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罗老师逛美术馆

2017-11-23子一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7年11期
关键词:展品美术馆爸爸妈妈

如今,爸爸妈妈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艺术这门课当然不能少。花钱花精力去早教机构学本事是一个方法,除此之外,带着孩子走进美术馆,也是一种提升艺术修养的好办法哦!那么美术馆怎么逛,看什么?今天,我们特地采访了罗贯庭博士,爸爸妈妈的疑惑,就让罗老师为我们一一解答吧!

专家介绍:

罗贯庭,台湾艺术大学硕士、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台湾成长文教基金会艺术顾问、touch BOX小创客艺术总监、精中国际儿童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专长于艺术创作与教学,从事艺术教育、课程研发、师资培训等工作二十余年,目前仍是持续创作的艺术家,同时致力于艺术教育之学术研究。其艺术研究包含美术、绘本、剧场等范畴,力求将儿童艺术教育转化为轻松容易的视频教学与教具产品,以多维度实现艺术教育。

(专家介绍找空的地方放即可,最前面和最后面都可以。)

《为了孩子》:现在的美术展种类繁多,内容也五花八门,家长该如何给孩子挑选展览呢?

罗贯庭:一个展览能够呈现,都是经过策展人的努力奔走与精心规划的,所以我相信,每一个展览对观赏者来说,或多或少都是有启发的。孩子如果已经习惯去看展览,妈妈只要注意一件事情,就是展览的内容是不是有年龄限制。如果有,那么我们就避免。但其实,只要是大众都可以欣赏的作品,孩子都可以看。有时候,爸爸妈妈会比较介意裸露的人体,但这只是大人自己觉得怪怪的,在孩子眼中,它们就是个人体,是一件作品,与一个苹果、一只兔子没有差异。

《为了孩子》:孩子几岁后适合去美术馆看展?

罗贯庭:在国外,许多家长会推着婴儿车带孩子去看展,一两岁的孩子当然看不懂,但重点在于给孩子一个新的感受。其实,爸爸妈妈不必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判定何时能看展,关键还是要看孩子的状况。他自控能力够强了,能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吵闹了,就可以去了。一般三四岁,就可以开始尝试。另外,看展看多久,那就要看孩子的体力了,能走多久路就看多久展,千万不要强求他看完所有展品哦!

《为了孩子》:第一次带孩子去看展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罗贯庭:如果孩子没有看展经历,不要一下子带他去看大型展览。我们可以慢慢来,循序渐进。可以带孩子进有免费展览的美术馆,只看一两件展品,那样家长也不会心疼门票钱。比如,找个周末带孩子先在美术馆的广场上玩,玩累了,再进美术馆吹空调,上个洗手间,让孩子渐渐熟悉这个空间,然后再顺便和孩子一起找找大厅里的展品,一起欣赏、讨论一番。此时,孩子会相对安静些,不会在美术馆里乱跑,因为精力都耗在之前的广场上了。记住:看的展品不求多,看一两件,就可以离开了。这样做能让孩子留下美好的印象,说不定下次你问孩子:“周末想去哪儿?”他就会跟你提议“美术馆”哦!

温馨小贴士:

美术馆的参观礼仪早知道

去美术馆前,一定要让孩子了解美术馆的参观礼仪。

在美术馆里,不能随意奔跑,不能大声喧哗。如果要和爸爸妈妈交流心得必须小声讨论。有些展馆会有语音导览,请正确使用设备。如果是自己手机上下载的语音导览,建议戴上耳机收听,免提播放会影响其他观众。

在展馆里,请不要吃零食,喝水也不行。如果孩子饿了或渴了,可以带他到展厅外的休息区域吃东西。

有些美术馆是禁止拍照的,有些是禁止用闪光灯拍照的。可以事先就让孩子认识并学会识别这些标志,现场严格遵守。不妨让孩子做你们的小小监督员,这样他会更自觉的。

美术馆的展品有些是禁止触摸的,有些展品是需要观众参与互动的。孩子不一定能注意到,爸爸妈妈应该注意看艺术品上的标示,及时提醒孩子。

“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如果简单地告诉孩子,他们未必能一一记住,爸爸妈妈可以把“为什么”告诉孩子,以加深印象,比如闪光灯会破坏艺术品;手上有汗或者污渍,摸了画,画就会被弄脏弄破;展区里吃东西,碎屑掉在地上会引来虫蚁,虫蚁会破坏画作,等等。

《为了孩子》:带孩子去美术馆看展,要准备些什么呢?

