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帝国”洛克菲勒家族

2017-11-23饶霞飞

投资与合作 2017年5期
关键词:洛克菲勒信托家族

饶霞飞

如果说“富不过三代”是个魔咒,那么美国洛克菲勒家族顯然是打破这个魔咒的代表。

如果说“富不过三代”是个魔咒,那么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显然是打破这个魔咒的代表。

在美国短暂的历史中,洛克菲勒家族是个传奇。从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简称“老洛克菲勒”)1870年创立标准石油公司以来,这个家族已经传承了六代。

曾有一个统计数据表示,假如老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财富将比全球前十大富豪的总资产还多10%。这些惊人的财富除了用于慈善,大部分被他传给了儿子小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又分别在1934年、1952年设立一系列信托,分别把财富传给妻子、子女和孙辈。在信托委员会和别名“5600房间”的家族办公室的打理下,老洛克菲勒当年积累的财富已传递到家族第六代成员。

在波诡云谲的全球商业竞争中,洛克菲勒家族不仅积累了巨额财富,也对美国政治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洛克菲勒祖孙三代凝聚成的精神,已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可概括为忠诚度、信誉度、坚韧度。

在财富内部传承之外,洛克菲勒家族更是运用他们的财富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使家族的影响力渗透到世界各地。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是如何传承及管理的?他们又如何通过财富增加家族影响力?

创富传奇

老洛克菲勒的一生充满传奇和争议。

这位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商业天才的第一份工作是簿记员,年轻时每个星期挣不到5美元。而在他此后人生的一长段时间内,他平均每半分钟就能赚5美元。

洛克菲勒在家中的6个孩子中排行第二。他父亲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very Rockefeller)是卖假药的江湖郎中,其精打细算的商业头脑给年幼的老洛克菲勒留下正面影响。

16岁的老洛克菲勒在Hewitt & Tuttle公司开始的第一份工作的月薪仅17美元。领到第一份薪水的他向自己承诺:未来毕生都要捐出1/10的财产用于慈善事业。

3年后的1858年,19岁的老洛克菲勒离职,与克拉克(Maurice B. Clark)合伙,开始独立经营农产品转售的生意。

1859年,宾州开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无数人疯狂涌进西北,数以千计的油井被胡乱开挖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邻近的克利夫兰。看到这情况的老洛克菲勒判断“原油价格必将大跌,真正能赚到钱的是炼油,而非钻油”。

历史证明了老洛克菲勒的想法是对的。数年内,原油暴跌,炼油速度远不及钻油速度,许多钻油商必须贱价抛售原油以避免破产。1863年,老洛克菲勒和克拉克两人终于行动,成立Clark& Rockefeller转向石油提炼投资,并揽入了另一位合伙人,化学家安德鲁斯(Samuel Andrews)。

1865年,老洛克菲勒和克拉克在经营方针上出现严重分歧。老洛克菲勒大量借债筹措现金,在拍卖会上以7.25万美金的巨款将克拉克股权全数买下,而公司名亦改为Rockefeller & Andrews,克拉克从此离开标准石油。该拍卖常被后世史家视为洛克菲勒乃至整个石油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战。

美国初期的石油业,秩序非常混乱,生产过剩,质量较差,价格混乱,激烈的角逐已现端倪。老洛克菲勒的公司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这时候,老洛克菲勒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把自己的企业扩大,只有“船”大了,才可能抵御惊涛骇浪的冲击。他说服自己的弟弟威廉参加进来,建立了第二家炼油公司,并派他去纽约经营石油进出口贸易,尽快打开欧洲市场。

尽管当时老洛克菲勒对于自己将要创造的“超级帝国”,心中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但他对企业的未来及个人的前途信心百倍。高瞻远瞩的老洛克菲勒从一开始就把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他在纽约开设的办事处,专门向东海岸和国外出售公司产品。他尽可能削减各种成本,比如,他自制油桶,并买下一家化学公司,自制炼油用的硫酸;为了免付铁路运输费用,他还购买了油船和输油管。年轻时养成的节约习惯,被老洛克菲勒用到了生产中,发挥出巨大的效益。

