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新闻的“软”表达
——基层媒体时政报道表达方式创新刍议
2017-11-24马大军赵先忠
◎马大军 赵先忠
融媒体时代,以互联网网站、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直播、博客、微信等为代表的视听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充分满足着受众的多样化传媒需求。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需审视自身的优劣势,进一步创新时政报道表达方式,以更好地履行党和政府赋予的舆论宣传神圣职责,不断增强自己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一、转换视角,增加时政报道的贴近性
目前,基层党报对于会议的报道往往是前面排列着长长的参加会议的领导的名单,然后是一段领导讲话的“摘登”,或者是一段会议材料的 “选编”,语言干巴、内容空洞。碰到年初或年末的部门工作会议,报道出来的内容经常和往年大同小异、相差无几。甚至有常年做时政新闻的记者把往年的稿件进行“复制”后,简单改动后就可以完成工作。
显而易见,基层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问题在于,报道通常是以领导视角进行政府各项活动报道,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实践,不接地气。
那么,什么样的时政新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呢?是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人和事。领导的活动、政府的会议、部门的工作都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人们需要知道的是:这次招商引资或新签约的项目,究竟提供了多少就业的岗位,自己能否从中受益。此次会议中,是否有解决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有没有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案件,以及政府又给我们涨了多少工资、精准扶贫又有什么利好政策、本地有没有发生禽流感疫情等等。只有这样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才是人们所关注的,也只有这样的报道内容才能加强人们对新闻媒体的认同感。
在新闻创新的道路上,内容为王永远不会过时。时政新闻记者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努力树立平民意识。要坚决摒弃高高在上、空话连篇旧有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在强调宣传政策、指导工作的同时,充分挖掘淹没在公文化模式化的领导讲话和会议程序里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有用信息,进行聚焦、放大,充分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
时政新闻记者还要向新媒体学习,尽快树立用户思维。一切从受众出发,要根据领导参加活动内容的重要性进行选择性报道,对领导活动和会议性报道,尽量少报或不报程序性活动和内容。要按新闻规律办事,尽量做到篇篇都有新东西,或侧面突出有新意的内容。
二、讲好故事,增强时政报道的可读性
时政新闻涉及的不是领导的活动,就是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会议,往往和重要的法律法规、政策相关,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权威性。这种严肃的面孔,让人感觉十分生硬。
其实,时政新闻也可以向民生新闻学习,把新闻做的软一些,尽量地人性化、趣味化和形象化。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版面、文风等多方面加以改进。版面上,尽量要求文章写短,注重标题的准确、文字的精炼,长文章都有编者按或阅读提示,同时辅助一些图片、图表,尽可能让读者轻松“悦”读。在文风上,尽量把华而不实、毫无实质性内容的讲话删去。再就是要增强报道的生动性,采访中注意捕捉细节,从人性化的角度进行报道。民生新闻之所以好看,是因为“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
优秀的新闻作品听起来都是好听的故事,时政新闻也是如此。在这方面,“华尔街日报体”可以部分借鉴。华尔街日报体是《华尔街日报》常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多运用在非事件性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中,以引人入胜、趣味盎然的人物和故事开头,在自然过渡、层层递进,逐步把所要交代新闻主题和盘托出,最后又呼应开头,回到开头的人物或故事上。
党报的时政新闻如能适当运用“华尔街日报体”来进行时政新闻报道创新,就可能将一些枯燥的硬新闻写成可读性、趣味性的软新闻,让时政新闻变得更好看耐看。
三、新闻“落地”,增强时政报道的服务性
会议新闻是一座新闻富矿,这是新闻界的共识。抓好会议报道的写作,也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差的问题。创新时政新闻报道,需要相关记者在参加各种会议时不能一味依赖会议材料,而要认真听会。很多领导在会议上都会说一些讲稿外即兴发挥的东西,记者可以在领导讲话以及会议材料中寻找最有关注度的点进行 “落地”采访,了解这个最有关注的新闻点背后的东西,并采访和这个新闻点有关的人和事,努力做到新闻“落地”。
时政新闻报道要架起百姓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制度、措施,包括这项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出台带给老百姓的影响,百姓想享受这项政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咨询、怎样办理,乃至这些政策开始实施后的落实情况等等。作为一个接地气的时政新闻记者,应该根据读者需要进行必要的解读,进一步地做好延伸性采访报道,让体现在版面上时政新闻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服务性。
每年的“两会”,地方主流媒体都会组织代表委员和会外专家,就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报告以及各种法律草案、重要议案等进行详细解读,在解读时,往往会找一个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切入点”,让新闻“落地”。
另外,做好主题新闻和深度报道,也是地方媒体解决时政新闻悬空的重要手段。时政新闻记者应围绕关系全局的“热点、难点、疑点”,开展持久、深入的主题报道;围绕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做好深度报道。要榨干新闻中的每一条信息和线索,从一件事延伸出去,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报道,让读者阅读新闻后不留遗憾,求得最大的认同。
四、抓住细节,增强时政报道的亲和力
新闻的力量和冲击力在于其个人化,就是以新闻人物的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一张有血有肉的面孔、一段让人感触至深的言语,或者一个举手投足间的细节,都是吸引读者的新闻核心要素,可以使偏硬的时政题材得以“软化”。
党报时政新闻要创新,应该从采写开始对领导活动稿件进行改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要只记录领导说的话,还应该注意捕捉领导的表情、手势、动作乃至着装,从这些侧面反映领导的一些特点和感性的东西。
同时,不应把关注点只放在领导身上,领导该次活动的目的、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应该成为记者的关注点。领导到某个地方检查工作,很多时候都有可供记者解读的相关信息,相关新闻报道应该用心地解读出领导活动背后的新闻。如果这些方面在时政报道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这样的时政新闻报道无疑将以其厚实的信息量受到读者的青睐。
总之,对党报来说,时政新闻报道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地方党报的拳头产品。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时政新闻报道,强调时政新闻报道的指导性、贴近性、可读性、服务性,才能不断满足受众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增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
(荆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