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论速览

2017-11-24

新闻前哨 2017年12期
关键词:跨界传统媒体媒介

非线性传播对信息接受者的挑战

陈力丹在《新闻记者》撰文认为,互联网传播已经完全颠覆了大众传播的线性模式,成为典型的动态、开放、非线性传播的混沌系统。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积累。当今的日常生活、公私领域已经意象化、符号化,进而景观化了;社会生产成为意象符号、景观的生产过程。网络的虚拟世界,已经作为一种“第二自然”的环境统治着网民。互联网传播的普及,使得大众传播的线性传播顺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转变为非线性的,信息接受者面临着下面几个方面的挑战:

1.原有社会图景的肢解。

这里的“社会图景”是指个人对社会一种大体的全景式认识。大众传播时代,人们对于社会图景的认识直接来源于线性传播的大众媒体。由于基本依赖大众媒体的把关人,从而形成了较为相似的社会图景。而互联网在内容和时间的非线性传播,使得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求获取信息和知识。新的获取会同原有的社会图景形成对比,人们可能增强自信并且开始质疑权威,原有的社会图景被新的社会图景替代。

2.阅读模式的变化。

大众传播时代的信息接收,无论在时间还是内容上都是线性的;互联网传播的非线性改变了原有的阅读模式。找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通过搜索引擎可以迅速查看到某篇文献,通过页面“查找”可以直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观点和字句,于是“跳跃式阅读”成为可能。跳跃式阅读改变了人们原有逻辑性的、有条理的信息接收。这对网民是福是祸,需要认真对待。

3.信息中间商的控制。

互联网的非线性造成大量的信息重复和自相似性信息的存在。这类信息 (冗余信息)保证了网络数据的安全,但也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基于智能筛选机制的信息中间商出现了,他们通过大数据、用户行为偏好等方式对用户的各种信息进行精确过滤和筛选,帮助用户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种信息过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在非线性传播顺序下获取信息的需要,但同时也对用户形成了新的控制。这种控制表现在多方面,有可能被过滤掉了某些更为重要的信息。这种过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认知产生影响,控制了用户对于某些事物的认识。

4.传播顺序的打破。

传播技术的急速变化、商业文化的入侵、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使得新闻与其他信息的边界正日益模糊。传播顺序被打破之后,传统新闻网站的新闻报道呈碎片状,各类消息混杂在一起,常常自相矛盾,很难区分。比如2014年的马航事件中,各种信息混杂,虚假信息不断。PS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有图有真相”不可靠了。

融合报道的融合路径

彭剑在《新闻与写作》撰文认为,融合新闻不仅构建新闻传播的新规则,也改写了线性叙事和单向传播的秩序,成为人们认识社会和世界的新载体和新方式。当前,传统媒体做好融合报道并非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融合新闻的创新需要从传统媒体自身面临的挑战着手,从挑战中抓机遇,从困境中找办法。

1.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1)新的时效性原则——原有传统的时效是以截稿时间来计算和要求的,当晚截稿,凌晨见报,时差相对较长。而当前新闻报道的时效原则完全被以新媒体的“即时、即刻、在场”为特征的传播取代。这是两套不同的规则、不同的系统、不同的时效要求,这个规则一变,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上存在巨大缺陷,十分被动,而融合报道则可利用新技术的“全时性”采访报道能力加以弥补。

(2)新的信息呈现方式——新媒体以可视化、数据化和智能化为主的呈现,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新的信息呈现方式要求传统媒体运用融合报道进行传播手段的创新。

(3)新的事实之网的构建——传统媒体“事实之网”的构建是通过权威信息源、记者采访、编辑把关、现场求证来实现,但这个构建流程非常长。而新技术完全不同,通过“先出版再过滤”,再以现场连接、圈子转发、分享、自我求证来构建事实之网的。传统媒体要跟上这个新节奏,需要融合报道的时效作为保障。

(4)新的意义分享与体验——传统的受众处在“单向传播”制约之下,而当前读者要求的则是“对等参与”、“适时共享”和“深度体验”。而唯有采取融合报道才能满足这些需求。

2.新媒体的冲击问题非常紧迫。

传统媒体怎么转、怎么融?并没有现成路径。我们的理解是:学习借鉴新媒体之长,即融合新媒体之长。简单地说主要在于五个方面:

(1)融社交之长——传统媒体要融新媒体的社交之长,成为让人们联系在一起的渠道力量,社交传播就是最重要的关系传播、圈子传播,这是新媒体特有的,要充分发挥社交传播的凝聚力、黏合力。

(2)融互动之长——传统的单向传播,被对等参与取代。传统媒体要学习借鉴利用新媒体互动交流之长。

(3)融对话之长——新媒体是对话型媒体,传统媒体要发挥新媒体促进对话交流、增加亲和力的长处。

(4)融参与之长。传统媒体要发挥新媒体对各种新闻事件的报道参与、活动参与、兴趣参与、包括政治参与之长等。

(5)融体验之长——新媒体更容易带来各种阅读体验,这能让读者成为共创型、体验型的参与者,传统媒体需要创新性地运用新媒体,去营造出各种想象的共同体、情感的共同体、行为的共同体,进而建立有凝聚力的媒体社区。

