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反腐败举步维艰
2017-11-24■肖剑
■ 肖 剑
乌克兰:反腐败举步维艰
■ 肖 剑
欧洲一项民意调查有两个问题:“欧洲最腐败的国家是谁?”“这个国家最大的敌人是谁?”前者的答案是“乌克兰”,后者是“腐败”。
对乌克兰来说,与腐败如此“密不可分”,真不是光彩的事。
透明国际组织曾公布过一份“贪污感知指数排名榜”,乌克兰在175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142,显示是欧洲最腐败的国家。乌克兰社会活动家沙帕提曾忧愤地称:“人人都在腐败,政客为牟取私利而推行所谓改革,其实全都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美国前助理国务卿更干脆称“乌克兰的最大敌人是腐败”。
最新的案例是,5月25日,乌克兰高等司法委员会发表声明称,著名法官阿图尔·叶梅利亚诺夫涉嫌在向其他法官分派商业案件时以权谋私,受到检方刑事调查。今年1月12日,他就因涉腐被停职3个月。这个年薪约1万美元的法官却富有得令人吃惊,戴着瑞士名表,家中现钞成堆。
打击腐败“最弱的一环”
法官群体在乌克兰的名声,这些年确实不佳。
2015年10月,时任总理亚采纽克曾透露有意开除9000名涉腐法官,今后只任命履历清廉者出任法官。不过,这一措施很快遭到质疑,许多人怀疑在整个司法体系未得到彻底整改的情况下,该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执行。今年1月,司法部长彼得连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我们都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不可否认的是,司法系统并不干净,收受贿赂、腐败、裙带关系等现象确实存在。”
是的,本应秉公执法、清廉自守的乌克兰法官群体,近年来是屡曝出腐败丑闻。
叶梅利亚诺夫算是典型。在调查过程中,他的资产状况引起强烈关注。迫于压力,叶梅利亚诺夫公开了自己的部分资产状况,即便只是部分,也已令人咋舌了。其财产申报资料显示,他2015年年薪为22.62万格里夫纳(1美元约合21.75格里夫纳),却佩戴着一块售价约3113美元的宝玑名表——光这块名表,就相当于其年薪的1/3,还买过一把售价约5173美元的卡宾枪。此外,他家中屯有大量现钞,包括本国货币格里夫纳和美元、欧元等多种外币,总额逾38.3万美元。
这样的富裕和豪奢,在普遍收入不高、生活拮据的乌克兰是不可想象的。
对此,检方怀疑,叶梅利亚诺夫存在以权谋私、以案捞钱的巨大嫌疑,怀疑其在向其他法官分派商业案件时存在暗箱操作,特意把某些案件分派给某些法官并要求他们做出特定的裁决。如有法官拒绝配合,他便利用职权设法把他们从相关案件中“剔除”出去,以便能够徇私枉法,操纵审判结果。
目前,针对叶梅利亚诺夫的调查仍在继续,他已被勒令不得出国。
不过,叶梅利亚诺夫却觉得“比窦娥还冤”,声称自己之所以能过上豪奢的生活,“完全是得益于前妻斯维特拉娜的资助”。斯维特拉娜确是一名成功的女商人,先前在顿涅茨克生活,后来迁居奥地利维也纳。叶梅利亚诺夫解释说,他需要飞往外地探视与前妻所生的3个子女,曾于2015年接受前妻提供的300万格里夫纳资助。“她是个富有的女子,拿得出这笔钱。她的收入一直都这么高。为了能够经常飞去探视女儿,我需要用钱,而我的薪酬不足以支撑这样的生活方式。”叶梅利亚诺夫说:“我没法告诉你,(她的公司)都在哪些方面赢利。反正事实就是,没有哪一项业务不挣钱。”
法官到底是法官,叶梅利亚诺夫解释得似乎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尤其是,他这样说没有“后顾之忧”,因为随着乌克兰危机爆发,东部的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自2014年起便武装冲突不断。所以,叶梅利亚诺夫说,前妻旗下公司的账目资料来不及带走,都留在顿涅茨克,这就意味着检方将难以进行调查取证,使得这桩令人疑窦丛生的案件陷入查无对证的境地。
法官腐败令人痛恨,同时也令政府在反腐败方面进行反思。今年4月,总理格罗伊斯曼就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我们打击腐败的努力中,最弱的一环就是乌克兰法院(法官群体)。”
从一方面的“最弱”反证另一方面的猖狂。
乌克兰中央银行最近就在多份声明中指称,央行在调查中发现了一系列“僵尸银行”,这些银行参与洗钱等犯罪活动,俨然成了某些政坛大佬、商界巨贾的“提款机”。然而,当央行试图关停这些银行时,司法系统却不断加以阻挠。正是由于多名法官就这些案件所作的裁决,至少12家“僵尸银行”僵而不死,得以继续运营,央行虽是“主管部门”却束手无策。