老洛克菲勒热衷于公司间的联合,他联合了两位资金雄厚、信誉很好的投资合作者。1870年,他们共同创建了一家资本总额为100万美元的新公司——标准石油公司。身为公司创办人和总裁的老洛克菲勒获得了公司1/4强的股权,当时,他年仅30岁。

科学的管理、精细的经营和高质量的产品,为标准石油公司赢得了声誉,也具备了坚实的竞争能力。1865年老洛克菲勒初进石油业时,克利夫兰有55家炼油厂,到187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立时只有26家生存下来。1872年年底,标准石油公司就控制了这26家中的21家,老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日渐成形。

老洛克菲勒看到,随着他的石油帝国的不断发展,因本身庞大而导致的难以控制的危险也越来越大,这一弊病引起了他的格外重视。“托拉斯”成为他解决这个弊病的良药。

什么是“托拉斯”?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不再各自为政,而是以高度联合的形式组成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这种形式比起最初的“卡特尔”,即那种各自独立的企业,为了掌握市场而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结成联合战线的方式,垄断性要强得多。

老洛克菲勒在1882年1月20日召开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东大会,组成9人的“受托委员会”,掌管所有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和附属公司的股票。老洛克菲勒被选为该委员会的委员长。随后,受托委员会发行了70万张信托证书,仅老洛克菲勒等4人就拥有46万多张,占总数的2/3。

就这样,老洛克菲勒如愿以偿地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结构下,老洛克菲勒合并了40多家厂商,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不久,托拉斯在全美各地、各行业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在短短的时间内,这种垄断组织形式就占了美国经济的90%。

19世纪80年代,老洛克菲勒大举向西欧和中国扩大海外市场,美国的工艺已使标准公司的产品优于欧洲人的产品,因而标准公司赢得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煤油市场。在中国,标准公司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它分送掉几百万盏廉价的油灯,以使中国人购买和点燃标准公司的煤油,人们称之为“点燃亚洲光明之灯”。就这样,标准公司一步一步地把石油市场从欧洲扩展到亚洲,进而扩展到全世界。

1884年,老洛克菲勒把标准公司总部由克利夫兰迁到纽约,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约翰·洛克菲勒成了当仁不让、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标准石油公司几经更名,最后定名为美孚石油公司。

1896年,57岁的老洛克菲勒退休了。老洛克菲勒退休后,几乎将全部的精力放到了发展慈善事业上。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他每年的捐献都超过100万美元。1913年,他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专门负责捐款工作。他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之多。后代沿袭他的做法,到1950年,共捐赠25亿美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培养了3个国务卿、12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和众多的科学家。被称为“亚洲第一流的医学院”的中国北京协和医院即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款修建的。

老洛克菲勒退休后又活了41年。1937年5月23日,98岁的老洛克菲勒在他位于奥尔蒙德海滩的别墅里去世了。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国十大超级富豪之一,也是当今美国最负盛名的家族之一。他的孙子纳尔逊·洛克菲勒曾当上美国副总统,而他的另一个孙子大卫·洛克菲勒,则是赫赫有名的大银行家。

老洛克菲勒到底有多少财富?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答案,因为他的财富基本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老洛克菲勒去世那年,外界对他财富的估值是14亿美元。1906年,有一个统计学家预测,如果老洛克菲勒继续让财富利滚利30年,他将拥有900亿美元。

2006年,《福布斯》参照各时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历史上富豪的个人资产转化为 2006年的美元,结果显示洛克菲勒的资产为3053亿美元,而当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10位富豪的总资产为2774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老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财富比全球前十大富豪的资产合计总数还多10%。2012年,埃克森美孚、雪佛龍、BP、康菲这4家石油公司的市值在8000亿美元左右,如果洛克菲勒家族仍然持有25%股份,那仅仅股票就值2000亿美元。