罗贯庭:爸爸妈妈可以事先做些功课,搜集一些与展览相关的图片,在你们的亲子时间,和孩子一起欣赏,等孩子到现场看到展品时,他会很兴奋:“这个我看到过哦!哇塞,这个雕塑原来这么大呀!”一方面,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加深印象的机会,另一方面,孩子在展览现场看到自己见过的展品,会觉得像遇到一个老朋友一样,会开心很多,这样也能增加孩子看展览的兴趣。

如果是某个艺术家的单独展览,爸爸妈妈可以提早一天给孩子介绍一下艺术家的生平。不用非常刻意,像上课一样的话,孩子会不愿意听。不妨选孩子睡前故事的时间,给孩子讲讲艺术家的故事,一定会勾起孩子看展的兴趣!

进展馆前,可以拿一下导览图,每个展厅里的重点展品,这里都会有介绍,每个展的展品有很多,带着孩子很难全部看完,与其走马观花,不如一起找找导览图里特别推荐的展品,深入了解一下。有些美术馆会特别为孩子准备“学习单”,里面会有各种小游戏,也可以跟着“学习单”走一圈,蓋章、连线、涂鸦……都是孩子喜欢的小游戏,能为你们的美术馆之行增添不少乐趣。

至于物品方面,可以给小年龄的孩子准备一辆宝宝推车,孩子累了可以在车里休息。带个保温杯,这样孩子可以喝到温水。给孩子准备一件外套,一般美术馆为了保护展品,室温都会相对较低。给大一点的孩子准备一个相机,把闪光灯关了,让孩子拍下自己特别喜欢的场景,不一定是拍作品,也可以拍展厅里的告示、角落,甚至是其他观众。纸和笔也可以准备着,孩子想画的时候,你随时可以提供,记得带一块硬的小画板,这样站着坐着,都可以马上画起来。

《为了孩子》:有时候,我们能在美术馆看到孩子们的儿童画展,那么在看孩子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时,有什么区别吗?需要有不同的引导方式吗?

罗贯庭:作品就是作品,不分大师的和孩子的。从欣赏层面来讲,并无区别,我们面对一件艺术作品,就是去仔细看,慢慢与作品产生联结,从而引出自己的想法。面对大师的作品,爸爸妈妈可以提前让孩子了解大师的背景,孩子看的时候,能和大师更贴近。看孩子作品,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引导:“你看,这是一个和你年龄相仿的孩子画的,如果是你去创作这个主题,你会有哪些想法?”看展不仅仅是看展,如果爸爸妈妈能让孩子和作品有更多交流,能让孩子借着作品迸发出更多的想法,这样才更有趣味。endprint

《为了孩子》:在美术馆看展览,爸爸妈妈应该如何与孩子交流?

罗贯庭:这个并没有标准答案。不过有几个误区需要提醒家长——

①不要摆出一副很权威的架势,不停地给孩子灌输高深的“艺术知识”。枯燥的讲解会让孩子对艺术本身失去兴趣,不妨放下“权威”,尊重孩子,听听他对作品的看法,甚至可以把“带路”的权力也交给他……当孩子遇到问题了,家长再耐心地一一解答,以孩子为中心的参观,能让他爱上美术馆。

②不要拿展品和孩子的作品进行比较。在美术馆,时常会听到家长这么对孩子说:“看看这个画,画得多细致,多有层次,色彩多艳丽,你要好好学!”偶尔一句,孩子或许会接受,如果全程都是这样的“数落”,恐怕孩子以后就再也不要进美术馆了!

再多提醒一句,美术馆里禁止喧哗,和孩子现场交流要小声再小声哦!

《为了孩子》:看展期间,如果孩子突然吵闹着要回家,怎么办?

