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借壳”与“壳”躁动
2017-11-23邢海洋
邢海洋
360回归,江南嘉捷股东号称人均赚到30万元,一家私募居然押中了江南嘉捷这只壳公司,一举成名。并且,这样一个小概率事件被私募基金经理描述得活灵活现,大有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猜彩票”只是个体力活儿的意思。猜大牛股难道比买彩票还容易,如果是这样,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市场是否又会鸡飞狗跳?
看私募“猜谜”的过程真是环环相扣、推理缜密。360从美国退市回来憋着回归A股、重演暴风科技的辉煌,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证监会眼看中概股回归势头汹涌,大有令A股招架不住的势头,于是匆匆关上了大门。于是360只好老老实实地排队,可前面有着800家待上市公司,这个队要排到猴年马月?有心计的私募就开始猜想,以360的能力和能量,或许能找到买壳的办法。360宣布华泰证券为自己的上市辅导券商,360会不会是虚晃一枪,借着华泰证券寻找壳公司借壳?
于是推理开始,3000多家沪深上市公司,华泰联合最熟悉的上市公司一定是华泰联合保荐IPO的,共88家。如果是借壳,创业板名声不好又体量不够不能借。于是在其他板块中,寻找小市值公司。一般选择壳公司都是市值在20亿~30亿元之间,不会超50亿元。国有企业卖壳,过程审批很复杂,也难操作。过去经常卖壳、历史沿革复杂的也剔除。而上市不满三年,几乎不可能卖壳。层层筛选,只剩下了江南嘉捷和乔治白两家上市公司。两家公司并不在一个地方,这家私募也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盯梢360老板周鸿祎,看他去哪个城市出差更频繁,于是锁定了江南嘉捷这只即将变身凤凰的乌鸦。
这样一本万利的“福尔摩斯式”断案既不违规,操作起来又不难,看来在大A股只要有心计,有决心,再有恒心,抓住一只大牛股如探囊取物。不过很快有人站出来表示私募的推理漏洞百出,博眼球大于实质,很可能是为了流量而事后诸葛亮式的倒推,炮制出的推理不具有可重复性。比如,并没有任何历史统计数据,或者行业内默认的惯例表明,IPO辅导券商就一定是借壳的财务顾问;其次,借出壳的公司是担任财务顾问的券商曾经保荐过的公司这个思路也有问题,刚刚出现的案例,順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鼎泰新材上市是国元证券做的,借壳的财务顾问是招商证券,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世纪游轮上市是光大证券做的,借壳的财务顾问是海通证券。
至于“排除法”能在360借壳中大展身手,或有幸运的成分。但即使是“押十中一”,在相对淡静的慢牛行情中岂不也能算得上是一笔好投资?于是乔治白这只只是因为跟踪高管的原因而被“淘汰”的三千中选二的潜在“幸运儿”迅速两涨停,股价创出半年来新高。而一两年前因为具有潜在的“壳”价值,这只股票一直拥有较高的估值,只是近来借壳事件少发,这一类壳资源股才沉寂下来。
自去年以来,监管层对于借壳重组的态度趋向严厉,规定借壳上市与IPO等同审查。证监会还出台措施,严控市场的“类借壳”行为,重点遏制“忽悠式”、“跟风式”和盲目跨界重组。在监管层持续从紧的监管压力下,壳资源概念的价值在此期间一度大幅贬值。以往ST股常被视为有可能被借壳的标的集中地,不时遭到市场爆炒,但2016年以来多数ST股表现惨淡,2017年以来整体更是跌势显著。
可即便困难重重,仍有申通、圆通、韵达、顺丰等几大快递巨头“借壳”悉数登陆A股。如今,证监会明确表态“不支持”的海归板块开始松动,怎会不再度引来壳资源概念的躁动?