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物理力学解题过程中找到解题思路

2017-11-23段永峥

祖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思路

段永峥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中,应试能力仍然是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学筛选高中生的评判要素。在高中物理中,力学分析是重要的知识点,加强该部分的教学效果是教师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日常学习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力学解题的三类方法,希望能够在这些方法中形成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从而具备良好的应试能力。

关键词:物理力学 解题过程 思路

在高中物理力学的习题中,已知条件的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解题意,进而运用丰富的知识完成由抑制向未知的探索过程。而理解题意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的思路,从而提高解题效率。因此,本文对几种力学解题思路进行了总结,以下是主要内容。

一、受力分析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受力分析遗漏,或出现、错误重复的现象,要注意以下的几点。

(一)只分析所受的力

在分析过程中,要区别开受力和施加的力,只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它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则不纳入分析内容中。

(二)确定施力物体

在受力分析时,要将其各种力进行区分,避免错误、遗漏。但在分解时,会出现受力“增加”的错误现象,为了规避这一现象,要找到每个力的实力物体,如果找不到,那么这个力就是不存在的。在分析完成后,要根据分析内容检查其带来的平衡、运动状况,并与题中的条件对比,若不符合题意,则出现了错误。

(三)分析力的性质,不看其效果

在分析过程中,有的力命名是根据其对物体的效果(例如上升力),要避免陷入误区,要寻找到力的性质(例如摩擦力)。

(四)将物体与环境区别

在分析过程中,要准确的找到受力分析的对象,并将它区别出来,它可以是质点,也可以是物体,也可以是某一个系统。

二、受力分析方法

(一)整体分析法

在高中物理的习题中,当系统的状态不平衡,但其没有出现相对运动的情况。则可以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其条件是物体的所有外力之和就是它所受的力。通过运用整体分析法,物体的受力情况更加简单清晰,解题步骤也简单明了。这种方法是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系统,分析其受力情况,不考虑内部的相互作用力。

例1:有一个木板是光滑的,它的质量是M,放置一个接触面光滑的物体,质量是m。将平面倾斜角度θ,然后对其施加力F,该系统匀速运动,若物体相对平面不运动,则F的大小是多少?

解题过程:物体相对平面不运动,则将其隔离,分析其受力情况,因为物体受重力和木板的弹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才有其不运动的现象。然后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所受重力,有F=(m+M)gtanθ。

(二)隔离分析法

在高中物理的习题中,有很多的内容的条件复杂,一个系统往往包含多种物体,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隔离分析,确定其各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但是在解题过程中,仅仅使用隔离法很难取得效果,且学生无法确定隔离的对象。因此,要结合其他的方法进行分析。如以下的例题所示:

例2:有两个物体分别是A和B,它们紧靠在一起。现有两个力FA和FB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已知FA>FB,问A对于B的力是多少?

图1 物體受力情况

解题过程:根据题意可知,其受力分别是FA和FB,单独分析B的受力情况,B受A对B的压力,还收FB的作用,因此它受力情况是FA-FB,所以A对它的力是(FA-FB)/2。

(三)受力分解法

该类方法是将某一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解,得到其受力的各种类型,然后再运用相关的定理得出解题步骤,如例3所示。

例3:有一个物体的质量是m,它在斜面从端面O由下往上滑动,其初始速度是固定的。鞋面的倾斜角度是α(60°),当物体处于A点(距离O距离为s)时,动能是E。在处于B点时,动能为零,然后向下滑动,在处于C(OA的中点)点时,动能为E。求:A、B之间的距离为多少?(摩擦系数μ等于0.6)

解题过程:将物体的受力情况分解为两部分,第一是受重力,形成了高度的变化;第二是在运动过程中受摩擦力做的功。在题意中,C点与A点的动能相等,于是根据动能定理有等式:(■+2sAB)μmgcos60°-■mgsin60°=0

对公式中的sAB求解即得其距离为sAB=■

(四)画图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将物体的受力情况画成图形,从而直观地分析其受力。

例4:在图2中,有两个竖杆A和B,它们之间的距离是8m,有一根长度是10m的绳子,它的两端分别在两个竖杆的顶部。在绳子上悬钩着一个质量为2.4kg的重物。问:当重物与绳子处于平衡的状态,绳子受力T是多少?(g作为10m/s2)

图2重物平衡情况

解题过程:由题意可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受重力的大小等于绳子拉力的大小,其方向相反。因此可以画出其受力的图形,如图3所示。

图3 重物受力图形

在该图中,可以将受力根据三角形法则进行分解;

得出其张力T=F×AD/(2AC)

=2.4×10×10/(2×6)

=20N

三、结语

通过本次总结,我们得出了高中物理力学解题的一些方法。首先,要深入的理解相关定理,在做题时可以运用。其次,要认真阅读习题,理解其含义,然后将运用一些方法进行条件的转换,可以采用整体法;也可以用隔离法;还可以用力的分解法;另外作图辅助也能够降低理解难度。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题意,合理的选择方法。

参考文献:

[1]于子健.如何在物理力学解题过程中找到解题思路[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7,(05).

(作者单位:郑中国际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路
明晰思路 灵活解答
不同思路解答
时评的一般思路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我的思路我做主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