漫步纽约街头,随处可以体味洛克菲勒家族过往的辉煌:摩根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学。甚至青霉素能够普及成为一种通用药品,也同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大有渊源。老洛克菲勒的遗产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产业,他本人也堪称今天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业的人格化象征。

盛于资本

作为老洛克菲勒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以下简称“小洛克菲勒)并没有留下太多惊天动地的事迹,不过他的6位子女,却将家族推向了巅峰。

接下来的故事,先从劳伦斯·洛克菲勒(下称“劳伦斯”)说起。作为家族三代的第四人,他的头衔——“风险投资之父”,并不比祖父来得差。

1937年,老洛克菲勒去世,其在纽交所的职位由劳伦斯继承。不过,与当时对蓝筹股偏爱的广大投资者不同,他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那些初生的、充满潜力的企业,并投出了真金白银。

关于劳伦斯的第一次尝试颇有意思,在装修新家时,一名芬兰家具设计师的作品引起了他的兴趣。劳伦斯不仅订购了很多,而且不顾专家们的反对,将之变为了自己的第一个投资项目,且小有回报。

如果说这还不能属于完全意义上的“风险投资”,那很快到来的第二个项目则更加典型,甚至还有“像模像样的BP环节”。

劳伦斯的一位朋友,空军上尉埃迪·瑞肯贝克,向其描述了商业飞行行业即将兴起的美好图景,经过慎重考虑后,劳伦斯成了东方航空公司的大股东,10年后,这家公司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盈利最多的航空公司。

1959年《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曾有记载,到1958年年末,劳伦斯大约在20余家公司投资了875万美元,并且总价值已经超过2800万美元。

终其一生,劳伦斯投资了大大小小数百家企业,涉及航空、电子、计算机、生物科技等诸多领域,其中,英特尔和苹果公司在发展初期,也得到了他的资金支持。

如果说劳伦斯是“风险投资”的教父,那刚刚去世的大卫·洛克菲勒(下称“大卫”)则在银行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位2017年3月刚刚过世的洛克菲勒第三代传承者,在中国同样享有盛名。

一方面,在其担任原大通银行(后被曼哈顿银行收购)董事长期间,该行的资产从48亿美元上涨至762亿美元,并一度成为全球第三大银行;另一方面,美国总统尼克松曾两次询问大卫是否愿意出任美国财长,后者都婉言拒绝,但他对金融全球化的概念颇为推崇,并积极帮助美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破冰。

截至1976年,大通银行的海外利润占到该行运营利润的80%,且20世纪70年代,大卫还与时任埃及总统的萨达特、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及中国总理周恩来见面,并使大通银行成为中国银行在纽约的代理行。

当然,劳伦斯、大卫对资本及金融的熟稔运用,除了带给自己数十倍的财富增长外,也赋予了洛克菲勒家族“资本运作”的全新基因,编织了一张庞大的金融—产业网。

洛克菲勒家族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掌控有纽约化学银行、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进而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等;并且,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家族信托

老洛克菲勒的资产价值是惊人的,而资产还会带来收入。有一份数据显示了老洛克菲勒在当时的真实收入情况,在1882~1906年的24年间,老洛克菲勒共从标准石油公司获得分红1.45亿美元,平均每年600万美元,而当时一个工人的年收入为700美元,老洛克菲勒一年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8500倍。

小洛克菲勒传承财富的主要方式是信托,而信托资产的主要组成是老洛克菲勒留下来的石油股票,也正是他设立的这些信托让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能够传承至今。

小洛克菲勒有6个孩子,最大的是女儿,其余是5个男孩。小洛克菲勒在1934年他60岁时,为妻子以及6个孩子设立了信托,他的妻子得到1800万美元,6个孩子分别得到1600万美元。小洛克菲勒又在1952年他78岁时为孙辈设立了信托,注入“1952年信托”的具体资产数额不详,但相对“1934年信托”要少。