罗贯庭:这要看孩子多大了?吵闹的原因是什么?确认清楚,才能解决问题。

如果是小年龄的孩子因为体力不够,我还是建议离开,家长不要心疼门票钱,让孩子保留对美术馆的美好印象是第一位的。

如果是大年龄的孩子,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参观经验,那么你需要评估一下自己的参观计划,看看是否参观时间及线路超出了孩子体力,如果是,那么跟孩子商量一下,再看一个或两个展品,我们就离开,这样做一来可以让孩子的要求得到满足,不至于对美术馆产生厌恶感,二来也让孩子的意志力得到了一定锻炼。如果大年龄的孩子刚刚才进馆,只是无理取闹,那就得做做规矩了,可以跟他说:“你不想看,可以,但不能影响爸爸妈妈的参观,更不能影响其他的参观者,如果你要哭闹,那就在洗手间里哭闹,等爸爸妈妈看完展了,来跟你汇合,我们一起离开。”当然,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家长可以在暗中观察并保护孩子。

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希望家长要避免,就是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带孩子出去吃冰激凌。这种情况如果一次次发生,孩子就会觉得,去美术馆只要闹,就有冰激凌吃,这个错误的逻辑会让你们离去美术馆的初衷越来越远哦!

《为了孩子》:看展后,可以和孩子进行哪些延伸活动?展后小卖部里的纪念品有哪些值得买?

罗贯庭:现在不少展览的最后部分都会有适合孩子的手工小作坊,如果你们不赶时间,不妨玩一玩,工作坊的内容或多或少与展出的内容有呼应,能強化孩子之前所看的内容。

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和孩子一起聊聊之前的所见也是个不错的延伸活动。“刚才的画展,哪些地方你觉得有趣的?”“你最喜欢哪幅画?”“刚才居然有人在展厅里打电话,还那么大声”……各种话题都可以聊。有时,我们会期待孩子看完展之后,能有一些自己的创作,但如果一下子就让孩子画刚才看到的画,或许孩子会有压力,不一定能马上动笔,相较而言,孩子更喜欢说,那就听他好好说说,纸和笔就放在一边,孩子说到兴致高的时候,可以随手画两笔,不想画也没关系,不要强求。

至于小卖部里的纪念品,我只推荐画册,还有跟展出相关的创作手工盒,因为这些都是回家后还能延伸再阅读再创作的,孩子的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分享。不建议家长每次看完展就给孩子买小玩具等纪念品,会给孩子误导——每次看完展,我们都要买一样东西回去。哪天你不买,孩子肯定会闹别扭,这可不是个好习惯。如果爸爸或妈妈有特别喜欢的东西想买,可以趁着另一半带着孩子去上洗手间的空档,自己悄悄买,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买哦。

《为了孩子》:目前有不少线上3D美术馆,该如何带孩子看线上展呢?

罗贯庭:世界上好的展览太多,而我们无法分身看尽,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借着科技弥补无法亲临的遗憾。以前在网络上浏览艺术作品,往往就只有单一的图片,对孩子来说,比较乏味。但现在,借着数字科技创造出的艺术殿堂,我们只要动动鼠标,就可以进入。

带孩子逛在线艺廊,也与实际看展一样,如果是看艺术家的作品展出,家长可以先简单准备相关资料,与孩子说说艺术家的故事。如果是看孩子的画展,也是一样聊聊展览的主题、作品的主题。一般线上作品会以缩图的方式陈列在虚拟墙上,我们可以适度引导孩子猜测作品放大后会是什么主题,再点开看是否与想象相同。

我们更可以善用电脑的便利性,当孩子看到喜欢的作品时,可以直接把图片下载或截屏下来,最后在所有喜欢的作品中,寻找相同的主题来创作,或是选几张打印出来,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不管是换色、拼贴、增加造型,都是很有趣的艺术拓展。

或许有些爸爸妈妈还在因为自己不懂艺术而不敢带孩子去美术馆,害怕给孩子解释作品时解释错了或解释得不到位。其实,去美术馆看展览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艺术能够修炼人的心性,看展不仅仅是为了一饱眼福,更多的是希望由此打开孩子的眼界,让孩子看到艺术家们永无止境的探索、看到画框之外的世界,从而拓宽孩子的人生体验。你还在犹豫吗?就这个周末吧,带着孩子一起来美术馆逛逛!endprint

猜你喜欢

展品美术馆爸爸妈妈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去美术馆游荡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美术馆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我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