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磨课,磨就精致团队

2017-11-23陆燕芬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试教教研智慧

教研团队中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都离不开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专业引领,而“团队磨课”则是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众所周知,好课是“磨”出来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为了切实发挥教研团队的集体智慧,助推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启动了“团队亮课”活动,大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组成教研团队,小学科以学科组为单位组成教研团队,以“团队磨课”的活动形式,把整个教研组的教师 “捆绑”在一起,群策群力,共同为磨好一堂课出谋划策。

一、团队磨课,磨出思考习惯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生成与预设不能完全达成一致是难免的。而团队磨课却可以帮助我们弥补缺憾。这次我们组的团队亮课是由我负责展示的,我执教的是悦读分享课《夏洛的网》。试教课我是在四(4)班上的,由于我是第一次尝试课外阅读导读课的教学,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出现了‘重情节分析,轻作品赏析的问题。在团队共磨中,师傅提出要‘跳出作品教作品,要关注学法指导。于是,我重新修改教案,在最后的团队亮课中,结合作品导读渗透了‘看插图,知大意;抓情节,品人物这两点学法指导,弥补了试教课中的遗憾。”

——摘自黄哲楠老师的《磨课札记》

团队磨课,其操作程序为:

1.轮流坐庄,主持活动:每次活动的组织者采用轮流坐庄制产生,负责主持本次活动的组织召集、资料收集、活动报道等事项。

2.独立初磨,设计预案:确定课题后,团队成员各自独立备课,对课程的引入、课中问题的提炼、学生探究过程、学生可能的问题以及教师应对策略等环节进行预设。

3.团队共磨,组内试教:在交流分享初磨成果的基础上,以抽签方式产生执教者(已展示过的等一轮后再参与抽签),集体讨论筛选,确定试教方案;并对试教结果进行评議,对试教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并再次试教。(试教次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4.团队亮课,教后再磨:对亮课结果进行再次评议,再次提出修改意见,人人撰写磨课札记。

这样的磨课过程无异是非常辛苦的,可收到的效果却是非同一般的。在“讨论——再讨论、修改——再修改、上课——再上课”的磨课过程中,教师们独立思考,磨出的是自己的个性;穷追不舍,磨出的是思考的深度;去粗取精,磨去的是一些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错误理念。长此以往,就使教师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而这思考的习惯,正是教师专业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

二、团队磨课,磨出智慧分享

“课堂观察真是一面照妖镜啊!不理不知道,一理吓一跳,原来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这么多的废话,有这么多低效的、无价值的问题。今天团队磨课中听的是一位年轻教师的试教课,我是负责课堂问题统计的。教师在40分钟之内共提问53次,其中机械提问如对不对等占49﹪,学生易解决的问题占38﹪,而具有价值性的,也就是学生需通过一定的思考或动手操作才能解决的仅占13﹪。如何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团队共磨中,我抛出了这个命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在争论与碰撞中,我们对这53个问题进行了筛选与调整,重新选定了起点……”

——摘自王国红老师的《磨课札记》

在“团队磨课”过程中,非常注重教研团队智慧的发挥,执教教师固然是身处一线磨练打拼,而其余教师也是全程参与。尤其是在试教、亮课中,他们始终处于课堂观察者的角色中,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他们带着明确的目的,并借助自身感观等相关辅助手段,依据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对这些行为的反应来观察和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执教教师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从而使课堂效益最大化。同时作为观察者,要评价他人课堂教学,要诊断教学问题,要帮助执教教师改进课堂中具体的教学问题,自己就必须有独特的视角和观点。有时不同的教学观念就会发生碰撞,“道不同,争相为谋”,教师之间就会进行最大限度的对话,这对观察者本身的专业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大家真实参与教研,在参与中释放每位团队成员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不断贮存每位团队成员的教育智慧。每个教师的想法都得以展现,个体才华都得以发挥。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了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更磨出了团队成员的集体教育智慧。

三、团队磨课,磨出教育本真

“我心情极好,从多功能厅上完公开课回来的我步履轻松地迈进了小会议室。备课时寝食不安的煎熬、上课前患得患失的焦虑终于全都可以卸下了!

‘祝贺你!‘真精彩!同事们赞赏的话语使我的心犹如一张满张着的风帆。

‘陆老师,我觉得刚才有个同学的朗读虽然不是很理想,但你指责了她以后再没给她第二次朗读的机会,我觉得处理得有点简单了。在众多赞扬声中,我听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忽然回想起了刚才课堂上的一幕:

‘同学们,这时出现在渔夫面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魔鬼呢?谁能读好这段话?

透过众多高举的手,我叫了她——小Z。但她的朗读显然不尽如人意,我忍不住责备她:‘听你的朗读,出现在渔夫面前的似乎是个虚弱无力的魔鬼。谁能读出作者笔下的魔鬼?

又一个孩子站起来了,读得声情并茂,效果很好。在我赞许的目光中,这个女孩满意地坐下了,而小Z也默默地坐了下去。是的,我想起来了,她是失落地、近乎灰溜溜地坐了下去!是的,一切都想起来了,这以后,她似乎也举过几次手,但都是怯怯的,犹犹豫豫的,好像再没有像开头那样自信地高举过!

当这一幕幕镜头如电影般在我眼前回放时,我心中那张满张着的风帆忽然开始滑落了,好似当头一盆冷水将我从自以为成功的喜悦中泼醒了。我明白,我所谓的成功得打折扣了。由于我的疏忽,由于我的目中无人,一个孩子学习语文的信心和自尊心被我伤害了。

我们总在说总在写‘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可是我们也只是说只是写,其实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堂失败的课!但这又是一堂有价值的课,因为它让我又一次触摸到了教育的本真!”

——摘自陆燕芬老师《磨课札记》

有位教育专家曾这样评价过课堂教学:没有一生的心血,哪有瞬间的精彩。的确,磨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永远是一个过程。

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发现盲点,不断发现教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断发现学生的个性,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实践得以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磨课不是一直往前走,同一内容在不同的班级上,从形式上看每一次都是回到原点重新上这节课,其实每一次都是带着前一次的发现重新出发,每一次出发都是在不断地接近教学的真理。这种发现为我们打开一个又一个新的天地,那就是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

总之,团队磨课,让团队成员在互补中成熟,在互动中成长。它切实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与共享,既满足了执教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又达成了教师群体成长的共性追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试教教研智慧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一堂好课,需要反复“打磨”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试教,你怎么看?
试教次数宜少不宜多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张雪门幼教实习思想透视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