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11-24时向东叶协锋邵惠芳王静
文/时向东 叶协锋 邵惠芳 王静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文/时向东 叶协锋 邵惠芳 王静
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出发,分析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即缺乏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总结了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系统地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策略。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习者在学业、情感和人格上的健康发展。而衡量教育目标达成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培养出来的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国内外教育界大多是把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概括为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育人环境,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
目前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宽广的知识面、坚实的基础知识以及较高的素质。显而易见,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教育观念要与教科研活动相结合,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参与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潜能。发挥高校科技资源集中整合优势,通过实现大学教、学、研一体化,形成高校教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联动机制,使高等院校真正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努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执教水平
大学的教学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实现这一理念最重要的条件是“大学的教师队伍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教师如果只会照本宣科,没有创造性是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的。高等学校不仅是教学的阵地也是科研的沃土,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有利于教师学术科研水平和执教水平的提高。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教师的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和技术条件;倡导积极的文化观念,树立争鸣、争强、争新的文化氛围;加强科研骨干的培养,形成研究梯队,不断开创科研与创新工作新局面。实行民主化管理,尊重独创性,鼓励多样化,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对教育实践中各种问题积极思考,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三、树立正确、先进、创新的教育观念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创新教育是一种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和创新能力开发的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练习,开展各种创造性的活动,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们也只有接受创新教育,进行创新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迅速地接受新知识,创造世界,创新生活。
四、加大教学实践活动的力度,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
强调教学实践环节,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调动创新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李政道说:“基础科学清如水,应用科学生游鱼,产品科学鱼市场,三者不可缺其一。”教学科研实践活动是教师教育实践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创造性本质的重要表现。要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设备,提倡实验教学和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加强学校统筹建设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其社会实践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我们要不断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政策,建立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培养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52.
[2]贺国庆.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8.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