“VR+新闻”:新媒体时代的新探索

张瑞峰在《视听》撰文认为,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的诞生,对传媒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VR+新闻的出现,丰富了传统新闻业的新闻报道形式。未来传媒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沿性技术的发展 “VR+新闻”的模式不仅契合了VR产业发展的方向,改变了新闻的传播形态,也对未来的传媒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但是,VR技术和新闻报道的融合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它们二者如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1.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

独具特色的内容是媒体的源头活水。没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再先进的VR也只会是亮丽的外包装。每一种新闻媒介都要有与之匹配的呈现风格,报纸以文字为主,视频以图像为主,发展到微博、微信则要求短小精干、图文并茂。VR也是如此,要结合VR的传播特性和形态,对内容进行加工,让其与这一新平台相匹配,让受众欢迎,才能让自身掌握新闻传播战场上的主动权。

2.尝试跨界相融。

当前,各行各业都提倡“跨界组合”,演员跨界歌坛、歌手跨界小品、小品跨界电影,各种娱乐形式的组合充分展现着一位演员的综合实力。媒介传播也在跨界组合,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日报“两微一端”上发表问候语音来说,以“总书记给你来电话”的方式吸引读者,而且,内容还可以在各类新媒体上同步传播,比如各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互联网跨界运营平台等,读者还可以自行分享。如果没有这些媒介平台的“互助”相融,仅作为纸媒的人民日报不可能创造这样的传播奇迹。因此,VR技术在与新闻的融合过程中,也应尝试各种媒介载体的跨界相融,将会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时代舆情应对之策

张平、王文健、王立坤在《网络传播》撰文认为,面对网络舆情的爆发,应当做到理性应对,积极引领舆论走向,要主动公开信息,充当探求事件真相的角色,在众多非理性言论面前,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努力不被卷入循环旋涡当中。

1.参透网上易关注点,引领网民成为正面声音的自愿传播者。

在舆情传播过程中要勇于作为、善于作为,把那些具备形成舆论热点潜力的事件加以挖掘和再加工,将积极正向的好声音推向舆论场中央。

2.以静制动,“让新闻再飞一会儿”,也是舆情应对的良策之一。

对于一些“爆热款”舆情事件,务必遵循其传播规律,避免因单纯封堵激发“逆反效应”,不妨任由广大网民去评判,让舆情事件在网上自然消亡。经过一

段时间的沉淀,偏激声音将会逐渐丧失生命力,理性的评论观点将会占据主流。

3.打造青少年新媒体宣传平台,大胆运用灵活的宣传方式和手段。

“95后”“00后”逐渐成为网络主力军,要充分利用青少年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等特点,倾力打造针对青少年的新媒体宣传平台,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并运用体验式、参与式传播手段,调动青少年网民参与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信息筛选辨识能力和负面信息抵御能力,自觉自愿传播网络正能量,给网络带来柔和清流。

4.主动运用互联网,共同呵护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

应提高与青少年接触最紧密的学校、老师、家长的网络意识,鼓励他们对新媒体不规避、不恐慌、不排斥,主动拥抱接纳网络时代的舆论环境。通过巧妙运用网络平台,让互联网服务青少年,用正能量滋润青少年的心田,发挥更多更大的积极作用。

中国媒介融合发展路径

宫承波、郝丽丽在《当代传播》撰文认为,中国当前的媒介融合实践本质上与十几年前数字报业理念并无太大差别,需要从革新指导理念方面入手,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媒介融合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开创新的组合形式。

近年来中国媒介融合的诸多举措:发展两微一端、运用VR/AR技术、启用新闻机器人、挖掘大数据、试用中央厨房等种种举措,看似基本覆盖了所有的融合创新形式,打破媒介边界。创新必然是用新生产函数替代旧生产函数,是一种彻底的革新,但如今媒体产业的生产函数并未发生改变,新媒体在体制内以及生产过程中仍然处于副线地位,没有实现市场的成功占有。

2.媒介融合不必一味地做加法,要适当地做减法。

如前所述,如今媒介融合逐渐走入一个误区,在一种媒体的身上不断添加另一种或几种媒体属性,让每一种媒体都成为全媒体,这种不断做加法的方式使得传统媒体是在负重前行,用间性思维角度来审视媒介融合过程则要适当地做减法。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变化减法,意味着新旧媒介间不再是简单的属性叠加,而是一种互补增长互渗互融的关系。

3.媒介融合是一个在冲突中对话在协商中共谋的动态发展过程。

猜你喜欢

跨界传统媒体媒介
跨界
跨界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