含了对人和自然的控制系统、对共生的反思。
塞莱斯特擅长结合特定场域的优势,把自然和科技、可控和不可测、静止的建筑和流动的偶然事件等构建成一个生态系统。而美术馆先天的物理性空间,恰恰给予了塞莱斯特最好的施展舞台。此次展览中,艺术家和策展人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打造成一个巨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鹅卵石、雾、黄沙、野草、水流、飞翔的鸟儿……而电吉他、电贝斯、扩音器、气球、瓷器,这些见证人类曾经存在于地球的痕迹物品则散落其间,以“未来化石”的面貌出现在这个“人类纪”之后的生态系统之中。
展览的起点处位于美术馆室外的扶梯之上,这也是作品《编舞》首次在室外展出。数百枚鹅卵石被看似随机地摆放在狭长的电梯之上,仿佛干涸的古老河床。沿着河床徐徐缓行,直达被雾气充满的美术馆四楼展厅。作品《雾》中的参观者被时隐时现的嗡嗡声所引导前行,与图像流片段一般的影像不断相遇,仿佛身处梦境之中。摆脱了云雾中幻影的纠缠,又遭遇悬浮飘荡的巨大白色气球。这个名为《示踪器》的作品中,填充氦气并捆绑着无线麦克风和针孔摄像机的气象气球借由电扇的风力,在纯白空间内飘浮游移,麦克风所记录的环境声音由现场的音箱实时播放,位置和气流的变化产生的不易察觉的随机声音定义了空间本身。
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柯瑞宇 发言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 发言
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发言
开幕现场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示踪器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编舞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雾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雾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趋势
随之而来的,是168只斑胸草雀为主角的《此地入耳》,生态系统和演奏现场二者在这里混淆。鸟儿随意地飞翔停靠,都引发乐器的发声,这些在声音和空间之间不经意的精妙配合,为观众绘制了一个细腻的、稍纵即逝的、超然于世的梦,同时也冷酷地提醒着每一位参观者艺术家是如何想象人类之后的世界。
离开鸟儿的领地,影像作品《丛》中的白色瓷碗以一种更加抽象的姿态缓慢地移动,在这虚拟的静谧空间我们仿佛听到了风铃碰撞的乐曲。登上栈道,呈现的是艺术家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度身定制的新版作品《趋势》,眼前是大小不一的白色瓷碗漂浮在蔚蓝色的水池当中——这也是“风铃乐曲”的来源。水波载着210只瓷碗移动,不同的碗相遇、碰撞、分离,声音在整个核心筒大厅和参观者的耳边回响。
作为国际知名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擅长使用易于操作的可控物去创作出一种刻意安排的随机性,并通过挖掘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点、场景或物体的音乐潜力,来实现“活”的声音形式。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和策展人结合美术馆的建筑和环境特点精心编排,让展览成为一出光线、雾气、岩石、黄沙、流水、飞鸟的戏剧,并以多种方式呈现了声音的活力。不难发现,这种对声音的独特阐释是塞莱斯特艺术作品的一大特点,这与他的学习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塞莱斯特于1961年生于尼斯,早年受教于法国尼斯国立音乐学院,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的10年间,他为演员兼戏剧导演帕斯卡尔·兰伯特的Side One Posthume Théâtre公司担任作曲。塞莱斯特从1994年起尝试声音装置的创作,所以对声音的表现成为他艺术创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在这种艺术作品中的声音体验中:声音作为一个物理变量,是创作体验中听觉审美的构成因素,它所牵连的知觉反应和情感反馈,客观地体现了聆听模式对认知心理的影响;声音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信息给予性,它为设计提供了一个听觉沟通的途径,声音在信息传达与交流中实现与听者的互动,并创造审美体验。所以塞莱斯特的这种创作方式更容易使参观者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一种交互式体验。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趋势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此地入耳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此地入耳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此地入耳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声音作品,是塞莱斯特自学生时代就开始思考的成果:“人们看马戏时,如果演员不慎掉落,观众会知道他出了差错,但当代音乐不是这样。人们很难分辨它是否精准,也没法明白作曲的关键点在哪儿。所以,我想做一些观众可以识别这些关键点的作品。”所以不论是在他的作品《此地入耳》还是《趋势》中,我们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们所听到的音乐的“关键点”。塞莱斯特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大部分的音乐人,最后的作品成果通常是提前做好的。但我认为,音乐,就是“当下”。举个例子,《此地入耳》中的声音,有鸟自己的声音,有它们触动琴弦的声音,那些自然的、不自然的声音,可能混为杂音,但伴随吉他声的回声,它们也会成为乐音。这种变化就很有意思。声音,在空气中无限地传播,直到我们听不到为止。艺术家希望检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点、场景或物体的音乐潜力,使观众的意识陷入那些不停地、偶然发生的运动和声音的无穷魅力之中。这种艺术形式呈现出来的声音在音乐领域被称为“偶然音乐”,又称“不确定性音乐”或“机遇音乐”,是指作曲家在创作中将偶然性因素引入创作或演奏过程中的音乐。“偶然音乐”强调的就是音乐发展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偶然音乐重过程轻目的,重音乐操作的偶然性而轻构架体系,拆除了音乐作品那种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统一性,破坏了音乐的逻辑性,将音乐的意义、价值彻底加以消解,从而导致了音乐创作完全成为一种无意识的“零度创作”,这种偶然音乐与艺术流派中的达达主义相似,都是一种反美学、反价值、反意义的艺术观。这种艺术形式的颠覆性也是塞莱斯特创作受到广泛认可的一大原因。在这场展览中日常生活里的声音在此承载着无限潜力,不断地偶然发声。这一次,塞莱斯特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独一无二的回旋坡道展厅和核心筒又将打造什么样独特的音乐建筑呢?观众届时可以来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现场,让我们在这个充满活力又孤单的“星球”上,共同捕捉声音的多样性、特殊性、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