关于信托的具体信息属于家族机密,并不为外人所知,不过还是有一些其他信息来源让外界可以大致了解这一有点神秘的财富传承工具。这些信托的受益人是小洛克菲勒的后代,一份信托协议对应一个受益人,每份信托的本金自动传给其受益人的子女。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動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员会同意,例外的是,小洛克菲勒的妻子和女儿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用信托的本金,只能获取收益。

这些信托的委托人是小洛克菲勒,形式是不可撤销信托,即信托协议不可以被更改或终止,除非受益人同意。这意味着,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这样可以在有效避税的情况下,把家族财富至少传至第四代。

“1934年信托”的受托人是大通国民银行,“1952年信托”的受托人是Fidelity Union Trust(后被收购为美联银行的一部分,美联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被富国银行以150亿美元全盘收购)。

虽说受托人在信托协议中被授以处置信托资产的权力,但小洛克菲勒另外指定了一个由5人组成的信托委员会,并给予其处置信托资产的绝对权力,包括有权指示受托人按其指令行动以及在信托委员会投票一致通过的情况下更换受托人,这个委员会也将成为日后洛克菲勒家族财富传承的核心。由于第一任信托委员会成员包括3个小洛克菲勒的心腹:福斯迪克(Raymond Fosdick)、德贝沃伊斯(Thomas DeBevoise)以及温斯洛普·奥尔德里奇(Winthrop Aldrich),小洛克菲勒事实上仍然间接控制着他设立的所有信托。

信托委员会作为信托资产的实际受托人,在家族财富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小洛克菲勒的儿子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曾经在自传中对信托委员会强大的权力颇有抱怨,因为在处理有关洛克菲勒集团有限公司的事项时,信托委员会绕过了公司的董事会,直接向管理层传达了指示并得到了执行。

关于信托资产的信息外界一直知之甚少,直到1974年洛克菲勒家族应要求提供给政府一份文件,才显示了家族信托资产当时的情况。文件显示,当时信托的总资产价值为7亿美元,包括1934年的6亿美元资产及1952年的1亿美元资产,其中股票资产占90%。从持股情况中可以看出,受托人对信托资产进行了分散化的投资,但石油资产仍然占到股票资产的44%。从信托资产的持股明细来看,负责投资的信托经理是保守随大流的,信托所持有的基本都是蓝筹股,例如默克制药、IBM、通用电气等,当时的评论认为这反映了当时整个信托行业的投资习惯。

除信托之外,还有一个机构在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传承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洛克菲勒家族办公室,它为人所知的名字叫“Rockefeller Family & Associates”,又被称为“5600房间”。这个机构可以被看作整个家族运行的中枢,100多年以来,它为洛克菲勒家族提供了包括投资、法律、会计、家族事务以及慈善等几乎所有服务。

该机构的前身由老洛克菲勒在1882年组成,当时老洛克菲勒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来帮助他打理庞大的资产以及一些慈善活动,但由于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拒绝将其投资团队专业化,所以家族办公室一直非正式地运行着,直到1908年,他最得力的助手盖茨竭尽所能终于说服老洛克菲勒组成了一个4人委员会来管理其资产。这个委员会包括盖茨以及小洛克菲勒,由盖茨全权负责。盖茨之后,麦肯齐·金、雷蒙德·福斯迪克、艾维·李(Ivy Lee)、查尔斯·海特(负责房地产)以及卡特勒等各界人才先后加入了家族办公室的核心顾问团队。

