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语文经典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2017-11-23马莉
马莉
[摘 要] 多少年来,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由于注重对现成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只强调教师要把教材讲好,如同“鸳鸯舍去从君用,不把金针度与人”,学生还是不得要领,不会读书学习,更谈不上爱好读书学习了。明末大学士徐光启则提倡反其道而行之——“金针舍去从君用,不把鸳鸯送与人”,也就是提倡让学生掌握读书学习的方法,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并且逐步能做到会读书、会学习,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诵读;语文经典;吟诵;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语文经典在声音、节奏、画面、情感等方面都潜藏在极美的意蕴里。诵读语文经典可以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让他们超越功利,内心澄澈,在心静如水中感受中国文化之美,涵养自身性灵。
一、音乐蕴经典之意境
经典之美,细致入微;经典之美,意蕴无穷。学生在诵读经典之时,大多会感觉困难,读不懂,喜欢读那些被翻译过来的现代白话文。解决学生信心和基础的难关,可以用音乐来辅助。
(一)以音乐激发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经典情韵
背景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情感,读出气势,读准节奏。比如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诵读这首词的时候,用这个配乐,学生能读出万马奔腾、一泻千里的气势。而读柳永婉约风格的《雨霖铃》,则用古琴曲来配乐,宁静幽怨、精微悠然的音乐里,学生能读出情韵,读得回肠荡气、感人肺腑。
(二)以音乐辅助学生浑然忘我地触摸经典内涵
音乐可以营造优美的意境,让学生浑然忘我地诵读经典,也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对经典的理解突飞猛进。在流畅优雅的音乐声里,学生对诵读的节奏,字词的抑扬顿挫,语句的起承转合都有着更好的把握,并且在一篇文字里,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音乐下,读出了不同的理解和韵味,他们都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感受,用自己的心触摸着经典的内涵。
以音乐感染学生回肠荡气地体验经典境界。在适宜的音乐中,经典可以在学生的心里复活,重新流淌新鲜的血液,让经典重新焕发活力。学生且听且吟,听高山流水,听万壑轰鸣,听鸟语花香,听悲号呐喊,经典的音乐里经典的文字与智慧迸发活力,学生在这样的音乐里感悟古代圣贤的哲思,在体验经典的过程中澄澈心灵。
二、吟诵品经典之韵味
反复诵读,反复吟咏,熟读成诵,这是自学古诗词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受用终身的语文积累方式。吟诵古诗,是学生自己品赏、吸收、消化、积累,直至顿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少讲解。如果老师不厌其烦地采用逐字逐句串讲的办法教学古诗词,结果会事倍功半。因为逐字逐句地讲解,破坏了古诗词原有的完整性,损坏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读起来感到索然无味。所以诗词还是让学生反复吟诵的好,反复吟诵才能感受古诗词的原汁原味,品出古诗词的韵味。
“素读”经典课程的创始人、古诗词吟诵的专家、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陈琴老师所提出的“素读”其实就是一种读书方法,它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只是反复有声地诵读。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陈琴老师提倡的“吟诵法”就是将古诗和音乐结合起来,通过吟唱充分展现出古诗的声韵、节奏、音乐美,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古诗词的意境,进而细细品味诗词中蕴含的情意。
故此,无论师者或家长,注重素读经典学习的章法和技法,通过讲读吟诵等环节,让孩子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领悟意境,在读中吸收消化,让背诵经典变成趣读经典,最终实现文化积累、语言积累的目标。
三、联想通经典之蹊径
古诗词通常形象鲜明,富有意境美。所以启发学生展开联翩的想象,让诗词的意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完美的鲜明的画面,是学生阅读经典诗篇的一条蹊径。根据古诗词的内容,沿着诗人情感发展的線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把诗词的内容通过语言描述形成鲜明的画面,使之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就像欣赏电影一样,从而更形象地欣赏诗词的意境美,受到更深刻的感染和熏陶。
对于形象没有充分显露的古诗词,读时更要抓住作者在语言描述中所暗示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想象,以求得对内容的完整理解,从而充分感受古诗词的形象美。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要求学生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画。之后在点评学生作品的过程中,就画中应不应该画蝴蝶这一话题学生有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要画蝴蝶,理由是不画蝴蝶怎么说明“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学生说不要画蝴蝶,因为诗中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教师适时提示,注意是“追黄蝶”。学生从中得到了启发:“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蝴蝶也是黄的,分辨不出哪儿是蝴蝶,哪儿是菜花,所以是要画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这种根据诗意启发学生作画的方法,实际上是激励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诗意的一种方法。
四、游戏展经典之趣味
小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对具象的事物学习得快,对抽象的事物学习得慢。经典书籍是抽象的文字,如果教师再用填鸭式教学法,那么,小学生的学习就会很痛苦,也许可以获得不少知识,但这是对小学生心灵的戕害,他们的精神失去了水分,他们的思想也就枯萎了。
(一)游戏活动促使学生揣摩经典
用游戏的形式可以带动小学生学习经典,发现经典之中的趣味性。比如话剧游戏,这种方法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有的语文经典是记事为主,学生分角色饰演,可以揣摩人物,更精心思考语文经典味道。把学生和语文经典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对作者想要表达的写作目标就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在设计剧本的时候,教师要做到按学生的才能派任务,让他们带着目标去演,避免混乱无序的情况发生。学生还可以用抽奖、抢包、击鼓传花、诵读接龙等多种游戏形式来学习经典。让小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得到经典智慧的启迪。
(二)游戏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采用多元的游戏评价,游戏评价不仅可以有教师评价,还可以有自身评价,也可以加上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邀请家长参加活动并评价,用评价来导向经典学习。
五、竞赛播经典之文化,学生“悦”比提素养
小学生的荣誉感是很强的,从他们的荣誉感入手,让他们进行经典诵读竞赛,对他们学习语文经典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竞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读书的自信力。
(一)多种比赛,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
班级里把比赛常态化,用比赛激活他们的思维。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是很强烈的,如果输掉比赛,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去钻研、学习语文经典。可以开展班级内的各种比赛,比如辩论、朗诵、故事会等。
(二)诵读考级,激发学生学习好胜心
采用校本经典诵读考级的形式,让学生有追求,有目标。得到升级机会的学生会自豪,自信心更足;考级失败的同学则会失望,而后更加努力学习语文经典,在经典中汲取智慧,也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诵读水平。
不同的竞赛形式调动和启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逐步树立起“自能读书”的自信心,激发其阅读兴趣和求知欲,增强阅读成功的信心和勇气。
综上所述,丰富多彩的语文经典学习能激发小学生的潜力,滋润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经典的学习中体会快乐,体验成功,演绎精彩。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谢新.经典诵读提升农村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7,(07):143-144.
[2]刘明钊.利用经典美文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华夏教师,2016,(12):29.
[3]王萍.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6,(16):134-135.
责任编辑 邓 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