猖狂总得“管”。目前,乌克兰当局采取的一项反腐败措施就是要求申报资产。法官群体申报资产令民众吃惊,大约有30名法官承认拥有保时捷豪车,另有多名法官则被曝持有大量现钞。这显然极不正常。他们与叶梅利亚诺夫相似,年薪都仅在1万美元至1.3万美元之间,这些资产与其正当收入明显不成比例。此外,当局还取消了法官的司法豁免权,并撤销了议员指派法官的权力。国家预防腐败局、国家反贪局还分别就法官资产状况展开了独立调查。不过,有关人士拒绝透露受到怀疑的法官名单以及具体调查进展。
反腐败步履维艰
法官群体的腐败,仅仅是乌克兰腐败问题的冰山一角。这么多年来,不管政权如何更迭,腐败一直是这个国家“不变的旋律”。
国际透明组织曾发布过一份针对乌克兰国家廉政体系的评估报告,称该国的腐败是一个存在于公共管理各个层面的系统性问题,其中被民众认为高度腐败的机构包括政治党派、立法机关、警察机构、公共部门和司法机关。可见,尽管法官群体的腐败令人震惊,但相比其他机构的官员,它仍“忝陪末座”。
事实确是如此,乌克兰的腐败“源远流长”。自1991年独立以来,乌克兰的官员、议员以及商人之间便建立了一套复杂和有利可图的系统以侵吞国家财富。腐败更引发了民众的愤怒,并由此发生了两次革命。然而,革命后,腐败并没有被有效遏制,照样泛滥成灾。
总检察长办公室官员2015年时曾表示,在2010年到2014年间,官员每年“偷盗”的财富占国家总产出的1/5,这样的行为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亚努科维奇被推翻之时,央行还有价值18亿美元的黄金。2014年11月,央行本应拥有接近10亿美元的黄金,但却宣称黄金储备只剩下1.2亿美元,且无法为黄金储备的“消失”作出解释。更令人吃惊的是,央行在奥敖德萨地下室所储备的金条被发现是被涂成黄金颜色的铅条。同样令人匪夷所思的咄咄怪事是,总统波罗申科的一名助理表示,2014年仅仅从军队中被盗走的金额就达4.5亿美元,占同年军队预算的20%-25%,与美国2015年捐赠给乌克兰军队的金额相捋。他承认,在国防部存在着“完全的腐败”。
政府官员以及法官群体的腐败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形象,也严重破坏了商业和金融环境。“僵尸银行”的“顽强存在”就是明证,国家反贪局顾问鲍泽估算,猖獗的腐败致使国家财政“每年至少被侵吞十几亿美元”。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明确表示,给乌克兰的贷款中,下一批175亿美元款项能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乌克兰当局的作为。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呼吁乌克兰国家预防腐败局、国家反贪局这两大反腐机构展开更紧密的合作,从而更有效地整治腐败,并敦促乌克兰6月底以前通过立法,以便设立一个专门的反腐败法庭。
然而,积重难返,推进反腐败谈何容易。
反腐机构官员透露,他们在推进反腐败过程中遭遇了巨大阻力,既有来自政府高层的,也有来自议会的。国家反贪局局长斯内克说:“我们感觉到,未经改革的旧制度正在顽固抵抗。”
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乌克兰不少寡头和政客对司法制度具有重要影响力,盘根错节的腐败利益难以撼动,上层仍然缺乏决心,以致反腐败举步维艰。议会反腐委员会成员索博列夫甚至说:“议会和总统办公室均缺乏足够的政治决心去建立真正的司法公正。”以至于反腐机构一面是缺乏担当,不敢作为,一面也像法官群体的腐败一样,检方近年来也有多名重量级人士涉腐。2015年7月,总检察长办公室下属调查部门负责人沙帕金和基辅地区前副检察官科尼茨因涉嫌受贿等被捕,还被查获40万美元现钞、65颗钻石和一把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这两名被调侃为“钻石检察官”的人,结果竟“皆大欢喜”,获得保释后案件也不了了之。
不久前,就在当局开展反腐败专项行动时,一项议案又引发了争议。反对者认为,这一议案一旦获议会通过,将意味着代表既得利益的某些政府部门有权从国家反贪局手中接管某项反腐调查,从而有可能造成相关调查不了了之。观察人士形容这项议案犹如为涉贪的政商大腕提供了一把“保护伞”,对国家的反腐败可谓一记重创。
5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乌克兰事务的官员范勒登向格罗伊斯曼递交了信件,敦促乌克兰当局确保国家反贪局的反腐行动不会受到干扰。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一些国家的施压,乌克兰议会5月17日终于决定暂时搁置这项议案。
这也算是“形势比人强”。但是,仅观乌克兰独立尤其是革命以来的历史,人们对它的反腐败仍然不得不疑虑重重,想“删除”文首那两个问题令人尴尬的答案,恐怕还任重道远。
(责编:许树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