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同样10美元,花与不花看心情?
2017-11-24郝旭光
文_郝旭光
“心理账户”:同样10美元,花与不花看心情?
文_郝旭光
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人们对路边的1元硬币看都不会看,而对抢微信红包的1元钱却乐此不疲?男人不舍得买一件千元左右的衣服,妻子用家中存款买下了这件羊毛衫作为生日礼物,他却非常开心。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提出的“心理账户”。
人们在决策时通常不是将决策的各方面综合起来考虑,综合计算各方面得失带来的效用,而是将问题的各方面分开考虑的现象,被称为“心理账户”。
理查德·塞勒于1980年首次提出“心理账户”的概念,认为个体的消费决策行为之所以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个体潜意识里存在“心理账户系统”。个体在消费决策时把过去的投入和现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以便衡量决策的后果。这种对金钱分门别类地进行分账管理和预算的心理过程就是“心理账户”的估价过程。
情景A:假设你已决定去剧院看一场演出,票价是10美元,在你到达剧院的时候,发现自己丢了一张10美元的钞票。你是否会买票看演出?实验表明,调查对象为183人,88%的调查对象选择“会”,12%的调查对象选择“不会”。
情景B:假设你已决定去看一场演出,而且花10美元买了一张票。在你到达剧院的时候,发现门票丢了。假设你的钱足够,演出的曲目你不知道。如果你想看演出,必须再花10美元,你是否会买票?调查对象为200人,实验结果表明46%的调查对象选择“会”,54%的调查对象选择“不会”。
按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这二者的期望效用,都是损失了10美元,为何结果如此不同?这就是“心理会计”在起作用。
A情景下丢失的现金与买门票的钱分别被记入不同账户。相当于“钱包”受到了意外损失,与门票以及看演出本身没有关系。现金上的损失没有被记入看演出的账户,因此它只是导致人们感觉变得穷了点,而不会感觉看演出的成本过高。而且,应该买一张票,否则,前面10美元就白丢了。背后反映的是承诺的升级,前面已有资源投入,在未来的决策中,再投入资源,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证明前面的投入资源的决策没有错。
B情景下第一张门票与第二张门票被记入同一账户。买第二张票,意味着花了20美元看演出。即门票丢失时,相当于本来的“看剧账户”忽然遭受损失,人的感觉更可能是“我如果继续坚持要看,就相当于花了多一倍的钱买了一张票”,由于“超支”,最终导致大多数人选择放弃看演出。
这反映出在决策时,人们思考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并且决策时不是进行理性分析,而是受到情绪的影响。(作者为对外经贸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