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幼儿在遵循自然法则的环境中体会与感知

2017-11-23吉相运

祖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自然法则感知体会

摘要:幼儿是具有独特生命的个体,幼儿具备独立的人格,其成长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完全不同于成人。恰如卢梭倡导的一样,幼儿教育要服从自然的环境、自然的秩序、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规律,从而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自然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 自然法则 体会 感知

今天下午有一节美术活动,幼儿都兴高采烈地来到美术室,今天张老师给他们上的是用橡皮泥在瓦楞纸上印小花的活动,当张老师在示范时,幼儿很专心的看着,不一会儿就做出来了,小朋友用热情的掌声表示老师完成的喜悦。也激起了小朋友制作的兴趣。看到他们制作完成之后喜悦的笑容,我感到很欣慰。

美术活动完成之后我带领幼儿回到班里,我把小朋友的画整理好放学之后让家长帮助幼儿放入成长档案里。回到班里幼儿的小手都要清洗,清洗完成后要喝一杯水,这时幼儿要座在位置上等老师和小朋友发放晚餐。这时我组织幼儿时有两名幼儿总是站在花盆前不回自己的位置坐好,手里还拿着小花弄的桌子上乱七八糟。我很耐心的说:“请你坐回去,我们要吃饭了。”我说了第三遍时,耐不住心里的火了,这时我用严厉的口气命令他们站在走廊和我进行交谈,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我先问的是小女孩:“你为什么没有坐回去呢?刚刚你听到老师说的话了没?”她点头表示听到了,那你怎么没有坐回去呀?“因为我看到小朋友在插花,我很想看他是怎么插的,所以我没有坐在位置上。”这时我又问小男孩:“怎么没有坐回去呀?你在做什么呢?”他告诉我:“我在插花”。你为什么要插花呢?“因为好看”。这名孩子说了自己真实想法后,我刚刚还是气愤之下,聽了他的想法后,让我一下子冷静了下来。不要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现状,换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时我理解了孩子的行为需求,因为一节美术活动让这名幼儿有了设计插花的行为,幼儿从平面的制作发展到空间的想象,在他的行为过程中我感受到幼儿做真正的自己,虽然有外界的制止,但是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完成了插花的过程。和孩子的谈话中触动了我的心灵,孩子的坚持想法让我佩服,小小的他有着自己的主见,在班里发现了钢琴上摆了一束花,自己拿下来把小花都摘下来,按照自己的想法从空花盆里进行插花,插的是那么的投入,根本没有意识到老师的说话。通过与孩子的谈话中我思考了许多,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次这样好的机会,就因为我是老师,总会站在成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以自己的教学方式完成任务,很少的时间里去与孩子真正的对话,教师如果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后,我们的行为、说话方式肯定会改变。教育的方式的也会随着孩子的发展需求进行改进。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只有这样的教育方式才会对孩子有意义。想想孩子的行为举止肯定有他的原因,如果我们成人每次都了解到根源并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一些事情就很好解决,如:教学常规、孩子之间的社会性问题,都会游刃而解了。

孩子刚刚上了一节美术活动,有关制作小花的活动,这时他可以延伸到我们生活中进行操作,感受插花的美!在自己的需求中享受这份满足于快乐,在成人的眼中会想到他们没有遵守老师的规则,但在孩子的行为中是一种直接经验的学习。我们要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如何给幼儿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呢?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第一我们要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第二根据幼儿的表现了解实情。第三布置符合孩子发展、操作的环境。

所以我们老师要从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开始。在与孩子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孩子们真实的想法。在这一瞬间中我的内心是非常高兴的,我知道了孩子最想要的环境空间,孩子的一举一动触动了我,让我知道了怎样设计布置,属于孩子自然学习的环境。让我有了思考,贴近幼儿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开始。

我与班里的两位老师商量一下,在美工区投放一个插花的工作。我开始准备材料了。让家长买了一些手工花还收集了一些酒瓶当花瓶。星期一的早晨我把这份工作投放在了美工区,不一会儿有几名来的园早的幼儿看见了这份工作都不约而同的议论着,这时我走在他们的面前与他们分享这份教具怎么操作。不一会儿幼儿陆续都来了,我组织幼儿进行晨操了。在蒙氏团讨中我与全班幼儿介绍了上架的新工作后老师在发区域卡时有几名幼儿对美工区的新工作很感兴趣都来观看幼儿操作,这时我走到他们的面前提醒幼儿要在自己的区域工作。这时我给美工区的幼儿示范了工作后他们自己操作时总是重复的进行插花,每次插的效果都不一样,幼儿在插的过程中体会着、感知着艺术所带来的美。

通过这个案例让我反思到了:当孩子在自然环境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成人干预了就等于毁灭了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和想象,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自己的想法,总是听他人的建议,按照别人的思想进行做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来完成自己事情,当然成人只是干预幼儿不良的行为举止,对幼儿的内心需求了解太少,有时还会误解幼儿的想法和行为,所以我们成人总是在干预孩子做一些事情,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恰当的干预阻碍孩子的探索,而且没有给孩子任何有益的经验。还会给幼儿带来性格方面不良因素。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胆小怕事等等,对孩子今后的精神学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会造成幼儿学习困难等不良心理疾病。

反之我们成人应该怎么做才对幼儿有利呢?成人也是可以干预的,关键是成人的干预要建立在观察、等待的基础上,干预要促进孩子在游戏中主动地探索,而不是阻碍、代替孩子做事。了解孩子背后的行为举止,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于幼儿交谈了解事情的原因。

针对这件事情的发生,我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了解到真正属于孩子需要的环境中,去布置孩子需要的操作工作,这样有效的提高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孩子多方面发展,离不开老师的交谈、观察、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来获得孩子的学习需求。恰如卢梭倡导的一样,幼儿教育要服从自然的环境、自然的秩序、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规律,从而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自然的发展。

(作者简介:吉相运,小教高级,任职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铁西实验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学前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然法则感知体会
追求永生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美国专利适格性初探Myriad案
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中美与自然法则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