当时的美国金融界由两家公司主导——摩根银行和库恩-洛布银行(20世纪70年代与雷曼兄弟合并),这两家银行在各个方面有着激烈的竞争,由于考虑到洛克菲勒的名字已经足够有争议性,盖茨尽可能地避免趟这两家公司的浑水,但他事实上还是偏向了库恩-洛布银行,因为它提供的服务更为有利。他们从库恩-洛布银行买入了大量优质的铁路股票,参与银行为日本和中国政府提供贷款,一起联合垄断了芝加哥的肉类加工业。家族办公室和库恩-洛布银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而这也为日后的家族办公室带来了两位有名的金融顾问兼管理人:刘易斯·斯特劳斯和理查德森·迪尔沃斯。这两人都曾经是库恩-洛布银行的合伙人,其中,斯特劳斯除了投资银行家之外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物理学家,后来成为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主席。迪尔沃斯因代表家族办公室出席关于提名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为副总统的听证会而为人所知,他在1958~1981年的领导,使得家族办公室逐步从松散的组织转变成现代化管理的机构。

根据1974年迪尔沃斯提供的文件来看,家族办公室负责除1934年以及1952年信托资产以外的家族资产,并根据不同家族成员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投资顾问服务。在迪尔沃斯的领导下,家族办公室旗下有3个投资部门,分别负责传统投资、房地产和风险投资。其中,传统投资部门负责股票和债券,房地产部门负责家族成员的房地产管理以及投资,风投部门通过家族公司Venrock进行投资。

Venrock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小洛克菲勒的儿子劳伦斯·洛克菲勒(Laurance Rockefeller)参与资助了麦道飞机的创立,他还为当时美国东方航空公司(1926—1991)的重组提供了资金,洛克菲勒家族也成为该公司的重要股东。劳伦斯相信,许多重要的进步都来自于独立的投资者和小公司,所以为他们提供资金很有必要。由于他对飞行行业有着强烈的兴趣,他投资的公司中还有Vertol,该公司生产开发了著名的“支努干”直升机,后被波音公司收购。

在传统投资方面,家族办公室和信托一样采取了分散投资的策略,但投资标的却不相同,除石油股以外的21家被投公司中,只有8家公司的股票同时被家族办公室以及信托所持有:IBM、伊士曼柯达、德州仪器、通用电气、美国铝业公司、卡特彼勒、摩托罗拉以及惠好公司(Weyerhaeuser)。这其中IBM是绝对的重仓股,可能因为迪尔沃斯和IBM的托马斯·沃森是好朋友。这8家公司以外,家族办公室显示了对化工以及先进科技的投资偏好,比如相干辐射公司,这是一家研究如何将激光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公司。

1977年,刚从副总统位置上退下来的家庭成员纳尔逊对家族办公室进行了调研,并建议成立一家家族拥有的公司来重组家族办公室,该公司将向外部客户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他提出该建议的原因是要削减支出,小洛克菲勒时期,家族办公室每年的运行费用就在数百万美元,而后随着家族规模的日益庞大,费用也不断上升,纳尔逊认为这会对家族的延续性造成影響。

家族采纳了纳尔逊的部分建议,但他提出的管理层方案没有被采纳,其中包括让他成为家族办公室董事长的提议。因为之前家族事务都不需要投票,所以纳尔逊认为,只要他的另外3个兄弟支持他(温斯洛普1973年已经去世),他的全部计划就能实现,但这一次,家族成员却采用集体投票的方式否决了这项提议,并坚持让他的弟弟劳伦斯继续担任家族的领袖。

1980年,洛克菲勒家族办公室成为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投资顾问公司,这家由洛克菲勒家族控股的机构叫洛克菲勒金融服务有限公司(Rockefeller Financial Services Inc),原先只为家族成员服务的家族办公室现在也为外部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从持股情况来看,石油虽然仍是重仓股,但其较1974年所占的41%已经大幅下降,这也印证了公司持续分散化投资的策略。为什么家族的既定策略是持续分散化投资?因为对现在的家族来说,更重要的是在不影响家族延续以及团结的情况下,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家族成员提供部分生活以及事业上的资金支持,而分散化的投资正好能够带来比较稳定的现金流以及较低的投资风险。

