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私有制、国家三大起源之根本动力探索

2017-11-23刘妍君

祖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私有制

摘要:“家庭、私有制和出身国”是恩格斯根据摩根的“古代社会”和“Marx Morgan”古代社会的“一本书手稿”的抽象语言,是研究家庭、私有制和民族读物的著作。恩格斯以亲属制度为研究主线,以《摩根的书》为主线,论述了生产力的发展,探讨了个体家庭、私有财产和国家的起源。本文旨在从三大主题产生的多种动机出发,找出三者的共同动力。催生三大主题的因素很多如: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智力的进化、矛盾的对抗、战争、交往等等,但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称之为三者的共同根本动因,其他各大因素均为次要动因。

关键词:个体家庭 私有制 国家生产力

一、引论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出身国》是根据摩根的《古代社会》和《Marx Morgan》的《古代社会》一书撰写的,其手稿是关于个人起源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专著。本文主要从该书的角度,分析家庭、私有制、国家三大起源的根本动力因素。恩格斯对原始社会的分期主要采取了摩尔根的社方式,并在其中加入了家庭结构、社会分工等要素,书的主要内容分可为三部分A:原始社会文化的分期;B: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与发展;C: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因。

1.此处选择用直线箭头表示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生产力就是如此形势发展,如此这般只为表示便捷、明了。众所周知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因为他们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或阻碍,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总体趋势却是前进、上升的。

2.《起源》中的“文明时代”称之为初级文明时代。文明时代刚出现的国家主要是剥削性质的国家,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还有资本主义国家形式,他们都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当经济高度发达后将会出现共产主义社会,它则是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而建立的。这与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不谋而合,无论是“旧大陆”还是“新大陆”虽然两者的发展方式和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两者都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和目的,都在奋力向前以求进入文明时代的高级阶段。

二、本论

(一)个体家庭的起源

在个体家庭产生之前人类经历了几类复杂的群婚家族(前文已说明)时期。关于家庭史的研究最早是从1861年巴霍芬的《母权论》开始。他的“淫游”观、母权计算世系、妇女享有高度的尊敬和威望等以及摩尔根的根据亲属制考察历史上婚姻家族形态的方法,都对《起源》中关于个体家庭起源部分有着指导意义。当时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占压倒性的优势,个体家庭的起源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都不乏打上了进化的烙印。其中摩根借用亲属制度对恩格斯婚姻家庭的调查极为尊重,亲属关系作出了精辟的解释:“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名字,而是亲属关系和后代观的通俗表达。”。面对麦克伦南对亲属制度含糊不清的表达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在恩格斯看来,杂乱性交是与“动物状态向人类状态的过渡相适应”。因此,不能算是婚姻家族,直到进化成直立猿人,才开始有婚姻家族和社会。对此,《起源》说道:“按照摩尔根的意见,从这种杂乱的性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大概很早就发展出了以下几种家族形式”。

1.血缘家族(《起源》中称“血缘家庭”)

这种婚姻形态是目前所知最为原始的婚姻形态,大概产生于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过着群居生活,根据年龄组进行生产活动。,同一年龄界段的诸成员结成生产群体就是所谓的“辈分”或“范畴”。这种婚姻特点就是按“辈分”来划分,在一个家族内,摩尔根和马克思将其划分为5个范畴,即祖、父、己、子和孙,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划分为4个范畴,即祖、父、己和子。其实不论多少范畴,每一范畴都是年龄相近的男女,《起源》称他们是同胞兄弟和姊妹,属于一个通婚圈子。

2.普那路亚家族

“普那路亚”是夏威夷语,伙伴的意思,也称“伙婚”。此婚制是血缘婚进化而来,推动其进化的主要有两个动因,第一,自然选择。人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近亲通婚弊端重重,因此家族内部的通婚便渐渐被禁止。恩格斯说“凡近亲繁殖因这一进步而受到限制的部落,其发展一定要比那些依然把兄弟姊妹婚姻当作惯例和规定的部落更加迅速,更加完全。”实践证明,家族外通婚具有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促进智力的作用,原始的人们开始推广族外通婚。第二,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因为人口太多,血缘家族开始分裂为家庭公社,在禁止内部通婚的前提下,形成了外婚集团。外婚集团:其姊妹成为一个公社的核心,其同胞兄弟却成为另一公社的核心。

三、结语

以上详细论述了个体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历程,他们的诞生都离不开三次社会大分工,即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以一种内生动力的形式推动着他们从族群分裂出个体家庭,私有制在公有制中孕育,国家在阶级基础上构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催生家庭、私有制、国家,并且除了上述原因还有战争、交往、矛盾、英雄等因素。但是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并且是三者的根本原因都是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人民出版社,2009.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7.

[3]姜大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三主题解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9).

[4]田心铭.《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看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07).

[5]李白玲.交往与国家和文明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交往观[J].前沿,2009,(02).

(作者简介:刘妍君,西藏大学,专业:马克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endprint

猜你喜欢

私有制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马克思幸福观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恩格斯的专偶制思想——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所有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