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执纪决不能做“夹生饭”
2017-11-24杨丽波
■ 杨丽波
监督执纪决不能做“夹生饭”
■ 杨丽波
2016年12月的一天,一件反映村干部假移民的问题线索批转到我们纪检监察室。虽然这本是一件指向明确、案情单一的问题线索,但二十多天的调查过程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真的是水库移民吗?”
“我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移民。”
“你祖父叫什么名字?”
“我的祖父名叫肖某灿,因为祖父去世较早,我对他没有多少印象。”
面对调查组的提问,被反映人肖某朝明显有着心理准备,在提问涉及一些实质性问题的时候,总是以不清楚、不知道为由,回避调查,存在侥幸心理。
第一次谈话以失败告终。肖某朝的移民档案显示,他的移民依据是陕西省朝邑县“肖某灿”的水库移民资料,“肖某灿”是其祖父。那么,“肖某灿”与肖某朝之间的关系就成了解开问题的症结。
我们在前期进行了小范围的走访调查,但因肖某朝的父辈已于上世纪80年代先后去世,祖父去世更早,村里基本没有人能够说清其家庭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决定单刀直入,寻找突破。显然,我们把问题设想得过于简单了,案件一时陷入困局。
面对困局,我们决定扩大调查范围,从“肖某灿”移民资料的来源、被反映人肖某朝的移民申报细节、户籍原始底册等方面深入调查,并在必要时进行跨省取证。
随着调查的深入,基本能够确定肖某朝利用与己无关移民资料取得移民资格的事实,可是还有部分疑点没有找到证据的支持。调查期间,肖某朝多次主动要求取消自己的移民资格,请求案件不要继续往下查了。在这种情况下,案件突破已经不成问题,但因跨省取证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证据不完善,会不会给案件留下“尾巴”?这是审查组每一名同志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查清事实,用证据说话,不办糊涂案,不做‘夹生饭’!”听取案情进展情况汇报之后,委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即安排人员分成两组共同行动,一组到陕西省进行跨省取证,查清肖某灿的有关情况;另一组继续深入排查,查清被反映人的祖辈什么时间落户芮城,防止出现“假档案真移民”的问题。
随着跨省取证和深入调查的顺利推进,证据链的不断完善。一天下午,我们与肖某朝再次进行了谈话。
“肖某灿的移民档案显示,他移民搬迁之时仅有自己一个人。况且你算一下他的出生年月跟你伯父的出生年月,二人相差几岁,他可能是你的祖父吗?”在简短的开场白之后,我和审查组组长相互配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二人相差6岁,肖某灿不可能是我的祖父,与我没有任何关系。”面对提问,肖某朝低下了头。
“从掌握的情况来看,在前期移民登记时,你就拿到了肖某灿的移民资料,但你迟迟没有给自己及家人办理移民登记手续,直到后期移民补登工作期间,才进行的移民登记,显示出你也进行过思想斗争,作为一名老党员,说明你还有着一定的党性原则。现在,面对组织的谈话,你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审查组组长趁热打铁地问道。
几分钟的沉默之后,肖某朝交待了自己的问题,承认自己祖父名叫肖某盛,在三门峡库区移民搬迁之前的十几年就已经落户芮城县,自己不是水库移民后代。案件突破之后,我们立即深入乡镇对其亲属进行了取证,虽然取证结束已到凌晨时分,但审查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胜利的喜悦。
最终,肖某朝因用虚假资料为自己及亲属办理移民登记手续,以及套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违纪行为,受到了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
2017年4月,随着工作的调整,我走上了派驻纪检组长的岗位。新的起点,新的挑战。虽然这起案件已经过去几个月,但委领导那句“不办糊涂案,不做‘夹生饭’”的话语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我相信,监督执纪不做“夹生饭”这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应该是一个纪检人应有的担当,只要心怀一份忠诚,坚守一份责任,我们一定能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作者系芮城县三门峡库区管理局纪检组长)
(责编:啜广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