文化传承

不过,相对于家族财富传承而言,在业界看来,洛克菲勒家族成功传承六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个家族有一套自己的文化传承方式——就是对下一代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在老洛克菲勒时代,因为严格的宗教信仰,其教子甚严。他留下的6条家训,通过代代相传的、严格的财富与慈善教育以及对孩子的磨炼与考验,让孩子从小形成了良好的财富观念、独立意识与坚强意志,至今这6条家训依旧被奉为范本广为流传。

家族最重要的文件放在一个信封里,里面是老洛克菲勒给孩子的信件,讲述了从商业与资本的联盟到如何选妻子,再到如何获取人心的人生智慧。这些文件显然对后代们的举止产生了较大的无形影响。

洛克菲勒家族虽然坐拥亿万资产,但是对于每一代孩子的财商教育、金钱观培养都很严格。孩子们每周只能得到很少的零用钱,同时每人还必须准备一个小账本,按父亲的要求将很少的零用钱的使用去向登记在上面,经检查后,如果使用合理,还能得到奖励。这样让孩子从小就明白金钱的价值。

此外,洛克菲勒家族在拥有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责任。

洛克菲勒家族秉持一个共同的财富理念,即“家族财富属于上帝,我们只是管家”。这个理念最初源自洛克菲勒家族二代——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在共同的价值观引导下,家庭成员对财富并未看得过重,大卫·洛克菲勒还承诺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他说到也做到了,在华盛顿、在异国首都、在纽约市政府的走廊、在艺术博物馆、在大学和公立学校,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其影响力。这位慈善家有生之年捐赠近20亿美元,据福布斯(Forbes)报道,他的财产受益人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New York's Museum of Modern Art)、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美国社会与对外关系委员会(the Americas Society and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等。他还曾捐建了中国的北京协和医院。

“从未有人像大卫·洛克菲勒一样,在如此长时间内为纽约市的商业和市民社会做出如此多的贡献。”前纽约市长、亿万富翁迈克尔·布隆伯格这样评价他。

其洛克菲勒基金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

据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本金自动传给受益人的子女,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员会同意。

这种机制使遗产始终是一个整体,家族企业既不会因为分家而变小或终止,也不会因为代代传递而被逐渐分割成若干个部分,这样就可以发挥规模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除了责任感,洛克菲勒家族还打破传统家族企业的“子承父业”弊病,充分发挥后代的人力资源,鼓励家族成员根据兴趣进行多渠道尝试,在合法范围内创造包括财富在内的各种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洛克菲勒家族后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参与企业管理,凭自己实力担任一定的职务。约翰退休时并未让儿子接班,而是让基层员工出身的阿奇博尔德接任。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辈出,他们成了美国副总统、大慈善家、风险投资业开创者、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

除了共同价值观的精神传承,洛克菲勒家族还充分应用金融工具或风险手段来防范人性的弱点,制约家族成员可能的不恰当行为。

1911年,依据休曼反垄断法案,标准石油被分拆,但洛克菲勒家族仍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且经历六代人,从未引发任何争产风波。

“家族信托、基金会、家族办公室都只是财富传承的具象工具,而如何应用好这些工具则需要整个家族在价值观等方面的精神资产作为支撑。”在中国投资年会上就家族财富传承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歌斐资产私募股权投资合伙人王彪文就建议,中国的高净值家庭在考虑传承的时候,除了金融资产之外,首先要考虑希望家族成员代代相传的精神资产是什么,并把它融入到对家族成员的日常教育以及各种传承工具的使用之中去。

“然而,由于中国的家族信托起步较晚,因此在发展阶段上仍处于早期。”王彪文表示,尽管洛克菲勒家族是个成功的典型案例,但中国家族企业的财富传承依然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盲从,建议应由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目前国内家族信托的主要资产类型还是以现金为主,投放量从300万元至上亿元不等,也有将股权或者房产放入信托的情况,但是很少,不过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家族信托未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洛克菲勒信托家族
从法律视角认识家族信托
他们说的都是谣传
皿字家族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逝世者 戴维?洛克菲勒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我国的信托登记制度
信托项目终止未被取回的信托财产的管理和核算办法初探
巧获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