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清廉国家如何演绎“人民的名义”?

2017-11-24青亭

公务员文萃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丹麦公务员

◎青亭

最清廉国家如何演绎“人民的名义”?

◎青亭

7.5万元,2005年时一位留学生向丹麦移民官员进行贿赂,这被称为丹麦“30年来最大宗贿赂案”。在丹麦,曾有人为提前拿到驾驶证,向承办警官送了500丹麦克朗 (约合500元人民币),事发后行贿受贿两方都被绳之以法。

近期,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引来收视狂潮,成为现象级作品。该剧的热播既反映出国民对反腐问题的关切,同时也引人深思:如何杜绝腐败?2017年年初,国际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发布的《2016年清廉指数》中,丹麦与新西兰并列世界第一,已是连续5年被评为全球最清廉国家。同时,丹麦也3次获评全球最幸福国家。

丹麦到底有怎样的“秘方”使国家如此清廉?

平等无处不在

腐败往往源于特权。在丹麦,崇尚的是人人平等,丹麦有一句俗谚,“不要认为你有什么特殊——你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这其中的“你”也包含着丹麦王室、政府官员。

丹麦王室居住的阿美琳堡宫,没有围墙,王宫的楼前、楼后和广场,人与车都可以自由通行。一切都和人们潜意识里的“皇家宫殿”的戒备森严大相径庭。在丹麦只有外交部部长以上高官正式访问丹麦,才能使用哥本哈根机场内的贵宾室,其他人一律过边防安检。

“透明国际”丹麦分部主席波尔·莫恩森说,“在丹麦,任何公民不需要为其合法享有的任何权利‘买单’。同样,你也不能花钱购买到你所不能合法享有的权利。”

平等往往和道德观念、廉洁和法制意识挂钩,为了让平等、反腐的观念深植国民心中,道德教育、廉洁教育和法制教育,是丹麦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为了扣好官员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初入公务员系统的年轻大学生会接二连三的进行廉洁教育培训,以使他们明了“腐败”的界限。同时,政府每年都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培训企业员工,加深他们对腐败的认识,并教他们如何应对腐败环境。为了平等,丹麦甚至“劫富济贫”。丹麦的所得税率高达50%~70%。通过高税收,重新分配财产和收入,以保证社会公平。因此,丹麦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几乎没有穷人,也罕见极端富有的大富翁。

系统的教育和平等的理念,再加上特有的文化和宗教传统,很大程度上有效遏制和减少了人们对金钱的欲望,腐败很难滋生。

反腐制度需细致

在丹麦首相府官网上,社会公众都能够看到公布的丹麦首相、内阁大臣每年更新其个人及配偶或同居伙伴的财务收益表。清廉不仅仅靠教育和平等的意识,还需要廉政制度建设做强有力的保障。完善的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是丹麦建设清廉社会的一项制度设计。

制度上对反腐败的重视,可以追溯到丹麦1849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这部使国家成为民主国家的宪法,对权力进行了分割,促成了独立的司法机构的建立并对立法和行政进行监督,从而为构建有效的反腐败机制打下基础。

而丹麦1955年推出的调查官制度也独具特色。由议会选出并直接对议会负责的调查官,专门听取公民对政府部门工作过失的意见,调查官员的舞弊事件,处理公务员的过失行为等。这一制度有效减少了官员的腐败现象。

在反政府腐败和商业腐败方面,丹麦2008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对行贿行为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企业若出于商业目的为政府官员安排旅行、特殊服务以及赠送礼品,都属犯罪行为,即便被对方拒绝亦视为犯罪。

历年来同样位列“透明国际”发布的清廉榜单的20名左右徘徊的日本,也在制度上做了大量的反腐规定,除了对公务员普遍行为规范的《国家公务员法》,日本还有主要规制公务员与利害关系人关系的《国家公务员伦理法》《国家公务员伦理规章例集》。后者堪称穷尽所有能想到的公务员违法乱纪行为,使公务员很难找到一点可以腐败的缝隙。比如,与本职有着利害关系的人打高尔夫球或玩游戏时的“费用均摊”也被列入禁止范围。

但和丹麦相比,日本有针对性的法规只适用于“一般职”的公务员,对各省厅的大臣、副大臣、政务官这些“特别职”官员则不适用,因此也难以有效遏制高级官员腐败。

高福利养廉

丹麦人的反腐与社会福利成正比,因此给予了国民强烈的幸福感。丹麦的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费。丹麦人一旦失业,最高可领取原薪资八成的失业救济金。得益于发达的经济,丹麦的公务员、公共雇员的薪酬也非常高,最低每月14000克朗,相当于10200人民币。

2015年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欧盟成员国的平均时薪水平为29欧元;而丹麦是这些国家中时薪最高的,平均时薪为40.3欧元。丹麦政府给公职人员的工资也不含糊,政府基本是高薪养廉。

作为全球知名的福利性国家,丹麦国民通过交税可以获得免费的教育、医疗和养老金等社会福利。虽然高额税收几乎达到个人收入的50%,但社会福利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谋生型腐败”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高福利大大压缩了腐败的边际收益。金钱的诱惑减少了,人们就更趋向于做他们感兴趣的工作。

当然,人口不多让丹麦在推行反腐和司法制度都相对容易。时任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也承认,丹麦在反腐败上的成功,部分归因于它的小。丹麦人口不到600万,推行反腐和司法制度相对来说更能成功。

而对于人口动辄上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大国来说,构建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体制、健全长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存在很大的难度。

但是,丹麦的经验无疑说明反腐败乃至实现“零腐败”,并非虚无缥缈的童话,有难度,但绝不是“不可能”。丹麦清廉的“秘方”或许能给予其他国家以借鉴。

(摘自《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人民的名义丹麦公务员
真相
篮球公务员
丹麦Skovbakken小学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新作《人民的名义》
公务员
丹麦圣诞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